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秦国威只在剑锋之上(1/2)
听完半夏的言论,众人的反应不一。
儒、墨、法、兵四家的年轻一辈纷纷点头,他们年纪虽然不大但或多或少都生过病,生病喝苦药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儒首孔鲋、墨家长老飞白以及王翦也点了头,他们不否认医家的作用,但是医家格局还是小了。
学医用医固然能救人于病痛之中,却难以掌控整个天下。
农家的吴桑则想这天下农人若是人人都有一副好身体,就能开垦更多的田地,种出更多的粮食,有粮食在手,这日子在难也难不到哪去,可是现在许许多多的农人吃都吃不饱,哪里看得起病,多是小病忍着,大病直接等死。
与吴桑有相同想法的还有站着少年军,要不是她(他)们极为幸运地遇上了现在的家主,他们还不知道在哪疙瘩生病挨饿呢。
其中少年狗剩和铁蛋,两人眼中都露出深深的哀伤之色。
狗剩原本有七个兄弟姐妹,但因为生病而夭折五个,一次次送走手足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铁蛋则亲眼目睹了疼爱他的爷爷被病痛折磨多年,最后痛苦地离世。
阴阳家的首领邹天竭用手摸摸了他自己身下的木质轮椅,脸上露出了一个苦笑。
估计在场的没有人比他更能深切体会到了康健之体,乃万事之基的含义了。
高台上的胡亥、公子高以及公子将闾等人则无太大的感觉。
他(她)自小就被人精心照看着,大一点就被要求习武强身。
可以说大病没有生过,小病有太医看顾着,几乎没有遭受什么病痛之苦。
对于胡亥来说,最近最痛苦就是南海郡之行遭受到的晕船之症。
嬴阴嫚眸光却闪动一下,看着众人不同的反应,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有上辈子的经验在,她深知病有所医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这也是她毫不犹豫将系统奖励的医书毫不犹豫送给医家的原因。
但光有医书还不够,还需要培养出更多了医学人才,构建出一个适合大秦的医疗体系。
要实现这些,她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件件的做。
铛!铛!铛!铜铃之声响彻整个学堂。
接下来嬴阴嫚抽出了第三个纸条,上面赫然写着兵家。
嬴阴嫚将目光落在兵家所在的方位,然后就看到一个长相有三分英气的少女站了起来。
“兵家杨柳,见过各位。”少女杨柳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礼道。
嬴阴嫚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这人是她亲自勾选的,是蒙恬副将杨业的长女,受其父的影响,喜欢习武阅读兵法。
刚刚在准备阶段,兵家几位少年争论,她都听到了。
对方能压过蒙述等人,拿到发言代表,属实难得。
于是嬴阴嫚不由地微微前倾,她很期待对方的会说些什么。
只见杨柳神情坚定,掷地有声地说道;
“如今,天下和、四海一,足以证明,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
“我们兵家主张非常简单:攻其国,爱其民。”
“我们兵家目标是:守卫大秦,不断为大秦开疆扩土。”
“我个人认为:大秦国威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弓弩射程之内。”
听到最后一句,嬴阴嫚神情一怔,她的脑海中蹦出了一句话——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既是古训也是常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