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生财之道(1/2)
排队进入国际会展中心,姜飞阳这才发现,内部宽敞的空间也早已经人满为患。
各路藏家纷纷聚在一排专家席前,将自己珍藏的各类宝物交给专家品鉴和估价。一些收藏爱好者则是三五成群聚在一处交流心得。
现场人很多,宝物也很多,因此主办方投入的安保力度也很大,随处可见的安保人员,使得现场秩序不至于混乱无序。
姜飞阳跟在一排队伍后面,排了将近一个小时,这才终于得以来到专家席前。
专家们并坐一排,有些专家年老持重,一看就颇有资历,因此这些专家面前都挤满了人。
另外一些专家年纪较轻,像是初出茅庐,就鲜少有人去他们面前排队。
姜飞阳也挑了个年长的专家,把紫金葫芦递了上去,说道:“老先生,帮忙看看这件东西怎么样?顺便帮忙估个价。”
老专家接了紫金葫芦,在手里翻来覆去瞧着,或许因为老眼昏花,又戴上一副老花镜仔细端详,问道:“小伙子,你这物件哪来的?”
姜飞阳说道:“朋友送的。”
老专家点点头,说道:“你这小葫芦,看上去年份不低啊,这工艺也是相当讲究,通体火红,缀着几条金线似的纹路,说它像陶瓷烧制出来的吧,可看上去又有点像天然形成的红玉。”
老专家一抬眼,目光从老花镜上方瞧向姜飞阳,说道:“你这物件,我估计年份在六千五百年以上,像是红山文化时期的东西。”
姜飞阳心想,这仙家的宝物,年份当然不会太低,忙追问道:“这东西估计能卖多少?”
老专家说道:“你要是不差钱的话,我建议你还是留着。”
姜飞阳说道:“我知道,我就是想了解一下,像这样的东西在市场上能卖多少?”
老专家沉思片刻,瞧着手中的紫金葫芦说道:“前段时间倒是有一些红山文化的玉器上过拍卖会,成交价大都在一千五百万到四千五百万不等,具体要看物件的工艺水平。像你这件小葫芦,我个人给出的估价是三千万左右。”
“才三千万?”姜飞阳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老专家显得有些讶异,又抬眼瞧向姜飞阳,说道:“小伙子,三千万已经不低了,目前整个场馆里,能估价千万以上的藏品也就这么寥寥几件。主要是你这件藏品上面没有文字,对于历史研究来说,就缺乏了那么一点价值。”
听说估价三千万,不少收藏爱好者纷纷聚拢上来,围成一圈观望。旁边另一位专家也向老专家索取紫金葫芦拿去品鉴。
老专家说道:“像刚才一位藏友的《兰亭集序》晚唐摹本,拍卖记录是两个多亿,还有另一位藏友的明清临摹《金明池争标图》,估价五千万左右,整个场馆里,目前能估价在三千万以上的,你这件小葫芦算是第三件了。”
姜飞阳问道:“我这东西,年份比他们老得多,怎么估价反而差得这么多?”
老专家解释道:“主要是那些东西有图画和文字,展现了当年那一段时期的人文风采,而且又有历代藏家的印玺,传承有序,这在人文艺术和历史研究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老专家把紫金葫芦从旁座专家手里接了回来,接又说道:“你这件小葫芦,上面要是篆有几个铭文,那价值又不一样了。像大英博物馆里收藏的商周玉器,上面就篆有一些铭文,相似的东西曾经在拍卖会上创下三个多亿的成交记录。那些玉器都曾是圆明园里的皇家藏品,价值不菲,只可惜都被外国人掠去了。”
姜飞阳问道:“真能值几个亿吗?”
老专家道:“那当然,我可不是信口胡说,都是有过成交记录的。”
姜飞阳点点头,心中忽然有了另外一条生财之道,心想:“大英博物馆抢了咱们这么多东西,我去拿一些回来,也不算什么罪过。”
心中主意一定,也不怪凡人不识仙家宝物,便把紫金葫芦从老专家手里接了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