大道至简(2/2)

是指先天本自具足之“道心”,无染无住无执之“真心”,此“心”人人本具,迷在妄求,迷在后天尘缘染缚……

若无深入经藏,若无相遇善知识善巧方便指引,难以识得,或即使深入经藏,亦得善知识指引,因缘不足也会当面错过……

总之,欲心不死,则天心不应,道不来居,言说无益,境至自明。

心真自合

禅宗六祖有云:

当我们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时,便能看到世间万物的真实本质。这颗真心如同明亮的灯塔,穿透层层迷雾,照亮前行的道路。无论面对怎样纷繁复杂的情境和境遇,都能以坦然和淡定去应对。因为心中有真,所以眼中所见、耳中所闻皆为真实不虚。

在这广袤无垠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转着。山还是那座山,水依然是那道水,但当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们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无尽的奥秘与美好。春天的花开得娇艳欲滴,夏天的蝉鸣此起彼伏,秋天的枫叶如火般绚烂,冬天的雪花洁白无瑕……每一个季节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真挚的心去欣赏,就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而人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若能建立在真心之上,那么关系便会变得纯粹且牢固。真诚的微笑、关切的问候、无私的帮助,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能够传递出温暖人心的力量。即使遇到误解或冲突,也能用包容和理解去化解矛盾,让彼此的心灵更加贴近。

总之,只要保持内心的纯真与善良,以真心对待周围的一切,那么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泰然自若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机遇,享受那份宁静与自在。正如古人所说:“心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

心若如那归巢之鸟,返本归元,应合自然,此心便如那大道,与道浑然一体,无有分别。语默动静之间,皆能感而遂通,随缘自应。

故而,修心犹如那剥茧抽丝,不断做着减法,待到心无一物,空无所空,无无亦无时,那个与自然大道感而遂通的“灵知”,自然如那拨开云雾见月明般,清晰地显现出来……

然而,世俗之人不晓此理,犹如那迷途之羔羊,不断在加法上去苦苦求索,终究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般的虚幻罢了……

但不经这一场“水月空花”般的梦幻,又怎能如那平静的湖面,静下心来,去不断做着减法呢?

所以,真真假假,又何必去分个对错好坏呢?万般皆是历练,无论怎样,最终的归宿,都是回归自然,与道合真。

合真之路,说难,犹如那登天之路,说易,却又似那信手拈来。关键在于一个“行”字,行得越深,悟得越透,悟到那通透无碍之时,方能成就那无上的大成……

大成之后,心中再无迷惑,亦无障碍,气血如那奔腾的江河,自然畅通无阻。故能:坚精补髓,固护五脏,清利泥丸,安静丹台。

只是古人言语晦涩,用了这般言辞来表达,如若不明文言,不解真意,执着于这些“字相”,又要生出许多令人哭笑不得的枝节来……

故而有那三十六旁门,七十二左道,皆是修行路上的助力,皆能承载着大道前行……

心与自然契合,那元能量便如那汩汩清泉,自然而然地感应而来,通流达道。

就好似那起笔行文,只需一个灵感的触动,笔锋落下,便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篇气通脉顺的文章……

各门技艺职业,做到一定境界,不都如同这般道理吗?

您对此又有何看法呢?

万物生发,皆因那先天的主宰。

他静静地看着我,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许久,他才缓缓开口:“你所说的确有几分道理。在现代社会,人们忙于追逐各种事物,却忘了最本真的东西。就像绘画,初学者往往追求技巧的堆砌,色彩的繁杂,可真正的大师却是用最简的笔触勾勒出最深的意境。”

我微微点头,表示认同。他接着说道:“然而,知晓这个道理容易,践行起来却困难重重。现在的诱惑太多,人心浮躁,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摒弃杂念,专注于内心所求呢?”

我笑了笑,指向窗外繁华的街道:“看那里,车水马龙,每个人都在奔波。但如果我们愿意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内心,其实答案就在其中。比如一位厨师,当他不再单纯为了盈利而做菜,而是用心去感受食材,尊重食物本身的味道,那他离‘与道合真’也就不远了。”

他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本心的道路正在慢慢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