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荷兰危机(1/2)

巴达维亚总督府内,一场紧急会议正在进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高层对大员港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感到不安。特别是在英国人也加入后,他们在远东的垄断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

\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总督范德林猛地拍案而起,\否则我们在这片海域经营百年的基业就要毁于一旦!\

与此同时,大员港也收到了警讯。李修然正在查看情报网传来的消息:\荷兰人在爪哇集结了大量战船,显然是准备对我们动手。\

\来得正好。\卡洛琳娜说,\与其让他们慢慢蚕食,不如痛快地打一场。\

\但时机对我们不利。\李修然皱眉分析,\郑成功正带着主力在福建备战清军,英国人的支援还没到位。\

正说着,了望塔传来警报。一支庞大的舰队出现在海平线上,足有三十多艘大小战船。船队打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号,来势汹汹。

\他们比预想的动作更快。\卡洛琳娜快速思考对策,\现在港内能调动的战船有多少?\

\十二艘主力战船,另有一些快速帆船。\马奎斯报告,\但最大的问题是,敌人在我们南面的航道上设下了封锁线,切断了与马尼拉的联系。\

李修然立即明白了荷兰人的战略:先切断大员港的外部支援,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摧毁这个威胁他们霸权的新兴力量。

\传我命令。\李修然迅速做出决断,\所有商船立即转移到内港,战船编队准备应战。同时,派最快的帆船突破封锁,通知郑成功和英国人。\

\我去指挥防御工事。\卡洛琳娜说着就要离开。

\等等。\李修然拦住她,\我有个更重要的任务给你。\

当荷兰舰队进入炮击范围时,他们发现大员港的防御出人意料地严密。新建的炮台火力凶猛,逼得舰队不得不保持距离。

\这些炮台的设计很特别。\范德林举着望远镜观察,\射程和精度都超出预期。\

\是英国人提供的新式火炮。\他的副手说,\看来他们已经暗中支持了大员港。\

就在荷兰舰队犹豫是否要强行突破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他们在南面的封锁线遭到了突袭,几艘重要的补给船被击沉。

\怎么回事?\范德林大惊。

\是卡洛琳娜!\副手脸色大变,\她率领一支小型舰队,趁夜色偷袭了我们的后方。\

范德林这才意识到上当了。李修然故意让主力舰队留在港内,实际上是调虎离山之计。而卡洛琳娜的突袭不仅切断了他们的补给线,更威胁到了他们的退路。

但荷兰人的实力不容小觑。范德林很快调整了战术,命令舰队分成两部分:主力继续对大员港施压,同时派出快船去围剿卡洛琳娜的小分队。

然而战事的走向再次出乎他的预料。就在荷兰舰队准备发动总攻时,从北面突然出现了一支规模可观的船队——是郑成功的水师及时赶到!

\这怎么可能?\范德林难以置信,\他们不是在备战清军吗?\

原来李修然早就预料到荷兰人可能的袭击,暗中与郑成功商定了应对预案。当得知荷兰舰队出动的消息后,郑成功立即带领精锐水师星夜南下。

形势瞬间逆转。荷兰舰队腹背受敌,很快陷入了被动。更要命的是,他们派去追击卡洛琳娜的战船迟迟未归,补给线彻底断绝。

\投降吧,范德林总督。\李修然派人传话,\我们无意赶尽杀绝,只想谈一个公平的条件。\

经过激烈的内部争论,荷兰人终于接受了现实。双方达成协议:荷兰东印度公司承认大员港的独立地位,撤销对这里的封锁。作为交换,李修然允许他们保留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并给予一定的贸易特权。

\你们比我想象的要强大。\签署协议时,范德林说,\但不要以为这样就结束了。\

\当然不会结束。\李修然平静地说,\这只是个开始。不过从今以后,贵公司必须学会与人分享这片海域。\

战后的庆功宴上,郑成功感叹:\这场胜利将彻底改变远东的局势。\

\是啊。\卡洛琳娜举杯,\荷兰人的霸权时代结束了。\

李修然却若有所思:\但我们必须小心。这次的胜利会吸引更多势力的注意。特别是英国人,他们一定会加快在远东的扩张步伐。\

\那就让他们来吧。\郑成功豪气干云,\有我们在,这片海域就永远不会被外人独占!\

夜色中,大员港灯火通明。经过这场危机,这个新兴的贸易中心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各国商人纷纷前来寻求合作,使这里很快成为远东最重要的商业枢纽。

李修然站在城头,远眺茫茫大海。他知道,击退荷兰人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既要防范清军南下,又要平衡各国势力,同时还要建立起新的贸易秩序。

但至少现在,他们已经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片古老的海域,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马六甲海峡的暴风雨来得突然。

原本晴朗的天空在转瞬间被乌云笼罩,狂风裹挟着巨浪拍打着船身。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旗舰\巴达维亚号\依然固执地保持着封锁阵型。

威廉·范·德霍夫站在舰桥上,望着雨幕中若隐若现的商船队。这支来自大员港的商队已经在海峡入口徘徊了三天,显然是在等待机会突破封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