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网红作家谋杀案:座谈会(1/2)
学生时代大家都差不多,还看不出彼此之间的差距。
但毕业后的第一个五年后,各人的境遇会发生天上地下的变化,这里的变化说的并不是财富多寡、地位高低。
而是思维。
陶雪很庆幸当初坚持将《战火》签了纸媒出版,汪磊当时并不同意。
“雪儿,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我还是觉得就这样放在网上就挺好的,真的。现在是电子阅读的时代,只要我们不下架,就能一直赚取收入。”
电话里,汪磊的语速有些快,陶雪听到他周围还有其他人的说话声。
“你还在上班吗?” 陶雪问。
“嗯,一家客户的平台出了新的迭代意见,我们打算晚上加班搞一下。”
“那你先忙吧,等你不忙了再说。”
说着,陶雪挂掉电话,随后出神地看着远处。
文学院毕业后,陶雪先是去了一家语言培训机构,担任那里的教务。
工作之余,她开始动笔写汪磊的大纲。
随着写作的深入,她越发佩服当年作家引北的眼光,文学院学生的通病在她身上的确表现的淋漓尽致,重文笔,重修辞,不重故事的逻辑性。
而汪磊是个理科生,逻辑性非常好,再加上专业是信息技术与安全,更是增添了整个故事的技术背景。
在培训机构工作接触的人形形色色,陶雪经常在下班后兴奋地跟汪磊分享一天的所见所闻。
“亲爱的,你猜我今天遇到谁了?” 她眉飞色舞说道。
“遇到谁了?” 汪磊边说边修改着编程。
与女友不同,他的生活早已陷入了一成不变,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周围交往的也都是同样的一群人,他很喜欢现在平稳的一切。
“是清华大学历史系的一个副教授!我的天,今天他过来找我的时候我还没注意,他儿子现在在我的班里学英语。”
陶雪的语气依旧很兴奋,“一开始我还没认出他,是我同事跟我说的。她说星星的爸爸就是我最近在看的那本历史小说的作者。”
工作不忙的时候,陶雪经常跟家长们聊天,私下也会参加一些家长的聚会。
她很会察言观色,学习能力很强。
跟做生意的家长聊天,她学会了商业思维;跟做学术的家长聊天,她丰富了自己的学识…… 就这样在一场又一场的聊天中,她逐渐变成了一个不太一样的人。
最后在陶雪的软磨硬泡之下,汪磊最终同意签约出版实体书。
“好吧好吧,不过你要想清楚,一旦出版,这本书的影响力就会扩大。到时候不光是好的评价,也会有很多差评,很可能会影响小说的收入,只要你不后悔就行。”
在之前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里,陶雪意识到汪磊想要的是惬意的生活,而她想要的是更多的名气,以及更广阔的交际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