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跟多尔衮玩阴的(一)(1/2)

重创多尔衮,斩首数千级,如何完成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呢?

除了激励孙传庭这个全军的统帅之外,这两天崇祯对关系此战的其他几个关键人物曹化淳、祖大寿和高起潜分别写了条子,激励大家同心同德,大战期间千万不要内讧,勉力完成歼敌任务。

曹化淳的态度崇祯有把握,大概率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后勤有保障,宣大军和勇卫营都能百分百听命,关键是几员大将是否能立下足够的功劳,尤其是孙应元。为此,崇祯不得不给孙传庭写了信,让他适当“照顾”下这个勇卫营的第一战将。

高起潜勉强也能听话,这人的心思崇祯很了解,主要是想保存关宁军这个朝廷稳定的压舱石,同时继续保持自己的关宁总监地位。

麻烦还是在关宁军的教父祖大寿身上,没有此人点头,关宁军永远都是这样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要想完成任务难度将大幅增加。

众所周知,皇帝和这个关宁军的教父心理上有着巨大的隔阂,这些年祖大寿实际处于一种“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他的行动十分耐人寻味:对朝廷的各种命令基本上是听从的,也勉力完成任务,不管是平孔有德之乱,还是平定贼寇,他的祖家军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弟弟祖大弼在西北还一度出任总兵高位,他的家仆祖宽在关内随卢象升、洪承畴剿匪战功赫赫,可是你要想让他到北京来述职,他就不敢了。

两人之间的隔阂来源于己巳之变时对袁崇焕的处置,后来由此引发一系列恶性事件。

这个事太复杂,一时半会儿很难解决掉,所以崇祯与祖大寿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只能将攻略的重点放在他的下一代吴三桂身上了。

这人最近一直在猛力练兵,准备着大干一场。在他的反复请战下,吴襄已经拿出了吴家的底牌——夷丁1000人,这些人大多都是蒙古人,在关宁地区都有了家业,百分百听从吴家人的命令,是吴家最后的杀手锏。

可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远远不够。

所以崇祯才决定召开这一次前所未有的军事扩大会议,主题就是——跟多尔衮玩阴的。

雅称“出奇制胜”,号称“出奇大会”。

道理也很简单:既然明面上干不过你,那就阴死你。

内阁全体参加,勋贵有成国公朱纯臣、襄城伯李国桢、忻城伯赵之龙,兵部有尚书陈新甲,职方司郎中张若麒、马绍愉,兵科给事中张缙彦、李希沆,其他有尚宝卿李继贞,太常少卿冯元飚,孙传庭标下参将解文英,另外还有皇帝身边的二等侍卫和翰林学士杨展、张宿、刘穆、文武、杨廷麟、陈之遴、王汉、王燮、苏京、堵胤锡,连武英殿侍卫统领尤世威都参会了。

诸人都是各有来历:

张若麒、马绍愉两人是兵部尚书陈新甲推荐的两个新人,据说颇有军事才干。

张缙彦、李希沆是兵科两个颇为活跃的清流官,动不动就要弹劾各路武将,已经有了点知兵之名。

尚宝卿李继贞是因为以前在兵部干过职方郎中且卓有成效才被邀请的,是个军事专家。

太常少卿冯元彪则是朝野公认的知兵文臣,颇得皇帝信任。只是在之前黄宗周的事情上得罪了杨嗣昌,暂时被罚,可是崇祯一直对他念念不忘,这次自然也要参会了。这人身上东林党人的色彩太浓,皇帝一直心存忌惮,不愿过分赋予他重权。在历史上一直到兵部尚书实在没人干的时候才把他强推到了这个位置上,就是他身体一直不怎么好,最终还是辞职而去。

try{ggauto();} catch(ex){}

至于身边的侍卫和翰林学士,既是学习也是想让大家看一看他们的成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