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抄前堵后(一)(2/2)
实在是这事儿太过于离奇。
没想到这个“三悍令”之一的张县令确实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啊。
贺人龙眼珠一转,大大咧咧的神态下心思却在飞速的旋转,计算着张县令这几天来的收获:根据自己家丁的调查,这张平斩东虏首级过百,赏银至少有5000两,昨天他又从城中富户那里收了一笔捐资助饷款,有3万多两银子,几千石粮食,还借铠甲不足收了许多铁器……这厮真他妈是个人才呀,比老子还会搜刮。
try{ggauto();} catch(ex){}
孙传庭到底还是忍了下来,淡淡说道:“贵县才兼文武,在东虏大军围攻之下坚持两天且斩级过百,保城池不失,实属罕见,本督会将你的战绩上报朝廷的,你先下去吧,继续整军备战”
“哈哈,此子虽有几分滑头,却也是人才难得,平西伯就饶了他吧”曹化淳很欣赏这个人,自然乐得卖个人情。
孙传庭点了点头:“公公说的不错,若我大明的县令都如此人一般,也不会有那么多城池陷落了”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曹化淳虽然轻描淡写的打哈哈,可孙督臣能否松口还真的说不准——秦军的将领早就习惯这点了。
这孙传庭治军犹如唐代的李光弼,讲究的就是一个严字,否则也不会把自己的属下给逼反了。
曹化淳随后开始说正事:“东虏过了河就将马颊河桥毁坏,修桥期间我军估计要在这里呆两天,且山东援剿总兵祖宽,登莱巡抚杨文岳正向我军靠来,估计过阵子那倪宠也要北上与我军汇合,接下来该怎么办,大家都说说吧”
要说真的是一个统帅一个风格,孙传庭治军严格,可是在军议时还是挺民主的,总是鼓励大家提出意见,不像那洪都督,只和自己的幕僚商议军情,一旦商议妥当便说出来让大家执行。
所以,在洪承畴麾下做将官,只要做一个无脑的杀人机器就行了,可在这孙传庭的麾下就得开动脑筋想事情了。
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大家慢慢都适应了这种风格。
孙传庭没有最后一个总结,而是先说了自己的想法:“之前由于许多援兵素质堪忧,所以本督将他们遣到各地防守,只保留骑兵和部分精锐步兵作为大战的凭借。现在敌人北遁,山东暂时安全,北直隶的一些地方反倒又开始变得危险起来。
所以,本督的初步想法是,主力还是跟随在敌人后面,防止敌人再次南下并伺机进攻。另一方面,将一些素质一般的援兵放到北直隶各个未破的城池中防护地方作守兵,再派几支强兵作剿兵,伺机出奇杀敌,不拘是夜战还是偷袭,反正见缝插针,就像这两天的战斗一样,时不时杀他个几十、几百个,解救被掳百姓,抢回各种物资,抢不回的就烧掉,反正不能留给东虏。
如此抄前堵后,不断消磨敌人士气,积小胜为大胜,为将来的最后大战做好准备”
众人听得非常仔细,商河、德平的战事让这帮将领认识到了孙传庭的厉害——这人的心思果真深沉的可怕,济南还没沦陷他就提前在这些地方进行了布置,位置、时机都卡的严丝合缝,实在是太刁钻了。
靠着两座县城的简单伏击,有枣没枣打两下,还真打下来一百个首级,东虏的伤亡总数恐怕要过千了。
更重要的是大家伙的精神头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士气大振、信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