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卖你的我卖我的(2/2)

他以为,她也只能干瞪眼,看着她的东西,全进了白上国的地盘。

苏笙笙将粉团放下,哼哼了一声。

那他是不知道,煤炭照样能做。

而今,她可是趁着夏季低价,囤了好些。

他就是想涨价,都来不及了。

煤炭,可是发电的重要燃料之一。

而她的天然气汽车,是双燃料车。

煤炭,亦可以提取柴油汽油。

只不过,成本太高,又污染环境。

但她也只用一年。

塑料大棚可以使用五六年,还是值得的。

那时她没有拿出来,便备着这一招。

没想到,皇帝真的卡老百姓的喉咙。

连自己的子民都怕,还真是无语。

那时候,他们只看到她生意照旧,根本不知道,她用煤炭代替了天然气。

如今既然其他电能续上,她的煤炭也囤够了,是该拿出来了。

在南陵与白上国通商,交易出第一大宗的塑料大棚后,苏家也紧跟着投放市场。

没有朝廷惠民政策,就跟商贾联盟,在苏家开办的苏家银行里抵押房产。

在拍卖会上,她就要求三个条件。

一是话务员必须是女子。

二是拍卖会上所有商家,钱银往来,必须从苏家银行走。

三是不得做违法乱纪之事。

之所以要成立这个银行,就是为了掌握命脉,不会被政策卡着脖子动弹不得。

不然,为了救回二圣,损害民生。

她也不会去做的。

可她不知,皇帝会不会做。

如今看来,还是老样子。

宁愿喂饱了饿狼喂老虎,也不敢喂饱牧羊犬,抵御外敌。

当时她也是多重考虑,迎回二圣,掏空百姓,不值当。

二是,种二茬粮食,丰收也得年后。

想要提前收取粮食的收入,又不损害百姓利益,便只能如此做。

她一人之力,自然无法这么大面积地贷款。

可这养熟长膘的六头大白猪(大财主)也该出点血了。

苏家银行的惠民政策一出,可是让百姓欢欣鼓舞。

他们自然想要种植大棚。

不然,难不成冬天等着地荒置啊。

可这涨价了的大棚,一亩三分地还能凑合买。

但这一家少说五六口人,最起码三十亩地。

这要买起来,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再上税,只怕手头钱都得进去。

而贷款,又不值当的,利息太高。

在皇帝从白上国赚回被假币骗走的钱银时,百姓们也是望眼欲穿。

这回可好了,都不用干巴巴地瞅着了。

苏家与几千位大掌柜,联手推出惠民贷款,只要有房产田契的,都可以抵押。

不会无缘无故扣除,只要按时还款即可。

最关键的是,那价格绝对低廉。

很快就被百姓一窝蜂地涌上去,办理惠民贷款,置办塑料大棚。

有一些粮还不能收,那就可以先收能收的,也就不必扎堆了。

等到收完,就直接可以铺设了。

至于皇帝通商白上国,那都跟他们没关系了。

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