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赵匡胤的想法(1/2)

没有意外,在王洪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告之下,赵光义最后还是选择了投降,对于这样的结果秦欢几乎都没有料到。

至于关于赵光义的罪行,似乎每个人都像忘却了一般,对方讳莫如深,仿佛约定好了一般,谁都不去提此事。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能给赵光义定罪的唯有一人,那便是他的亲哥哥也是当今大宋的陛下。而赵光之事早已是不径而走,到处传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在盐城本地,更是衍生出数个不同的版本。

其中流传得最广的就是赵光义本人和张琼勾结贪墨粮饷,因为张琼被抓,其害怕事情败露,不惜私自调动边军欲攻破盐城救出张琼。当然!最后没有成功,反而落入别人算计,似乎大宋皇帝亦在其中起到不可忽略的关键作用。

总而言之,这个流传最广的版本还算比较靠谱,至于有些越说越说悬的,说什么赵光义攻破城池,杀尽盐城满城百姓,大宋皇帝为之震怒,最后才派出精锐禁军不惜大义灭亲;而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居然说张琼临死之前供出的幕后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大宋陛下,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这最后一种版本虽然也在流传,但根本不会有人拿到明面上讲,敢说当今圣上的不是,你有几个脑袋够砍。

赵光义被秦欢押回开封,所谓满朝震惊,赵匡胤这个大宋皇帝几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召见了柴宗训和秦欢几个当事人,才知道个大概。赵匡胤最早召见的是柴宗训这个晋王,柴宗训有早有已经准备好的说辞,赵匡胤也问不出太多想问的东西。

而今天赵匡胤召见的却是秦欢,秦欢作为赵匡胤信任之人,本来赵匡胤对之没有什么信不过的,可是赵匡胤暗中交待了亲弟弟赵光义为自己办事,谁又想将得到亲欢转头就将赵光义押送回京。押送回来的而且并不只赵光义一人,还有跟随赵光义一起行事的千余边军,对于秦欢如此大的手笔,赵匡胤也不太敢相信了。

“陛下!以上就是末将在盐城之中发生的一切,先前我也将从开封出发到盐城一路上发生之事通通告诉了陛下了,陛下还有什么想问末将的?末将必然知无不言言不不尽。”秦欢说得嘴巴都有些干了,抱拳向赵匡胤行了一礼。

听过秦欢的话,赵匡胤却是有些呆住了,几乎每一件事和柴宗训说的并没有多少差别,只是赵匡胤觉得似乎一切都赶得太巧了。

赵匡胤发怔了半晌,才对秦欢说道:“该知道的都知道得差不多了,你且先下去吧,如有疑问寡人再宣你觐见。”赵匡胤也实在是找不出什么再问秦欢的了,该问的都问了,可是秦欢的答案和柴宗训并无二致,话虽说得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却是差不多,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所以赵匡胤让秦欢退了下去,秦欢离开之后,赵匡胤独自一人发起呆来,直到屏封之后一声不轻不重咳嗽声,才将赵匡胤拉回现实之中。

隐藏在屏风之后的不是别人,正是有着赵匡胤首席智囊之称的赵普,正是因为赵匡胤觉得光凭自己一人智慧,实在很难断定事情的真假。赵匡胤不惜将赵普从忙碌的政务之中拉了出来,正是希望凭借其过人的智慧为自己做出正确判断来。

“则平!你也听见了,不论是晋王的话还是秦欢之言,你可从其中听出有什么不妥之处来?”赵匡胤对屏风之后的赵普问道。在秦欢离开之后,赵普也不用再避嫌,径直从屏风之后走了出来,并向赵匡胤行了一礼。

“此事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唯一看来不妥的地方就是一切似乎都凑到了一起,赶得太巧了。”闻过赵普之言,赵匡胤不亦从宝座之上站了起来,幽幽叹了一口气,又看了赵普一眼,这才说道:“若非如此,我也不会如此难以决断,甚至还要请动你,实在是此事太过棘手,一旦做出错误的判断,那不只是错杀几个人那么简单。”

赵普想了想,道:“其实从晋王秦欢将军的言语之间,都不难得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二将军决定第二手对盐城手之际,他二人似乎之前一点儿都没有收到风声。由此可见,此事最多能怪得到荆罕儒身上,对于晋王和秦将军这两个不知情者,也许他们还是荆罕儒利用的对象也说不定。

“荆罕儒利用他和世宗皇帝的主臣之情,说动了晋王殿下,晋王殿下无奈之下求到了秦欢将军哪里。秦欢不明情况之下,也许也想建功立业,所以也没有多想,才这为荆罕儒所趁,将之利用来对付二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