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地图上的蓝点(2/2)

作为老资历通讯员,安文龙脑海中记着地图。

根据出发前团长提供的情报,闫家沟,已经进入鬼子扫荡大部队辐射范围内,随时可能遇到鬼子大部扫荡部队。

出现大规模枪声也正常。

好在枪声距离比较远,超过一千米,他们倒是不用担心。

“这个枪声···”

安文龙神色疑惑。

他是老兵,和鬼子交手多次。

他听得出来,这密集宛如炒豆子的枪声,不像是在和敌人交战,反而像是部队在遭遇紧急情况下,恰好没有信号枪,而使用的一种告警措施。

意思是,通知附近的友军,发现敌人,情况紧急等消息。

但鬼子扫荡的主力部队,不是在附近吗?

什么情况?

“枪声有问题?”

王根生好奇。

“好像是告警鸣枪。”

安文龙摇了摇头。

“继续走吧,离开这里,尽快赶到西堡村。”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尽快离开闫家沟,尽快赶到西堡村,联系上刘玉元,想办法把他带去云岭。

一阵寒风吹来,他打了一个哆嗦,牙齿开始打颤,全身更是剧烈颤抖起来,等了一会,感觉身体变暖和的他才继续说道。

而他的手,依旧在不停地抖动,似乎是为了抵抗寒冷,在自动颤抖发热。

“好。”

王根生牵着马匹,继续前进。

虽然有马匹,但此时是夜间,不适合骑马,而且,因为饲料不足,为了保证马儿的体力,以备不时之需,两人都是尽量徒步行走。

二人在黑暗中,借着积雪反射的一点点几乎微不可查的光芒,在雪地上摸索着,顺着山马道继续前进。

“安班长,你怎么了?”

刚走没几步,王根生发现了不对劲。

安文龙越走越慢了。

甚至,连缰绳都放开了。

“有·点···热。”

安文龙牙齿依旧在颤抖,说话不利索。

他试图捡起掉在地上的缰绳,这匹马,是从果脯那边缴获的,红军时期就跟着他,是他的好战友,好伙伴,好兄弟。

但虽然弯下了腰,但手始终拿不到地上的缰绳。

就像,手被冻僵了一样。

“热?”

“你失温了!”

王根生面色大变。

加入八路军虽然不到一年,还差一个月才满一年,他今年入伍的时候,也是大冬天。

那时候是十二月末,比现在还要冷。

那个冬天,他不仅仅成为一个正式的八路军战士,懂得了三八纪律八项注意,也看到了很多很多老战士倒在了雪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不是因为鬼子的枪炮,

而是寒冷。

按照政委李文英的说法,这些老战士是因为失温而死。

那些经历过长征的老战士,很多人和现在安文龙的症状一样,冰天雪地的,穿着一件薄棉衣,突然感觉热,甚至开始脱衣服。

按照政委的说法,反常感觉寒冷,意味着进入的中度失温,人体感觉开始混乱。

如果不加以救治,死亡率极高。

“热水,烧火。”

王根生回忆起政委教导的治疗失温的办法。

烧火取暖,

喝热水。

阻止安文龙想要解开自己薄棉衣的手,王根生背上安文龙,他差点一个趔趄——连续两天日夜赶路,睡不好,还天寒地冻,他体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得亏出发前,吃的准备的足实,体力还在,艰难稳住身体,拉上两匹马,王根生艰难的找到了一个隐蔽位置。

他打开火折子,摸了摸,顿时面色惨白。

火折子灭了!

这个问题倒是不大,可以用子弹引火。

但问题是,用移除弹头的子弹引火需要开枪,枪声有可能吸引来敌人。

而且,这周围都是积雪,根本没有引火物,就算用棉衣,但周围树木稀少,还湿漉漉的,等他找到足够的柴火,恐怕安班长早就···

·

“蓝色?”

背着缴获的屋子,顺着山马道,罗凡继续前进。

打算找一个能避风的好地方睡一觉。

虽然他双倍体能,抗寒冷能力比常人强一大截,但这里是现实难度,万一他在零下二十几度,顶着风雪在野外睡觉,失温了,照样凉凉。

毕竟现实难度,还是小心为妙。

一路走了两公里,

突然,罗凡在小地图上看到了两个点。

蓝色的点!

小地图以红蓝绿标注任务,红色是敌人,绿色是中立,蓝色则是···友军。

“八路军?”

“还是。其他部队?”

罗凡加快脚步,走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