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聊斋奇事韵悠长,周易新观意未央(2/2)
次日,日向西,果有一人驱骡载笥来,问舟。某如梦索价,其人笑之。反复良久,某牵其手,以指书前字。其人大愕,即刻而灭。搜其装载,则小棺数万余,每具仅长指许,各贮滴血而已。某以三字传示遐迩,并无知者。
未几吴逆叛谋既露,党羽尽诛,陈尸几如棺数焉。
白话文故事是:天津有个船夫,夜里梦见有人让他次日向租船载竹筒者索千金,否则不渡,还在墙上写了三个字。船夫醒来不信,再次梦到此事。第二天傍晚,果然有一人来租船,船夫照价索求,争执后船夫写那三字,那人惊愕消失。船夫查看货物,发现几万只小棺材,每只装滴血。后来吴三桂叛逆密谋暴露,党羽被杀人数与小棺数几乎相同 。
《男生子》原文 :
福建总兵杨辅,有娈童,腹震动。十月既满,梦神人剖其两胁出之。及醒,两男夹左右啼。起视胁下,剖痕俨然。儿名之天舍、地舍云。
异史氏曰:按此吴藩未叛前事也。吴既叛,闽抚蔡公疑杨欲图之,而恐其为乱,以他故召之。杨妻夙智勇,疑之,沮杨行。杨不听。妻涕而送之。归则传矢诸将,披坚执锐,以待消息。少顷,闻夫被诛,遂反攻蔡。蔡仓皇不知所为,幸标卒固守,不克乃去。去既远,蔡始戎装突出,率众大噪。人传为笑焉。后数年,盗乃就抚。未几,蔡暴亡。临卒,见杨操兵入,左右亦皆见之。呜呼!其鬼虽雄,而头不可复续矣!生子之妖,其兆于此耶?
《男生子》白话文故事
福建总兵杨辅有个娈童,有一天其腹部震动。十个月期满后,他梦见神人剖开他的两肋取出孩子。醒来后,发现两个男孩在左右啼哭,起身查看,肋下的剖痕还很明显,于是给两个儿子取名天舍、地舍。据记载,这是吴三桂未叛乱前的事。吴三桂叛乱后,福建巡抚蔡公怀疑杨辅有不轨之心,便以其他理由召见他。杨辅的妻子向来智勇双全,怀疑其中有诈,劝阻杨辅前往,但杨辅不听,妻子只好哭着送他。杨辅走后,妻子召集将领,披甲执锐等待消息。不久,听闻丈夫被杀,她便举兵反攻蔡公。蔡公惊慌失措,幸好标卒坚守,杨辅之妻未能攻克便离去。等她走远,蔡公才身着戎装出来,率众鼓噪,被人传为笑谈。几年后,盗贼被招抚,不久蔡公突然死亡,临死前,他看见杨辅带兵进来,旁边的人也都看见了。唉,杨辅虽为鬼雄,但头已断,不能再接上了,男人生子的怪异之事,难道是这场祸变的征兆?
《化男》原文 :
苏州木渎镇,有民女夜坐庭中,忽星陨中颅,仆地而死。其父母老而无子,止此女,哀呼急救。移时始苏,笑曰:“我今为男子矣!”验之果然。其家不以为妖,而窃喜其得丈夫子也。此丁亥间事。
《化男》白话文故事
苏州木渎镇有个民女,夜晚坐在庭院中,忽然一颗流星击中她的头颅,她倒地而死。她的父母年老无子,只有这一个女儿,便哀号着急救。过了一会儿,女儿苏醒过来,笑着说:“我现在变成男子了。”查验后,发现她果真变成了男子。她的家人并不认为这是妖怪作祟,反而暗自高兴得到了一个儿子。此事发生在丁亥年间.
《夜明》原文 :
有贾客泛于南海。三更时舟中大亮似晓。起视,见一巨物,半身出水上,俨若山岳;目如两日初升,光明四射,大地皆明。骇问舟人,并无知者。共伏瞻之。移时渐缩入水,乃复晦。后至闽中,俱言某夜明而复昏,相传为异。计其时,则舟中见怪之夜也。
《夜明》白话文故事
有个客商乘船在南海航行。三更时,船舱内突然亮如白昼。客商起身查看,见海里有个庞然大物,半身露出水面,像山岳一样,眼睛如两个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把周围都照亮了。他惊讶地询问船夫,无人知晓。众人趴在船舱中观察,过了一会儿,怪物渐渐缩入水中,天又黑了下来。后来客商到了福建,听说那里有天夜里突然亮了一阵又黑了,一计算时间,正是在船上见到怪物的那晚.
《夏雪》原文:
丁亥年七月初六日,苏州大雪。百姓惶骇,共祷诸大王之庙。大王忽附人而言曰:“如今称老爷者,皆增一大字;其以我神为小,消不得一大字耶?”众悚然,齐呼“大老爷”,雪立止。由此观之,神亦喜谄,宜乎治下部者之得车多矣。异史氏曰:“世风之变也,下者益谄,上者益骄。即康熙四十馀年中,称谓之不古,甚可笑也。举人称爷,二十年始;进士称老爷,三十年始;司、院称大老爷,二十五年始。昔者大令谒中丞,亦不过老大人而止;今则此称久废矣。即有君子,亦素诌媚行乎谄媚,莫敢有异词也。若缙绅之妻呼太太,裁数年耳。昔惟缙绅之母,始有此称;以妻而得此称者,惟淫史中有乔林耳,他未之见也。唐时,上欲加张说大学士。说辞曰:‘学士从无大名,臣不敢称。’今之大,谁大之?初由于小人之谄,而因得贵倨者之悦,居之不疑,而纷纷者遂遍天下矣。窃意数年以后,称爷者必进而老,称老爷者必进而大,但不知大上造何尊称?匪夷所思已!”丁亥年六月初三日,河南归德府大雪尺馀,禾皆冻死,惜乎其未知媚大王之术也。悲夫!
《夏雪》白话文故事
在丁亥年七月初六这天,苏州突然下起了大雪。百姓们惊恐万分,于是一同到大王庙去祈祷。这时,大王忽然附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开口说道:“如今称呼‘老爷’的,都加了一个‘大’字,难道是觉得我这个神小,担不起一个‘大’字吗?”众人听后十分惊恐,赶忙齐声高呼“大老爷”,雪立刻就停了下来。由此可见,就连神也喜欢别人奉承,难怪那些善于谄媚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蒲松龄对此评论说,世上的风气在变化,地位低下的人越发谄媚,地位高的人越发骄横。在康熙四十多年间,人们的称呼变得越来越不符合古代的礼法,十分可笑。举人被称为“爷”是从康熙二十年开始的;进士被称为“老爷”是从康熙三十年开始的;司、院被称为“大老爷”是从康熙二十五年开始的。过去县令拜见巡抚,称呼“老大人”就行,如今这个称呼早就不用了。即使有君子,也习惯了谄媚行事,不敢有不同意见。像绅士的妻子被称为“太太”,也才不过几年时间。过去只有绅士的母亲才有这个称呼,而妻子被称为“太太”的,只有《金瓶梅》中的乔太太、林太太,其他书中从未见过。唐代时,皇上想给张说加大学士头衔,张说推辞说学士从无“大”字之称,不敢接受。如今的这个“大”字,是谁加上去的呢?最初是因为小人的谄媚,让显贵者高兴,他们坦然接受,于是这种风气便在天下盛行。蒲松龄还猜测,再过几年,称“爷”的可能会加“老”字,称“老爷”的可能会再加“大”字,只是不知道在“大”字之上还会创造出什么更尊贵的称呼,真是难以想象.
《周克昌》原文:
淮上贡生周夭仪,年五旬,止一子,名克昌,爱昵之。至十三四岁,丰姿益秀;而性不喜读,辄逃塾,从群儿戏,恒终日不返。周亦听之。一日,既暮不归,始寻之,殊竟乌有。夫妻号啕,几不欲生。年余,昌忽自至,言:“为道士迷去,幸不见害。值其他出,得逃归。”周喜极,亦不追问。及教以读,慧悟倍于曩畴。逾年,文思大进,既入郡庠试,遂知名。世族争婚,昌颇不愿。赵进士女有姿,周强为娶之。既入门,夫妻调笑甚欢;而昌恒独宿,若无所私。逾年,秋战而捷。周益慰。然年浙暮,日望抱孙,故常隐讽昌。昌漠若不解。母不能忍,朝夕多絮语。昌变色,出曰:“我久欲亡去,所不遽舍者,顾复之情耳。实不能探讨房帷,以慰所望。请仍去,彼顺志者且复来矣。”追曳之,已陪,衣冠如蜕。大骇,疑昌已死,是必其鬼也。悲叹而已。次日,昌忽仆马而至,举家惶骇。近诘之,亦言:为恶人掠卖于富商之家;商无子,子焉。得昌后,忽生一子。昌思家,遂送之归。问所学,则顽钝如昔。乃如此为真昌;其入泮、乡捷者,鬼之假也。然窃喜其事未泄,即使袭孝廉之名。入房,妇甚狎熟;而昌腼然有怍色,似新婚。甫周年,生子矣。异史氏曰:“古言庸福人,必鼻口眉目之间具有少庸,而后福随之;其精光陆离者,鬼所弃也。庸之所在,桂籍可以不入闱而通,佳丽可以不亲迎而致;而况少有凭借,益之以钻窥者乎!”
《周克昌》白话文故事
淮上有一位贡生叫周天仪,五十岁了,只有一个儿子叫克昌,他对克昌十分溺爱。克昌十三四岁时,长得越发英俊,但他不喜欢读书,经常逃学去和孩子们玩耍,整天不回家,周天仪也不管他。有一天,克昌天黑了还没回来,家人去找,却不见踪影,夫妻二人号啕大哭,悲痛欲绝.
一年多后,克昌突然回来了,说被道士迷了去,幸好没被害,趁道士外出逃了回来。周天仪大喜,也没追问。此后让克昌读书,他比以前聪慧了许多,过了一年,文思大有进步,参加郡里的考试后出了名。世家大族都争着向他提亲,他不愿意,周天仪强行为他娶了赵进士的女儿。婚后夫妻调笑融洽,但克昌总是独自睡觉。第二年,克昌考中举人,周天仪很欣慰,因年事已高,盼望抱孙子,便暗示克昌,克昌却不理会,母亲唠叨后,他竟变色出走,倒地后衣冠像蝉蜕一样留在原地,人却不见了,家人怀疑他是鬼.
第二天,克昌又骑马带着仆人回来了,家人惊慌询问,他说被恶人卖到富商家,富商无子,待他很好,还生了个儿子,他想家就被送回来了。问他学问,却还和以前一样愚钝,家人才知道之前考中举人的是鬼变的假克昌。周家暗自高兴事情没泄露,让克昌承袭了举人名分。克昌与妻子相处时很羞涩,像新婚一样,一年后就生了儿子.
蒲松龄评论说,古人说有福的平庸之人,眉眼间必有平庸之相,然后福气才会随之而来,而那些容貌出众、才智超轶的人,反而会被鬼抛弃。平庸之人,无需参加科举就能获得功名,无需亲迎就能得到佳丽,更何况稍有凭借,再加上钻营的人呢.
三、《周易哲学视角下的聊斋奇异故事之奥秘探寻》
从阴阳之道解析
在《聊斋志异》的奇异故事中,阴阳的概念无处不在。以“画马”为例,画家所画之马从无到有,可视为从阴到阳的转化。画为阴,马成真为阳,体现了阴阳的相互转化与平衡。“象负尸”中,象通常被视为阳刚之力,而尸体代表阴性能量,二者的组合暗示了阴阳的失衡,可能带来灾祸或神秘现象。“紫花和尚”的修行过程也可理解为对阴阳的调和,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阴阳和谐的境界,从而获得超凡的能力。
从八卦之象解析
八卦代表着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生境遇。在聊斋奇异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与八卦相对应的元素。例如,“画马”中的画家创造力和想象力可对应离卦,离为火,代表着光明和创造力。马的奔腾之态可与震卦相应,震为雷,象征着行动和活力。“象负尸”中的象可与坤卦联系,坤为地,代表着承载和包容;尸体则与艮卦有一定关联,艮为山,象征着阻碍和静止。“紫花和尚”的修行可与乾卦相关,乾为天,代表着刚健和进取,和尚通过不断努力,追求天道,实现自我超越。
从三才之道解析
周易哲学中的天地人三才之道在聊斋奇异故事中也有深刻体现。“画马”中,画家作为人,通过自己的创造力与天地相呼应。画马的过程是人与天(灵感)、地(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象负尸”中,象代表着自然界的力量,即地;尸体则象征着人类生命的终结,是人;而整个事件的发生则受到天(神秘力量或命运)的影响。“紫花和尚”的修行是在追求人与天地的和谐统一,通过提升自我,达到与天地相通的境界,实现三才的和谐共生。
从变化之理解析
周易强调宇宙万物的变化无常。聊斋奇异故事也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画马”中,画的马突然成真,打破了人们对现实的认知,体现了变化的突然性。“象负尸”的神秘现象让人难以捉摸,暗示着世界的变化不可预测。“紫花和尚”的修行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和尚通过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实现自我成长和转变。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要适应变化,以灵活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从道德启示解析
周易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聊斋奇异故事也不例外。“画马”中的画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实现了梦想,启示我们要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象负尸”提醒我们要警惕阴阳失衡带来的后果,保持内心的平衡和道德的坚守。“紫花和尚”的修行则强调了善良、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通过修行提升自己的品德,为他人和社会带来正能量。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解析聊斋奇异故事。
《如梦令·画马》
曾记画中良马,墨韵幻成真者。奇幻韵无穷,心象自然挥洒。惊诧,惊诧,妙笔引灵入画。
解析:这首词描绘了“画马”的奇妙场景。“曾记画中良马”回忆起故事中的画马情节,“墨韵幻成真者”强调画的马变成了真实的存在,突出其奇幻。“心象自然挥洒”体现出画家通过内心的想象创造出画马,令人惊诧。
《清平乐·象负尸》
象驮尸处,神秘难分诉。阴翳氛围心暗怖,似有阴阳迷雾。
世间奥秘无穷,失衡景象惊鸿。思考其中真意,方知命运如风。
解析:“象驮尸处”点明故事场景,“神秘难分诉”展现其神秘莫测。“阴翳氛围心暗怖”营造出恐怖的氛围,“似有阴阳迷雾”暗示阴阳的不平衡。后几句表达对世间奥秘的思考以及命运的难以捉摸。
《菩萨蛮·紫花和尚》
紫花和尚修行路,超凡境界心归处。悟道意无穷,禅音绕碧空。
善缘皆自悟,智慧心中住。神秘韵如诗,传奇永不衰。
解析:“紫花和尚修行路”引出故事主角,“超凡境界心归处”说明和尚通过修行达到了超凡的境界。“悟道意无穷,禅音绕碧空”表现出修行的感悟和宁静。“善缘皆自悟,智慧心中住”强调和尚的善良和智慧,“神秘韵如诗,传奇永不衰”则突出故事的神秘和传奇色彩。
以下是对上述用不同词牌名创作的诗词的诠释:
《如梦令·画马》诠释:
“曾记画中良马”,让人回忆起聊斋故事中画家笔下的那匹神奇的马。“墨韵幻成真者”,说明画家的墨笔勾勒出的马竟然变成了真实的存在,这种奇幻的转变令人惊叹。“心象自然挥洒”,强调画家通过内心的想象和创造力,自然而然地挥洒笔墨,创造出了这一神奇的景象。“惊诧,惊诧”,重复使用这个词,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这一奇妙现象的震惊。“妙笔引灵入画”,指出画家的妙笔仿佛具有引灵的力量,将灵性注入到画中,使得画中的马具有了生命。
《清平乐·象负尸》诠释:
“象驮尸处”,直接点明了“象负尸”这个故事的关键场景。“神秘难分诉”,表明这个场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人难以用言语来完全描述清楚。“阴翳氛围心暗怖”,营造出一种阴暗、恐怖的氛围,让人心中感到害怕。“似有阴阳迷雾”,暗示着这个故事中似乎存在着阴阳失衡的情况,就像被迷雾笼罩一般,让人难以看清真相。“世间奥秘无穷”,感慨世间充满了无数的奥秘。“失衡景象惊鸿”,形容阴阳失衡的景象令人震惊,如同惊鸿一瞥。“思考其中真意,方知命运如风”,表达了人们在思考这个故事的真正含义后,才明白命运就像风一样难以捉摸。
《菩萨蛮·紫花和尚》诠释:
“紫花和尚修行路”,引出了紫花和尚的修行历程。“超凡境界心归处”,说明和尚通过修行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悟道意无穷,禅音绕碧空”,描绘和尚在修行中领悟到的道理无穷无尽,禅音在碧空之中环绕,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善缘皆自悟,智慧心中住”,强调和尚的善良和缘分都是通过自己的领悟得来的,智慧也在心中驻留。“神秘韵如诗,传奇永不衰”,突出了这个故事的神秘韵味如同诗歌一般美妙,其传奇色彩永远不会衰退。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