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莫名其妙的玫瑰花(2/2)

他总是用他精湛的医术,默默地回馈他们,甚至免费给那些看不起病的乡亲看病。

他也很宠爱比他小九岁的阿姨。阿姨是豆瓣厂的工人,但是没有去上班。

她每天都跟着叔叔到处看病,跟着他学习配药,帮他将中药材碾碎,以便更方便服用和利于吸收。

有一次,她和阿姨一起去豆瓣厂的澡堂洗澡,迎面走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

阿姨告诉她说,那就是顶替她上班的那个人,她让她领了全部的工资和福利,而她只想领退休以后的退休金。

阿姨是十分慷慨的,因为别人只会给到80%,如果阿姨上班,肯定没有她干得好和她那么满足。

而这样,阿姨恰好可以腾出手来,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两全其美吧。

叔叔不断地学习,阿姨也跟着他不断地学习。

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一点也看不出来她以前只是一个豆瓣厂的工人,只念了初中。

他们的月收入有上万元,任何事情他们俩都商商量量地去做,从来不吵架。

阿姨也从来不贪婪,从来不责怪叔叔免费给人看病。

他们就坐在她家漂亮的客厅里,阿姨也从来不嫌弃那些人的穷和脏。

他们有一儿一女。儿子比她大一岁,总带回来一个比他学习还好的同学,是附近农村的。

叔叔和阿姨总是那么热情,像对自己家的孩子一样对他。

阿姨对她也很好,把她当做自己很近的一个亲戚家里的孩子一样。

而她仅仅只是他们一个已经去世了的病人的女儿,并且,她的母亲还没有正式工作。

他们六个人一起包粽子,一起过端午节,叔叔还带她去吃过西昌城着名的潘砂锅和大碗牛肉面。

女儿比她大四岁,她叫她春姐。

有一天晚上她和她住一起,她告诉她说,她每半个月都要到成都荷花池去进一次货,卖最时尚的小商品。

她看货很准,拿回来的东西总是很好卖,她每个月至少能赚两千块。

卧铺不好买,她有时候坐卧铺,更多的时候是挤人山人海的硬座。

没想到春姐竟然这么能干,这么能吃苦,一点也不像有钱人家的孩子。

她真是羞愧,觉得自己并不是16岁,在她面前,她简直就像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

以她这样的家庭条件,以她这样优秀的品质,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家找不到?

她和春姐就住在叔叔和阿姨的隔壁,她们坐在床上面对面地讲话。

春姐点燃了一根烟,边抽烟边讲话,她拿了一个瓶口只有烟头那么大,很小很小的瓶子接住烟灰。

她说她压力大的时候,偶尔会悄悄地吸一根烟,但是她吸烟的时候会将烟雾全部吸进去,只留下最后一个烟圈。

只有那最后的一个烟圈,实在没有办法隐藏,就像那变魔术的人将手绢儿全部吞进肚子里一样。

而且她吸烟,不会留下任何味道,因此叔叔和阿姨从来不知道她要吸烟。

她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她可以清清楚楚地听到隔壁的叔叔和阿姨在讲什么。

湘潇仔仔细细地听,她的耳朵已经足够好,但是她却没有听见任何的声音,更别说听清楚他们在讲什么。

春姐还告诉她,她从小就躲在被窝里看小说,比她所有的同学看得都多。

但是他们都近视了,而她的眼睛却比任何人都要好。可能是她吃得好,身体好的原因吧。

有些人,你不得不相信,不得不承认,他们就是与众不同。

冼锐也一定是有很多地方与众不同吧?所以人与人,各个不同,千人千面,不能用同样一种标准去看人。

要变通。

她的问题,已经想得很清楚了,她已经知道该怎么办了。她站起身来,向山下走去。

她走着走着,忽然,迎面走来一个壮汉,手里拎着个酒瓶,喝得醉醺醺的。

他和她,擦肩而过。

再走大概两百米,就是中学的外墙和镇政府了。

她走着走着,忽然觉得不对劲,连忙转过头去看。

原来那个醉汉并没有离她越来越远,而是转过身来和她朝着同样的一个方向走,他就在她身后不到10m的地方。

难道,是她的白皮肤吸引了他?她想着想着,有些害怕。

但是她又想,幸好不是在她大哭大嚎,最没有力气的时候。

也不是在那个她感觉到快要疯了的时候,遇见了他。

她现在是有力气的,并且她正在向山下走去,她离家,离人烟都越来越近了。

她的脚下就是黄沙,实在不行,她还可以马上抓起一把沙子,撒到他的眼睛里去。

今天明明是个赶集的日子,怎么偏偏却没有人从这里走过?

怎么说,她也是走过两个省城,走过许多县城,她也是见过许多大人物的人了。

她才不腿软,她才不害怕!

但是,她真的不该走,这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