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继往开来铸辉煌(2/2)

游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沉浸在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中。

“哇,这剪纸太漂亮了!我要带一幅回去给我女儿。”

一位游客拿着李大妈的剪纸作品赞不绝口。

在文化节上,翠谷村和周边村子联合推出的特色旅游线路也正式发布。

游客们可以沿着这条线路,游览各个村子的景点,参与农事活动,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品尝各地的特色美食。

随着合作的深入,翠谷村和周边村子的经济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王大山并没有满足于此。

他深知,要想让乡村的发展可持续,必须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一天,王大山来到村里的小学,和校长老张聊起了未来的教育规划。

“老张啊,咱们村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觉得咱们得在教育上多下功夫,培养出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

老张点头表示赞同:“我也这么想,可现在师资力量有限,教学设备也不够完善。”

王大山思考片刻后说:“这样,我们向上级政府申请一些资金支持,改善教学条件。同时,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城里的老师来给咱们的老师培训,提升教学水平。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学校开设一些兴趣班,培养孩子们的特长,比如手工艺制作、农业知识等,让他们从小就对咱们的乡村产业有了解。”

老张听了,眼睛一亮:“这主意好啊!有了这些兴趣班,孩子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为以后建设家乡打下基础。”

在王大山的努力下,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显着改善。

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室里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

城里的优秀教师也定期来村里交流授课,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学校里开设的手工艺制作兴趣班尤其受欢迎,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跟着村里的手工艺人学习编织、木雕、刺绣等手艺。

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王大山心中充满了希望。

“大山叔,你看我做的这个小木雕怎么样?”

一个小男孩拿着自己的作品跑到王大山面前。

王大山接过木雕,仔细端详着:“做得真不错!好好学,以后你肯定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手工艺人。”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翠谷村的孩子们在知识和技能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村子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六十年代的时代洪流中,翠谷村在王大山的带领下,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繁荣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村子共同进步。

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站在村子的广场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和忙碌的村民,王大山的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知道,翠谷村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但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继往开来,翠谷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