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武道大会(2/2)

不仅如此,江卫民还计划着开拓美国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市场渠道。

江卫民坚信,只要作品足够精彩,就一定能在全球范围内收获观众的喜爱。

至于像《亮剑》《警犬出击》系列以及《父亲的抗战》系列这些题材的作品,江卫民虽然同样满怀热情,但他也有着清晰的商业考量。

江卫民深知这些国产剧虽然在国内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但在海外市场,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受众相对有限。

再加上国内电视台尚未全面普及,短期内通过这些作品获取高额经济回报并不现实。

所以,他决定将这些项目暂时搁置,留待未来几年,等国内市场环境更加成熟、海外发行渠道更加完善的时候再去着手拍摄。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江卫民把近期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拍摄爱情电影上。

江卫民有着自己独特的商业和文化诉求,一方面,他希望借此机会宣传青岛服装厂精湛的服装制作工艺。

通过爱情电影这一传播力极强的媒介,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青岛服装厂的服装特色。

另一方面,江卫民更有着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他想要通过电影展示中国特有的结婚礼仪及礼服,

让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底蕴的传统元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江卫民看来,这个年代爱情故事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

《庐山恋》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部电影上线仅仅一周,票房就突破了一亿,制片厂从中获得的利润高达千万人民币。

这样的成绩让江卫民看到了爱情电影的巨大商业价值。

尽管千万人民币对于财大气粗的青岛出版社来说,或许算不上一笔巨额财富,但江卫民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他希望通过这些爱情电影,打响青岛服装厂的服装品牌,

让中国特有的结婚礼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恒的经典,让这份珍贵的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出独属于中国的光彩。

江卫民心里清楚,要想打造出一系列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仅靠自己单枪匹马远远不够,必须组建一支专业且富有创造力的团队。

于是,他将目光锁定在了电影学院导演系,

江卫民期待着能在其中找到志同道合、愿意奔赴青岛出版社,一同为影视事业拼搏奋斗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