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身死犹能诛恶吏,英魂千古世间留(1/2)

《聊斋志异之复仇类:田七郎、公孙九娘》的七律诗词:

《赞田七郎》

辽阳武氏喜交游,梦指七郎堪共忧。

朴质言辞心磊落,贫寒猎户意刚遒。

感恩图报倾全力,仗义行侠解宿仇。

身死犹能诛恶吏,英魂千古世间留。

《叹公孙九娘》

莱阳才子恨难消,地府逢卿意也娇。

九娘魂断冤情在,尘世身残爱意遥。

携手复仇同患难,含悲饮恨共辛劳。

阴阳两隔情难了,千古传奇韵未凋 。

第一首诗中,首联写武承休喜交游及梦中得知田七郎可共患难;颔联描绘田七郎的质朴刚正;颈联体现他报恩复仇之举;尾联赞其死后诛恶吏,英魂传世。第二首诗,首联讲莱阳生在地府遇公孙九娘;颔联述二人各自身死含冤及爱情的遗憾;颈联说他们携手复仇;尾联感慨阴阳相隔情难断,传奇故事韵无穷。

一、《聊斋志异之复仇类:田七郎、公孙九娘》

《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故事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深刻的哲理。而复仇类故事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也探讨了复仇的合理性和道德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周易哲学为基础,深度解析《聊斋志异》中的田七郎和公孙九娘的原文与白话文,探讨其中的复仇主题和哲学内涵。

《田七郎》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和复仇的故事。武承休是一个喜欢结交朋友的人,他的朋友遍布天下。一天,他梦到一个人告诉他,只有田七郎可以和他共患难。武承休醒来后,四处打听田七郎的下落,最终找到了他。田七郎是一个贫穷的猎户,但是他为人正直,重情重义。武承休和他成为了朋友,并经常帮助他。

后来,田七郎因为与人争斗,误杀了人,被关进了监狱。武承休为了救他,不惜花费重金贿赂官员,最终将他救出。田七郎出狱后,对武承休感激涕零,决定报答他的恩情。但是,他的母亲却告诉他,武承休有灾祸之相,让他不要再和他来往。田七郎不听母亲的话,依然和武承休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不久后,武承休的妻子被人调戏,武承休的叔叔也被人杀害。武承休怀疑是田七郎所为,但是他没有证据。田七郎得知后,决定为武承休报仇。他潜入凶手的家中,将他杀死。但是,他也因此被官府追捕。在逃亡的过程中,田七郎遇到了一位名叫公孙九娘的女子。公孙九娘是一个女鬼,她的父亲被人杀害,她也因此而死。她得知田七郎的遭遇后,决定帮助他。她告诉田七郎,只有找到一个名叫林儿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凶手。田七郎按照公孙九娘的指示,找到了林儿。林儿是一个狡猾的人,他为了逃避罪责,诬陷田七郎是凶手。田七郎被官府抓住,最终被判处死刑。

在田七郎被执行死刑的那一天,公孙九娘出现了。她告诉田七郎,她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凶手,并且将他杀死了。田七郎感激涕零,但是他已经无法报答公孙九娘的恩情了。公孙九娘告诉田七郎,她会一直陪伴着他,直到他转世投胎。田七郎死后,公孙九娘也消失了。

《田七郎》的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田七郎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但是他却因为误杀了人而被关进了监狱。他为了报答武承休的恩情,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报仇。但是,他最终却被官府判处死刑。公孙九娘是一个女鬼,她的父亲被人杀害,她也因此而死。她为了帮助田七郎,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但是,她最终也无法报答田七郎的恩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命运是无常的,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公孙九娘》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复仇的故事。莱阳生是一个年轻的书生,他的妻子被人杀害,他也因此而死。他的灵魂来到了地府,遇到了一个名叫公孙九娘的女鬼。公孙九娘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的父亲被人杀害,她也因此而死。她得知莱阳生的遭遇后,决定帮助他。她告诉莱阳生,只有找到一个名叫于七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凶手。莱阳生按照公孙九娘的指示,找到了于七。于七是一个恶霸,他为了抢夺莱阳生的妻子,将她杀害。莱阳生得知后,决定为妻子报仇。他潜入于七的家中,将他杀死。但是,他也因此被官府追捕。在逃亡的过程中,莱阳生遇到了一位名叫朱生的人。朱生是一个鬼魂,他的父亲被于七杀害,他也因此而死。他得知莱阳生的遭遇后,决定帮助他。他告诉莱阳生,只有找到一个名叫林儿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凶手。莱阳生按照朱生的指示,找到了林儿。林儿是一个狡猾的人,他为了逃避罪责,诬陷莱阳生是凶手。莱阳生被官府抓住,最终被判处死刑。

在莱阳生被执行死刑的那一天,公孙九娘出现了。她告诉莱阳生,她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凶手,并且将他杀死了。莱阳生感激涕零,但是他已经无法报答公孙九娘的恩情了。公孙九娘告诉莱阳生,她会一直陪伴着他,直到他转世投胎。莱阳生死后,公孙九娘也消失了。

《公孙九娘》的故事充满了浪漫色彩。莱阳生和公孙九娘是一对相爱的人,但是他们却因为命运的捉弄而无法在一起。公孙九娘为了帮助莱阳生,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她的爱情是无私的,她的勇气是令人敬佩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伟大的,它可以让人变得勇敢和坚强。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人,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自己的爱情。

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田七郎》和《公孙九娘》都体现了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田七郎和武承休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帮助的基础上的。但是,他们的友谊也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田七郎的母亲认为武承休有灾祸之相,让他不要再和他来往。武承休的妻子被人调戏,武承休的叔叔也被人杀害。这些事件导致了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痕。公孙九娘和莱阳生是一对相爱的人,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的。但是,他们的爱情也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公孙九娘是一个女鬼,她无法和莱阳生在一起。莱阳生被官府追捕,最终被判处死刑。这些事件导致了他们的爱情出现了裂痕。

总之,《田七郎》和《公孙九娘》是《聊斋志异》中的两个经典故事,它们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也探讨了复仇的合理性和道德性。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阴阳相生相克的道理,它们告诉我们,命运是无常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坚强和勇敢,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二、聊斋志异之复仇类:田七郎、公孙九娘的原文与白话文

《田七郎》原文

武承休,辽阳人,喜交游,所与皆知名士。夜梦一人告之曰:“子交游遍海内,皆滥交耳。惟一人可共患难,何反不识?”问:“何人?”曰:“田七郎非与?”醒而异之。诘朝见所游,辄问七郎。客或识为东村业猎者,武敬谒诸家,以马箠挝门。未几一人出,年二十余,豸区目蜂腰,着腻帢,衣皂犊鼻,多白补缀,拱手于额而问所自。武展姓氏,且托途中不快,借庐憩息。问七郎,答曰:“我即是也。”遂延客入。见破屋数椽,木岐支壁。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槛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设皋比焉。武与语,言词朴质,大悦之。遽贻金作生计,七郎不受;固予之,七郎受以白母。俄顷将还,固辞不受。武强之再四,母龙钟而至,厉色曰:“老身止此儿,不欲令事贵客!”武惭而退。归途展转,不解其意。适从人于室后闻母言,因以告武。先是,七郎持金白母,母曰:“我适睹公子有晦纹,必罹奇祸。闻之: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无故而得重赂,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武闻之,深叹母贤,然益倾慕七郎。翼日设筵招之,辞不至。武登其堂,坐而索饮。七郎自行酒,陈鹿脯,殊尽情礼。越日武邀酬之,乃至。款洽甚欢。赠以金,即不受。武托购虎皮,乃受之。归视所蓄,计不足偿,思再猎而后献之。入山三日,无所猎获。会妻病,守视汤药,不遑操业。浃旬妻淹忽以死,为营斋葬,所受金稍稍耗去。武亲临唁送,礼仪优渥。既葬,负弩山林,益思所以报武。武探得其故,辄劝勿亟。切望七郎姑一临存,而七郎终以负债为憾,不肯至。武因先索旧藏,以速其来。七郎检视故革,则蠹蚀殃败,毛尽脱,懊丧益甚。武知之,驰行其庭,极意慰解之。又视败革,曰:“此亦复佳。仆所欲得,原不以毛。”遂轴鞟出,兼邀同往。七郎不可,乃自归。七郎终以不足报武为念,裹粮入山,凡数夜,忽得一虎,全而馈之。武喜,治具,请三日留,七郎辞之坚,武键庭户使不得出。宾客见七郎朴陋,窃谓公子妄交。武周旋七郎,殊异诸客。为易新服却不受,承其寐而潜易之,不得已而受。既去,其子奉媪命,返新衣,索其敝裰。武笑曰:“归语老姥,故衣已拆作履衬矣。”自是,七郎以兔鹿相贻,召之即不复至。武一日诣七郎,值出猎未返。媪出,跨闾而语曰:“再勿引致吾儿,大不怀好意!”武敬礼之,惭而退。半年许,家人忽白:“七郎为争猎豹,殴死人命,捉将官里去。”武大惊,驰视之,已械收在狱。见武无言,但云:“此后烦恤老母。”武惨然出,急以重金赂邑宰,又以百金赂仇主。月余无事,释七郎归。母慨然曰:“子发肤受之武公子耳,非老身所得而爱惜者。但祝公子百年无灾患,即儿福。”七郎欲诣谢武,母曰:“往则往耳,见武公子勿谢也。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七郎见武,武温言慰藉,七郎唯唯。家人咸怪其疏,武喜其诚笃,厚遇之,由是恒数日留公子家。馈遗辄受,不复辞,亦不言报。会武初度,宾从烦多,夜舍履满。武偕七郎卧斗室中,三仆即床下卧。二更向尽,诸仆皆睡去,两人犹刺刺语。七郎背剑挂壁间,忽自腾出匣数寸,铮铮作响,光闪烁如电。武惊起,七郎亦起,问:“床下卧者何人?”武答:“皆厮仆。”七郎曰:“此中必有恶人。”武问故,七郎曰:“此刀购诸异国,杀人未尝濡缕,迄佩三世矣。决首至千计,尚如新发于硎。见恶人则鸣跃,当去杀人不远矣。公子宜亲君子,远小人,或万一可免。”武颌之。七郎终不乐,辗转床席。武曰:“灾祥数耳,何忧之深?”七郎曰:“我别无恐怖,徒以有老母在。”武曰:“何遽至此?”七郎曰:“无则更佳。”盖床下三人:一为林儿,是老弥子,能得主人欢;一僮仆,年十二三,武所常役者;一李应,最拗拙,每因细事与公子裂眼争,武恒怒之。当夜默念,疑此人。诘旦唤至,善言绝令去。武长子绅,娶王氏。一日武出,留林儿居守。斋中菊花方灿,新妇意翁出,斋庭当寂,自诣摘菊。林儿突出勾戏,妇欲遁,林儿强挟入室。妇啼拒,色变声嘶。绅奔入,林儿始释手逃去。武归闻之,怒觅林儿,竟已不知所之。过二三日,始知其投身某御史家。某官都中,家务皆委决于弟。武以同袍义,致书索林儿,某弟竟置不发。武益恚,质词邑宰。勾牒虽出,而隶不捕,官亦不问。武方愤怒,适七郎至。武曰:“君言验矣。”因与告诉。七郎颜色惨变,终无一语,即径去。武嘱干仆逻察林儿。林儿夜归,为逻者所获,执见武。武掠楚之,林儿语侵武。武叔恒,故长者,恐侄暴怒致祸,劝不如治以官法。武从之,絷赴公庭。而御史家刺书邮至,宰释林儿,付纪纲以去。林儿意益肆,倡言丛众中,诬主人妇与私。武无奈之,忿塞欲死。驰登御史门,俯仰叫骂,里舍慰劝令归。逾夜,忽有家人白:“林儿被人脔割,抛尸旷野间。”武惊喜,意稍得伸。俄闻御史家讼其叔侄,遂偕叔赴质。宰不听辨,欲笞恒。武抗声曰:“杀人莫须有!至辱詈搢绅,则生实为之,无与叔事。”宰置不闻。武裂眦欲上,群役禁捽之。操杖隶皆绅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宰见武叔垂毙,亦不复究。武号且骂,宰亦若弗闻者。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因思欲得七郎谋,而七郎终不一吊问。窃自念待伊不薄,何遽如行路人?亦疑杀林儿必七郎。转念果尔,胡得不谋?于是遣人探索其家,至则扃鐍寂然,邻人并不知耗。一日,某弟方在内廨,与宰关说,值晨进薪水,忽一樵人至前,释担抽利刃直奔之。某惶急以手格刃,刃落断腕,又一刀始决其首。宰大惊,窜去。樵人犹张皇四顾。诸役吏急阖署门,操杖疾呼。樵人乃自刭死。纷纷集认,识者知为田七郎也。宰惊定,始出验,见七郎僵卧血泊中,手犹握刃。方停盖审视,尸忽突然跃起,竟决宰首,已而复踣。衙官捕其母子,则亡去已数日矣。武闻七郎死,驰哭尽哀。咸谓其主使七郎,武破产夤缘当路,始得免。七郎尸弃原野月余,禽犬环守之。武厚葬之。其子流寓于登,变姓为佟。起行伍,以功至同知将军。归辽,武已八十余,乃指示其父墓焉。

《田七郎》白话文

武承休是辽阳人,喜欢结交朋友,所交往的都是些知名人物。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人告诉他,他的朋友虽多,但只有田七郎可共患难。武承休醒来后打听得知田七郎是东村的猎户,便去拜访。田七郎家境贫寒,穿着破旧,但言语朴实,武承休很喜欢他,想送他银子,七郎起初不受,告知母亲后,母亲因看出武承休有灾祸之相,怕儿子受牵连而拒绝。武承休越发倾慕七郎,多次与他交往,七郎最终接受了武承休赠送的银子以购买虎皮。后来七郎因殴死人命入狱,武承休重金营救。七郎出狱后,对武承休的态度有所转变,不再拒绝他的馈赠。一次武承休生日,七郎发现武家仆人中有恶人,提醒他要亲君子远小人。不久,武承休的儿媳被家中仆人林儿调戏,林儿逃到御史家,武承休索要无果,七郎得知后脸色惨变离去。后来林儿被人脔割抛尸,御史家状告武承休叔侄,武承休的叔叔被气死。武承休怀疑是七郎所为,但派人去探查却无果。一天,七郎扮成樵夫杀死了御史的弟弟和县令,最后自刎而死,死后还砍下了县令的头。武承休厚葬了七郎,七郎的儿子后来从军,因功升至同知将军。

《公孙九娘》原文

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上官慈悲,捐给棺木,济城工肆,材木一空。以故伏刑东鬼,多葬南郊。甲寅间,有莱阳生至稷下,有亲友二三人亦在诛数,因市楮帛,酹奠榛墟,就税舍于下院之僧。明日,入城营干,日暮未归。忽一少年,造室来访。见生不在,脱帽登床,着履仰卧。仆人问其谁何,合眸不对。既而生归,则暮色朦胧,不甚可辨。自诣床下问之,瞠目曰:“我候汝主人,絮絮逼问,我岂暴客耶!”生笑曰:“主人在此。”少年即起着冠,揖而坐,极道寒暄,听其音,似曾相识。急呼灯至,则同邑朱生,亦死于于七之难者。大骇,却走。朱曳之云:“仆与君文字交,何寡于情?我虽鬼,故人之念,耿耿不去心。今有所渎,愿无以异物遂猜薄之。”生乃坐,请所命。曰:“今女甥寡居无耦,仆欲得主中馈。屡通媒妁,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幸无惜齿牙馀惠。”先是,生有甥女,早失恃,遗生鞠养,十五始归其家。俘至济南,闻父被刑,惊恸而绝。生曰:“渠自有父,何我之求?”朱曰:“其父为犹子启榇去,今不在此。”问:“女甥向依阿谁?”曰:“与邻媪同居。”生虑生人不能作鬼媒。朱曰:“如蒙金诺,还屈玉趾。”遂起握生手,生固辞,问:“何之?”曰:“第行!”勉从与去。北行里许,有大村落,约数十百家。至一第宅,朱叩扉,即有媪出,豁开二扉,问朱:“何为?”曰:“烦达娘子,阿舅至。”媪旋反,须臾复出,邀生入,顾朱曰:“两椽茅舍子,大隘,劳公子门外少坐候。”生从之入。见半亩荒庭,列小室二。甥女迎门啜泣,生亦泣。室中灯火荧然。女貌秀洁如生时。凝眸含涕,遍问妗姑。生曰:“具各无恙,但荆人物故矣。”女又呜咽曰:“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不图先葬沟渎,殊为恨恨。旧年,伯伯家大哥迁父去,置儿不一念;数百里外,伶仃如秋燕。舅不以沉魂可弃,又蒙赐金帛,儿已得之矣。”生乃以朱言告,女俯首无语。媪曰:“公子曩托杨姥三五返。老身谓是大好;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为政,方此意慊得。”言次,一十七八女郎,从一青衣,遽掩入;瞥见生,转身欲遁。女牵其裾曰:“勿须尔!是阿舅,非他人。”生揖之。女郎亦敛衽。甥曰:“九娘,栖霞公孙氏。阿爹故家子,今亦‘穷波斯’,落落不称意。旦晚与儿还往。”生睨之,笑弯秋月,羞晕朝霞,实天人也。曰:“可知是大家,蜗庐人那如此娟好。”甥笑曰:“且是女学士,诗词俱大高。昨儿稍得指教。”九娘微晒曰:“小婢无端败坏人,教阿舅齿冷也。”甥又笑曰:“舅断弦未续,若个小娘子,颇能快意否?”九娘笑奔出,曰:“婢子颠疯作也!”遂去。言虽近戏,而生殊爱好之。甥似微察,乃曰:“九娘才貌无双,舅倘不以粪壤致猜,儿当请诸其母。”生大悦。然虑人鬼难匹。女曰:“无伤,彼与舅有夙分。”生乃出。女送之,曰:“五日后,月明人静,当遣人往相迓。”生至户外,不见朱。翘首西望,月衔半规,昏黄中犹认旧径。见南面一第,朱坐门石上,起逆曰:“相待已久,寒舍即劳垂顾。”遂携手入,殷殷展谢。出金爵一、晋珠百枚,曰:“他无长物,聊代禽仪。”既而曰:“家有浊醪,但幽室之物,不足款嘉宾,奈何!”生?谢而退。朱送至中途,始别。生归,僧仆集问。生隐之曰:“言鬼者,妄也。适赴友人饮耳。”后五日,果见朱来,整履摇箑,意甚忻适。才至户庭,望尘即拜。少间,笑曰:“君嘉礼既成,庆在今夕,便烦枉步。”生曰:“以无回音,尚未致聘,何遽成礼?”朱曰:“仆已代致之矣。”生深感荷,从与俱去。直达卧所,则女甥华妆迎笑。生问:“何时于归?”女曰:“三日矣。”生乃出所赠珠,为甥助妆。女三辞乃受,谓生曰:“儿以舅意白公孙老夫人,夫人作大欢喜。但言,老耄无他骨肉,不欲九娘远嫁,期今夜舅往赘诸其家。伊家无男子,便可同郎往也。”朱乃导去。村将尽,一第门开,二人登其堂。俄白:“老夫人至。”有二青衣,扶妪升阶。生欲展拜,夫人云:“老朽龙钟,不能为礼,当即脱边幅。”乃指画青衣,置酒高会。朱乃唤家人,另出肴俎,列置生前;亦别设一壶,为客行觞。筵中进馔,无异人世。然主人自举,殊不劝进。既而席罢,朱归。青衣导生去,入室,则九娘华烛凝待。邂逅合情,极尽欢昵。初,九娘母子,原解赴都。至郡,母不堪困苦死,九娘亦自刭。枕上追述往事,哽咽不成眠。乃口占两绝云:“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

三、《用周易哲学深度解析聊斋志异之复仇类:田七郎、公孙九娘》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复仇类故事以其深刻的人性洞察和哲学思考而备受关注。田七郎和公孙九娘是《聊斋志异》中两个着名的复仇故事,它们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复仇的多面性。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两个故事进行深度解析:

阴阳平衡与复仇的合理性

在周易哲学中,阴阳平衡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田七郎和公孙九娘的复仇行为可以被视为对阴阳失衡的一种回应。当他们的亲人或自身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复仇成为了恢复阴阳平衡的一种手段。这种复仇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因为它是对邪恶势力的反抗,是对正义的追求。

因果报应与复仇的限度

周易哲学强调因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田七郎和公孙九娘的复仇行为也受到了因果报应的制约。他们的复仇行动虽然是出于正义,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后果。田七郎最终死于非命,公孙九娘也未能逃脱地府的追捕。这表明复仇是有代价的,我们在追求正义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行为的后果。

变易与复仇的策略

周易哲学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发展也充满了变数。田七郎和公孙九娘在复仇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策略。他们有时需要采取直接的行动,有时则需要等待时机,运用智慧和谋略来达到复仇的目的。这种变易的思想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要灵活应变,不能一成不变地采取行动。

中和与复仇的道德考量

周易哲学追求中和的境界,即各种矛盾和冲突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调和。在复仇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到道德的因素。田七郎和公孙九娘的复仇行为虽然是出于正义,但也不能超越道德的底线。我们不能为了复仇而不择手段,伤害无辜的人。在复仇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一颗善良和宽容的心,尽量减少仇恨和冲突。

自我修养与复仇的心态

周易哲学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平静。在复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能被仇恨冲昏头脑。田七郎和公孙九娘在复仇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但他们最终都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这表明我们在面对复仇的冲动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总之,从周易哲学的角度来看,田七郎和公孙九娘的复仇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它们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正和邪恶时,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追求正义和复仇,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行为的后果和道德的因素。我们应该在复仇的过程中保持冷静和理智,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阴阳平衡,达到中和的境界。

四、《聊斋志异之田七郎》扩写白话文故事:

在辽阳县,有个叫武承休的富人,他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朋友。

一天夜里,武承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人告诉他:“你结交的朋友都没什么益处。只有一个叫田七郎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值得深交。”武承休醒来后,对这个梦感到十分好奇,决心一定要找到田七郎。

经过一番打听,武承休终于得知田七郎是个猎户,家境贫寒。武承休亲自登门拜访,田七郎出来迎接,只见他穿着破旧,却透着一股质朴和刚直之气。

武承休表明来意,想要和田七郎结交,田七郎却显得有些犹豫和局促。但武承休毫不在意,送上了一些钱财和礼物。田七郎坚决推辞,不肯接受。武承休无奈,只好暂且离去。

然而,武承休并未放弃,他常常送来各种物品,田七郎多次拒绝,都未能成功。终于,有一次,田七郎收下了一只猎到的鹿,想着以此抵偿武承休之前送来的东西。

武承休十分高兴,邀请田七郎到家中做客。田七郎来到武家,虽然举止略显拘谨,但他的真诚和质朴却让武承休更加欣赏。

就在这时,武承休家中发生了一件事。他的一个仆人因为一些琐事与一个恶霸发生了冲突,恶霸仗势欺人,不仅打伤了仆人,还扬言要让武承休好看。武承休十分气愤,却又有些无奈。

田七郎得知此事后,二话不说,找到那个恶霸,一番理论。恶霸蛮横无理,竟对田七郎动手。田七郎身手敏捷,几下就将恶霸制服,并警告他不得再胡作非为。

这件事让武承休对田七郎更加感激和信任,两人的关系也越发亲密。

可是,命运却开始捉弄他们。

武承休的一个仇家设计陷害他,让他陷入了一场官司之中。武家四处打点,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却依然无法摆脱困境。

田七郎得知后,心急如焚。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为武承休报仇。

田七郎日夜跟踪仇家,寻找机会下手。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潜入仇家的住所,成功地将仇家杀死。

然而,杀人之事很快败露,县衙派人追捕田七郎。田七郎东躲西藏,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武承休为了救田七郎,四处奔走,想尽办法。但县衙却一心要将田七郎捉拿归案。

在逃亡的过程中,田七郎受尽了苦难。他风餐露宿,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但他心中的信念从未动摇,那就是一定要保护武承休,不让他受到伤害。

武承休深知田七郎的处境危险,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担忧。他不断地自责,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田七郎也不会陷入如此绝境。

终于,有一天,田七郎被县衙的捕快发现。在一场激烈的搏斗中,田七郎虽然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捕获。

武承休得知田七郎被捕的消息,心如刀绞。他赶到县衙,想要为田七郎求情。但县令却不为所动,坚决要将田七郎依法处置。

在狱中,田七郎遭受了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咬紧牙关,没有吐露半句对武承休不利的话。

行刑的日子到了,田七郎被押往刑场。一路上,百姓们纷纷为他感到惋惜,称赞他的侠义之举。

武承休也来到刑场,看着即将被处死的田七郎,泪如雨下。田七郎却显得十分平静,他对武承休说:“能与您结交,是我一生的荣幸。只可惜,不能再陪您走下去了。”说完,便慷慨赴死。

武承休悲痛欲绝,他在田七郎的墓前立下誓言,一定要为他报仇,还他一个清白。

从此,武承休变卖家产,四处搜集证据,终于找到了仇家陷害他的关键证据。他将证据呈交给上级官府,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为田七郎洗清了冤屈。

武承休用自己的行动,报答了田七郎的深情厚谊。而田七郎的侠义之名,也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传奇。

五、《聊斋志异之公孙九娘》扩写白话文故事:

在清朝顺治年间,山东济南一带因为于七之乱,死了很多人。当时的清兵大肆屠戮,无辜百姓横遭惨祸,尸首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大地。

莱阳有个书生叫莱阳生,他有个同窗好友在济南任职。有一天,莱阳生去济南探望这位友人。友人设宴款待他,两人在席间相谈甚欢。

到了晚上,莱阳生独自一人睡在客房里。突然,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他脸色苍白,神情疲惫,身穿一袭白色的长袍。年轻人自称朱生,他对莱阳生说:“先生是莱阳人吧?我也是莱阳人,我的鬼魂滞留在济南,无法回归故乡。我听闻先生您来了,特来相见,希望您能帮我一个忙。”

莱阳生见他言辞恳切,心中虽有些害怕,但还是问道:“不知我能帮你什么?”

朱生悲伤地说道:“我的妻子也在这场战乱中死去,如今她的魂魄被困在此地,无法超生。还有许多莱阳同乡的女子,她们的魂魄也都在这异乡漂泊,孤苦无依。希望先生您能发发慈悲,帮忙将她们的尸骨带回莱阳安葬,让她们的灵魂得以安息。”

莱阳生心地善良,当即答应了朱生的请求。

第二天,莱阳生按照朱生的指引,找到了那些女子的尸骨,并雇了车马准备将它们送回莱阳。在出发之前,朱生再次出现,感激涕零地对莱阳生说:“先生的大恩大德,我无以为报。我妻子的表姐公孙九娘,也是个温柔善良的女子,她也在这些女子之中。若是先生不嫌弃,我愿将她介绍给先生,也许能成就一段姻缘。”

莱阳生听了,心中有些犹豫,但想到这些女子的悲惨遭遇,还是点头答应了。

经过几天的奔波,莱阳生终于将这些尸骨带回了莱阳,并妥善安葬。

晚上,莱阳生在屋里独坐,突然,烛光摇曳,一个美丽的女子出现在他面前。女子身穿淡绿色的长裙,面容姣好,但眼神中透着一丝忧伤。她向莱阳生行礼,说道:“多谢先生的大恩,我便是公孙九娘。”

莱阳生见她温婉动人,心中顿生好感。两人开始交谈,莱阳生发现公孙九娘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才情出众,谈吐优雅。渐渐地,他们彼此倾心。

从那以后,公孙九娘每晚都会来找莱阳生,两人一起吟诗作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尽管他们相爱甚深,但公孙九娘始终因为自己是鬼魂而感到自卑和不安。

有一天,公孙九娘对莱阳生说:“公子,我虽与你相爱,但人鬼殊途,终究不能长久。我只希望能在这有限的时光里,与你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莱阳生紧紧握住她的手,说道:“九娘,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离开你。”

然而,命运总是残酷的。一天晚上,公孙九娘面色凝重地对莱阳生说:“公子,我的期限已到,即将转世投胎。我们从此就要永别了。”莱阳生泪如雨下,他试图挽留公孙九娘,但却无能为力。

公孙九娘最后一次拥抱了莱阳生,然后缓缓消失在黑暗中。

莱阳生悲痛欲绝,他整日沉浸在思念之中,无法自拔。他常常在梦中见到公孙九娘的身影,但醒来却发现只是一场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