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科技兴农与产业拓展(2/2)

王大山趁热打铁,组织了多次技术培训,邀请邻村的技术人员来村里指导,让更多的村民掌握了新的种植方法。

除了种植技术的改进,王大山还想着拓展村里的产业。

他发现村里的核桃虽然产量不错,但大部分都是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售,利润不高。

于是,他决定在核桃深加工上下功夫,开发更多的核桃产品。

王大山召集了加工小组的成员,对他们说:“咱们不能光满足于生产核桃油和核桃粉,得想想办法开发一些新的产品。比如核桃糖、核桃饼干之类的,这样既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又能增加咱们的收入。”

一位成员疑惑地问:“大山叔,这新的产品咱们从来没做过,能行吗?”

王大山笑着说:“万事开头难嘛,咱们可以慢慢摸索。我听说镇上有个食品厂,他们做的糕点很不错。咱们可以派人去学习学习,把人家的技术学回来。”

说干就干,王大山选派了几个心灵手巧的年轻人去镇上的食品厂学习。

这几个年轻人在食品厂里认真学习,从原料的选择、配方的调整到制作工艺的掌握,都学得非常仔细。

回到村里后,他们立刻开始尝试制作新的核桃产品。

一开始,制作出来的核桃糖和核桃饼干口感不太好,要么太甜,要么太硬。

但是大家并没有气馁,王大山鼓励他们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咱们再试试,多调整调整配方和工艺,肯定能做出好吃的产品来。”

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终于制作出了口感香甜、酥脆可口的核桃糖和核桃饼干。

王大山带着新开发的产品去镇上的集市上试卖,没想到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很多人都觉得这些产品既好吃又有营养,纷纷购买。

看到新产品的市场反应这么好,王大山决定扩大生产规模。

他组织村民们修建了新的加工车间,购置了一些新的设备,还招收了更多的工人。

随着核桃深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翠谷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一些商家主动找上门来,想要和村里合作,收购村里的核桃产品。

王大山和村民们商量后,选择了几家信誉好、实力强的商家,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

在王大山的带领下,翠谷村通过科技兴农和产业拓展,走上了一条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村民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村子里盖起了新的房子,添置了新的家具和电器,孩子们也有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