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坚守与奋进,共绘乡村新篇(1/2)
随着翠谷村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逐步建成,村子愈发热闹起来,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的各项产业也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蒸蒸日上。
然而,在这一片繁荣景象背后,新的挑战又悄然来临。
那是个阳光炽热的夏日,王大山正在村里的核桃加工厂查看新一批核桃油的生产情况,一位村干部匆匆赶来,满脸焦急地对他说:“大山啊,出事儿了,咱村外面那条通往乡里的路,因为前些日子暴雨冲刷,好几处都塌了,现在运货的车进出都困难,这可咋办呀?”
王大山一听,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心里明白这路要是不通畅,那村里的核桃产品往外运、旅游物资往里进都会成大问题,当下放下手里的活儿,跟着村干部就往村外赶去。
到了那塌方的路段,只见原本平整的土路出现了好几个大坑,有些地方甚至整个路基都垮了一部分,旁边的排水沟也被泥沙填满了。
王大山蹲下身,看着这糟糕的路况,面色凝重地说:“这路要是不赶紧修,咱村的发展可就被卡脖子了啊。”
这时,几个村民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
“大山啊,修这路可得费不少人力物力呢,咱村刚在度假区那边投了不少钱,现在还有这余力吗?”
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忧心忡忡地问道。
王大山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土,坚定地说:“叔,这路再难咱也得修啊,没路,咱的东西卖不出去,外面的游客也进不来,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咱们咬咬牙,想办法凑凑人力和物资,总能把路修好的。”
回到村里,王大山立刻召集了全体村民开大会,把路的情况和利害关系跟大家讲清楚了。
“乡亲们,这条路就是咱们村的生命线啊,现在它坏了,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可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咱们每家出点劳力,能出物资的出物资,一起把路修好,大家觉得咋样?”
王大山目光诚恳地看着大家。
人群里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站了出来,大声说:“大山叔,你说得对,咱不能让这条路断了咱的好日子,我家先出我这个劳力,每天都来干活儿!”
“对,咱也出!”
“还有我家!”
大家纷纷响应起来,王大山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感动,眼眶都微微泛红了。
说干就干,第二天,男女老少齐上阵,扛着锄头、铁锹,推着小推车就来到了塌方路段。
王大山更是以身作则,挽起袖子,一锹一锹地挖着沟里的泥沙,边干边喊着号子给大家鼓劲:“嘿哟嘿哟,大家加把劲呀,修好大路奔前程哟!”
村里的老石匠也带着几个徒弟,忙着敲石头、搬石块,准备用来修补路基。
有个小徒弟累得直喘气,嘟囔着说:“师傅,这活儿可真累啊,啥时候能修完呀。”
老石匠抹了把汗,笑着说:“孩子,别嫌累,咱这是为了咱村以后的好日子呢,当年修咱村第一条路的时候,那可比这条件苦多了,不也修出来了嘛,只要坚持,很快就能修好咯。”
在大家热火朝天干活的时候,王大山又在操心着物资的事儿。
村里的资金有限,光靠人力还不够,还得有水泥、沙石这些材料啊。
他思来想去,决定去乡里找找领导,看看能不能争取点支援。
到了乡里,王大山把翠谷村的情况详细地跟乡长说了一遍,恳切地说:“乡长啊,咱翠谷村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点发展的势头,可这路一坏,真的是寸步难行啊,您看能不能给咱批点物资,帮咱把路修起来呀?”
乡长听了,沉思片刻后说:“大山啊,你们村的情况我也了解,确实不容易。乡里这边也有难处,不过你们这么积极主动修路,也是为了集体发展,我尽量给你们协调一些水泥和沙石,你们可得好好利用啊。”
王大山一听,连连道谢,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带着乡里支援的物资回到村里,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经过十几天的辛苦劳作,路终于渐渐有了模样,大坑被填平了,路基也重新夯实,铺上了沙石,最后浇上了水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