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科举逐梦(2/2)

那些曾经困扰她的难题,如今都已成为她知识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她反复演练策论题,力求在观点表达、逻辑结构和文采上都达到最佳状态。

陆穆青看着陈柯的努力和成长,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这个孩子有着非凡的毅力和才华,只要保持这样的状态,在科举中必能有所建树。他也更加用心地指导陈柯,帮助她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

国公夫人在府中,每天都会为陈柯祈福。她盼望着陈柯能一举高中,为家族争光。

她也时常叮嘱下人,要把陈柯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

国公府上下都在期待着陈柯科举成功的喜讯,那种期待如同春天播种后对丰收的渴望,弥漫在府中的每一个角落。

陈柯的胞妹也似乎感受到了科举的重要性,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缠着哥哥陪她玩耍。她会安静地在自己的房间里画画或者写字,她画的内容常常是哥哥高中后的场景,那些画面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她把这些画小心地收好,准备等哥哥科举归来后送给他。

随着科举之日的逼近,陈柯站在命运的转折点上,她怀揣着梦想,背负着家人和恩师的期望,即将踏上那决定她一生的考场,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乡试的日子渐渐逼近,整个京城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陈柯在陆穆青府邸中做着最后的准备,她深知此次科考对于自己和国公府的重要意义。

在大辰朝,科考的制度极为严格。乡试的报考资格是秀才,各省主考官皆由皇帝钦派,足见朝廷对选拔人才的重视。

陈柯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眼中满是坚定,她穿着一身朴素的衣衫,准备前往考场。

来到考场外,那场面可谓是人山人海。

不同年龄的考生汇聚于此,有稚气未脱的少年,也有两鬓斑白的老者。

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 —— 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搜检的过程十分严格,官兵们仔细检查着每一位考生,以防夹带作弊之物。

考生们排着长队,神色各异,有的紧张得额头冒汗,有的故作镇定,但紧握的拳头还是泄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安。

陈柯深吸一口气,随着队伍缓缓向前。

当轮到她时,她坦然地接受检查,顺利进入考场。

找到自己的位置后,她环顾四周,简陋的考棚里摆放着桌椅,周围是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她知道,在这里,即将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

乡试的试题向来不简单,涵盖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时政策论等各个方面。

陈柯拿到试卷后,先浏览了一遍,发现其中有几道题暗藏玄机。

其中一道策论题,看似是在询问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实则在文字中设下陷阱。

题目中描述了一种看似完美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巨大漏洞的水利方案,若考生只看到表面,顺着题目思路夸赞,便会落入圈套。

陈柯眉头微微皱起,沉思片刻。

她想起自己在备考时与恩师陆穆青讨论过的类似案例,以及在游历中所见到的民间水利情况。

她决定从实际出发,先指出题目中方案的问题所在,然后结合大辰朝当前的国情,提出了一种更具可行性的水利规划。她写得极为认真,时而停顿思考,时而奋笔疾书,脸上的神情专注而严肃,每一个字都仿佛是她向仕途迈进的一步。

就在陈柯沉浸在答题中时,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

她微微侧目,竟是司徒沐。

司徒沐依旧是那般风姿绰约,宛如仙人下凡。他的出现让陈柯的心猛地一颤,思绪瞬间被拉回到他们一起游历的时光。

此时,司徒沐也看到了陈柯,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惊讶、愧疚,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欣喜。

但考场之上,容不得他们多想。陈柯很快收回目光,强迫自己集中精力继续答题。

时间在紧张的答题中悄然流逝,陈柯又遇到了一道难题。

这是一道关于经史解读的题目,要求分析一段古籍中的隐晦含义,并阐述其对当今治国理政的启示。

这段古籍文字晦涩难懂,其中还涉及到一些生僻的字词和典故。

陈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迅速搜索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她想起了陆穆青为她提供的那些珍贵古籍资料,那些曾经在深夜苦读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

她重新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她从古籍的背景入手,逐字逐句地剖析,巧妙地避开了文字表面的误导,深入挖掘其内涵。在阐述启示时,她结合大辰朝当前的政治局势,提出了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

随着考试的推进,陈柯感觉自己的精力在一点点消耗,但她丝毫不敢放松。

周围的考生有的已经面露疲态,有的还在苦苦挣扎。

乡试的艰难不仅仅在于试题的难度,更在于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精神考验。

又一道题出现在眼前,是一道诗词创作题。要求根据给定的主题 “秋意思乡” 创作一首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