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众人的任命,衣锦还乡(1/2)

在发问之后,吴狄厅内众人又是一阵窃窃私语,讨论着三个地方的优劣。

朱升起身道:“主公,属下以为这三个地方,善无最为合适......州治在善无的话,政令的传达和军事行动都会更快速......”

寇准出言道:“回主公,属下以为广武最为合适。广武是南下太原,进入冀州、司隶的要道......从广武出兵支援便可。若是将此地经营好,我等便可以南北兼顾。”

作为吴狄麾下年纪最大的老将,李泉也起身说道:“主公,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云中和善无太过于靠近北边......虽说附近的胡人畏惧主公威势......末将以为广武更为合适。”

随后又是一阵争辩,吴狄示意众人安静,才缓缓的说道:“诸位的意思,我都明白了,至于州治,我意善无城,原因有三。

其一,善无城北接阴山之南的赵长城......越过阴山便可以出击草原上的鲜卑、乌桓及北匈奴等胡人.....疾驰一日一夜,便可以抵达雁门关......过清水河,便可进入五原以及西河......

其二,云中、定襄及还被南匈奴占据的五原、朔方,这几郡都被胡人祸害得......朝廷也顾及不到这些地方,我等可任意施为......

其三,你等所言的人口缺失问题......曲辕犁、土豆都是吸引流民的宝物......其他高产的粮食......安置在北部几郡......不仅可安置流民......胡人部落......诸胡顺我者昌......”

吴狄说完,武将一边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就带兵,去朔方郡和五原郡杀他个对穿。

文臣这边也是兴致勃勃,都想着快点将人搞过去,好践行自己的为政理念,做出一番功绩来。

“我等谨遵主公之意。”

一众人齐声回道。

......

吴狄指着案牍上的几方太守印玺,说道:“允升、子振、永增、定方和蓝玉,既然朝廷已任命你等为各郡太守,你等就该行太守之职。稍后都来将各自的印玺拿去,放在我这里,像什么话......”

苏烈闻言,躬身行礼推辞,仿佛那印玺乃是洪水猛兽。

“主公,朝廷此举,意在分化我等,这太守印,我是万万不接的。我愿跟随主公,作一马前卒,为主公上阵杀敌......”

其他几人也纷纷推辞,坚决不受太守印,表示愿跟在吴狄身边作一小卒或小吏。

不管吴狄怎么说,几人就是推诿不受。

这时,一旁的王猛对着几人说道:“几位对主公的忠心,主公自是知晓的,我等同僚也是看在眼里的......这印玺乃是朝廷赐下,代表着名义......有着这印玺,将来我等要做点什么,才能名正言顺......”

李泌见几人坚持不受,也是劝说道:“诸位,主公对你们的信任,可是让我好生羡慕啊。既然主公如此信任,何不听从主公的安排呢......”

听李泌这么一说,几人才回过味来。

“主公,末将(属下)只是觉得朝廷如此做法,实在是下作了些......”

五人跪拜行礼后,义愤填膺的说道。

“好了,你等的心意......低估了我等的情义......还有啊,这太守印玺,我等可是花了钱的哈,不能让这钱白花了不是......”

吴狄挨个将五人扶起来,很是高兴,半开玩笑的说到。

五人又是一礼,齐声道:“誓死追随主公,万死不辞!”

“行了,别总说死不死的。只有好好地活着,才能为百天下人做更多的事情。”

吴狄安慰了一下几人,才开始内部人的任命。

“景略、长源,允升,你三人入刺史府,景略为治中、长源为功曹、允升为别驾。

子振、永增,你二人为刺史府簿曹和兵曹,平仲为雁门郡丞,替允升坐镇雁门。

永增领静塞军和本部马步兵,为五原郡兵。

老将军为刺史府武猛从事,正炎为云中功曹。

璞玉为雁门关校尉,领原雁门关守军三千人,驻守雁门关。

晋卿兄长为定襄都尉,镇远为雁门都尉。

沈万三为云州簿曹掾,李家、郭家和王家,三家各派人两人为万三副手。

孙先生为云州医曹从事,掌云州医署。通明先生为医曹掾,同时兼任匠作掾。

叔宝为中郎将从事、雁门东部都尉,继续镇守平城。

幼安为雁门北部都尉,领一千五玄甲军,驻守凉城。

蓝玉所领三千马步军,为定襄郡兵。

文远为云中都尉,麾下为云中郡兵。

定方领马步兵三千,为朔方郡兵,驻云中。

孝先为陷阵营统领,中郎将从事,驻守双凤山。

花荣为骑射营统领,中郎将从事,领两千骑射兵,驻云中。

江勇为督造营校尉,领兵一千,驻马邑,监造器械。

元霸为虎卫统领,敖曹、天锡为虎卫副统领,护卫我左右。

其余没有念到名字的,皆官升一级。

你等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

吴狄一口气将此前理好的任命说完,议事厅内一片欢喜。

“属下遵命,谢主公!”

“末将遵命,谢主公!”

吴狄见所有人都面露喜色,又说道:“所有人,本月俸禄涨三倍!”

“谢主公赏赐!”

“既然事情商议完了,都去日月楼宴饮,今日,我请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