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再辟蹊径启新程(1/2)
翠谷村的无土栽培基地大获成功,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着提升,乡村旅游也愈发火爆,可王大山始终觉得村子发展仍有潜力可挖。
这天,他在村里散步,瞧见几个孩子拿着自制的竹编小物件玩耍,心中猛地冒出一个想法:翠谷村的村民心灵手巧,有着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制作经验,要是把这些手工艺发展成产业,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为村子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王大山径直来到村里手艺最好的刘大爷家。
刘大爷正在院子里专注地编织竹篮,竹条在他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个精巧的竹篮便初具雏形。
“刘大爷,您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精湛了!”
王大山赞叹道。
刘大爷抬起头,笑着说:“大山啊,你怎么有空过来啦?这不过是些老手艺,闲着没事就摆弄摆弄。”
王大山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刘大爷身旁,说道:“刘大爷,我这次来,就是想和您聊聊这老手艺。您看,咱们村现在旅游发展得这么好,游客越来越多,要是能把您这样的手艺展示出去,做成手工艺品卖给游客,肯定很受欢迎。”
刘大爷听了,有些犹豫:“这能行吗?咱这手艺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直都是自己家里用,从来没想过还能卖钱。”
王大山耐心解释:“刘大爷,现在时代不同了,城里人就稀罕咱们这些传统的东西。您想啊,游客来到咱们村,带走一件咱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既能留作纪念,又能把咱们翠谷村的名声传出去。而且,要是这手艺能变成产业,还能让更多的村民有活干,增加收入呢。”
刘大爷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大山。那你说说,具体该咋弄呢?”
王大山兴奋地说:“咱们可以先组织一些有手艺的村民,成立一个手工艺制作小组,大家一起制作手工艺品。然后,在村里找个地方,开一家手工艺品店,把大家的作品展示出来卖。我还可以联系一些旅行社和城里的商店,看看能不能把咱们的手工艺品推广出去。”
刘大爷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好,大山,既然你这么有想法,我就跟着你干!”
从刘大爷家出来后,王大山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手工艺品产业的事情。
他挨家挨户走访,召集了村里十几位擅长传统手工艺的村民,包括编织竹篮、制作木雕、刺绣等不同手艺的人,组建了手工艺制作小组。
在第一次小组会议上,王大山说道:“乡亲们,咱们翠谷村一直都有很多好手艺,只是以前没好好利用起来。现在咱们村发展得越来越好,这是一个把咱们的手艺发扬光大的好机会。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一说。”
一位木雕师傅说:“大山,我觉得这是好事儿。不过,咱们做出来的东西,得保证质量,还得有特色,不然游客不一定看得上。”
王大山点头表示赞同:“没错,咱们要做就做最好的。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把各自的手艺都提高提高。另外,咱们也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设计一些新的款式。”
一位刺绣的大妈担心地说:“大山啊,这做手工艺品可费时间了,要是做出来卖不出去,那可咋办呀?”
王大山笑着安慰道:“大妈,您放心。我已经联系了一些渠道,只要咱们的东西好,肯定不愁卖。而且,咱们刚开始可以慢慢来,先做一些样品,看看市场的反应。”
在王大山的鼓励下,大家纷纷表示愿意努力尝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手工艺制作小组的成员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
他们互相交流经验,不断改进工艺,制作出了一批精美的手工艺品。
王大山则忙着寻找合适的店面,经过一番挑选,他在村子的中心位置找到了一间闲置的房子。
他带领着几个村民,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的装修,把它布置成了一间充满乡村特色的手工艺品店。
手工艺品店开业那天,村里热闹非凡。
五颜六色的刺绣作品、造型各异的木雕摆件、精巧细致的竹编器具摆满了店里的货架,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哇,这些手工艺品太漂亮了!这都是你们自己做的吗?”
一位游客惊叹道。
刘大爷笑着回答:“是啊,都是咱们翠谷村的村民亲手做的。这些可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