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安史之乱 下(1/2)

唐玄宗明白,长安已无险可守,于是他带着杨贵妃和三千禁卫军趁着夜色逃离了长安,他们一路奔逃直到马嵬坡,才稍作停歇。

在这里,被悲观和愤怒情绪笼罩的禁军发生兵变,他们不敢针对唐玄宗,于是只能将矛头指向了杨国忠。杨国忠被杀,紧接着,他们又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

为了避免局势进一步失控,唐玄宗同意将杨贵妃处死,这才将兵变平息了下来。

第二年,太子李亨带领2000禁军北上,在灵武登基即位,是为唐肃宗。他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到这里,唐朝才开始组织有效的平叛反击力量。

此时,大唐国土沦陷过半,公元757年,因为内部权利之争,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害,安庆绪接管了部队。

公元757年,唐朝集结了十五万大军,一举歼灭了十万安史叛军,收复长安,安史之乱迎来转机。

同年,唐军与安史叛军在睢阳爆发激战,史称睢阳保卫战。睢阳是军事要地,事关全局。唐军将领张勋率领7000人的军队,挡住了叛军十万人的进攻,坚守了城池十个月。困难之时,靠吃人肉维持生存。

公元759年,安庆绪被史思明杀害,不久,史思明在范阳登基称帝。公元761年,史思明在洛阳城外大败唐军,随后,史思明挥军挺进长安。然而,还没等与唐军交战,史思明就被其子史朝义杀害。

此时,汉军内部离心离德,随后,史朝义在各路唐军的围攻之下,一路向北逃窜。

公元763年,史朝义战败自杀,至此,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落下了帷幕。安史之乱,虽然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但究其原因,纯粹是唐玄宗一手造成的。

不信任自己的忠臣,却让一个胡人,对河北军政大权一手把持,还没有任何可以约制的人,这不管换成谁,不反才怪。

可能唐玄宗对安禄山本人的估算存在误差,他过高的估计了安禄山的理智,而安禄山对唐朝实力的判断也存在了误差,他过高的估计了自己起兵造反胜算的几率。

本来,唐玄宗深谙帝王之术,他有着超凡的用人手段,可能他想的是赋予臣子权利最大限度的利用有能力的人为帝国服务。然而,因为缺乏自知之明的臣子,没有和他达成共识,顷刻之间局势失控,落得两败俱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