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大朝日(2/2)

第一是南边的平叛,第二则是送亲使团。

关于南路军平叛的议论,主要集中在两点。

如何安置南路军,以及将士们的封赏。

李世荣死后,大燕皇帝对于军队的管束,严苛到了变态的地步。除了祝穗安的定边军外,其余各路、州府、县衙的兵,全都处于无统领的状态。

倘若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则由内阁、兵部共同选定一位将领,空降过去领兵打仗。

并且打仗的全过程,也得严格按照内阁拟定好的路线方针行事,将领不得自作主张,否则视同谋反。

这个方法,确实极大程度的限制了武将在军队中的威望,防止出现第二个李世荣。

但也由此导致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很多小规模的叛乱,剿着剿着,规模反倒是越来越大,最后要么汇聚几个州府的军队剿灭,要么就是直接招安收编。

招安之后,国库的开销就又要增加,冗军问题进一步增加。

改变这个状况的,是打夏州。

能攻克夏州,祝穗安的定边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不夸张的说,除了定边军,其余负责攻打夏州的军队,全都是添乱的。

正因为这些军队没有在战场上起到正面效果,才间接导致了祝穗安的重伤。

虽然有人说祝穗安的受伤跟红莲教有关,可如果友军能按照祝穗安的计划,牵制住西夏方面的军队,祝穗安也就不会把自己的亲卫军派出去,导致自己身边一个护卫都没有。

夏州的胜利,也终于让朝中这些文官意识到,过去这些年玩的“抑武”方针有多么的荒谬,恰好南边又出现了红莲教起义,于是皇帝跟朝中大臣商议后,决定按照祝穗安的统兵模式,弄出一支专业的军队出来。

军队倒是很快就弄出来,就叫南路军,但在统领问题上,大臣们争论不休。

最后皇帝拍板,让大皇子去当这个统领。

大皇子也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带着一万多兵力,用半个月的时间,平定了叛乱。

也证明了祝穗安的那套领军方式,比眼下朝廷推行的领兵方式要好很多。

可如果放弃之前的领兵政策,会不会导致第二个李世荣的出现,这是让大臣还有皇帝,都比较担忧的事情。

经过差不多一个时辰的激烈讨论后,大臣们终于在如何安置南路军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就等着皇帝做最后的决断。

拆分南路军,只保留五千人的精锐,由大皇子继续统领。

皇帝面无表情的应允下来。

皇帝的态度,让大臣们有些摸不着头脑,总感觉皇帝好像在憋着什么大招一样。

这时,鸿胪寺卿走出队列,呈上了一封来自辽国的国书。

皇帝命太监将国书内容念出来。

当群臣们听到“和亲取消”“永为邦交”这八个字后,全都愣住了。

辽国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送过去的公主,竟然还能原封不动的给送回来?

等到群臣们反应过来后,大殿内立刻响起了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声音。

皇帝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带着丝丝的嘲弄味道,等到群臣们的呼喊声停下来后,皇帝淡然开口:“永嘉公主能平安回来,送亲特使陈浪,居功至伟。”

“萧爱卿,陈浪是你的爱徒,你觉得朕应该给他什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