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2 事业if线3(考古)(1/2)
秋意渐浓,清北大学迎来了新学期。
秦词也离开了暂时还得留在外地进行后续考古作业的许老师,怀揣着对考古专业的热爱与憧憬,抵达b市。
当时跟清北大学签订专业合同的时候,由于秦词一放假就没了身影,媒体们也没摸到她到底是去了哪个专业。
清北这边也只是放出消息,h省省状元在他们学校。
很快,秦词以高考状元且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考古专业的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社会各界和同学们的强烈反应。
各大媒体闻风而动,报纸、电视台、网络新媒体纷纷在显着位置和热门板块报道这一消息。
一些主流报纸在教育版面用大篇幅刊登了秦词的照片和她选择考古专业的新闻,标题醒目而引人深思,《高考状元的“冷门”抉择:是理想之光还是青春的任性?》。
文章详细介绍了秦词的高考成绩和她过往的优秀经历,采访了教育专家、社会学者以及普通民众,探讨她这一选择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引发了全社会对于专业选择、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广泛讨论。
有的对秦词的勇气和对理想的执着表示赞赏,认为这是年轻一代追求内心热爱的体现。
而有的则忧心忡忡,担心她的选择会让优秀人才资源流向“冷门”领域,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当秦词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新生报到的第一天,秦词就感受到了,周围的同学纷纷投来好奇与惊讶的目光。
还听到了他们的小声地议论,“这就是h省那个高考状元啊,怎么选了考古专业?”
就连去班级开会,也会有同班同学在最初的交流中,忍不住询问她的想法,“秦词,你成绩这么好,为什么不选金融、计算机这些热门专业呢?考古又苦又累,以后就业也不容易,你不觉得可惜吗?”
同学撇了撇嘴,他就是被调剂过来的,他原来想学金融的…
秦词沉默了一瞬,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他们也不熟,总不能和人家讲自己的抱负,显得她多不合群一样…
而她的不回应,在同学们眼里,就慢慢有不一样的声音了。
有的同学认为她是在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这种为了理想而不顾世俗眼光的精神值得钦佩。
但也有部分同学无法理解,觉得她放弃了更好的物质生活和职业发展机会,甚至有人私下里猜测她是不是一时冲动或者受到了什么误导。
秦词:你们也是闲的…
只有秦词清楚自己的内心深处对考古有着无法割舍的热爱,那些古老的遗迹、神秘的文物仿佛有一种魔力,召唤着她去探索、去解读。
开学第一次学校组织优秀学生代表座谈会上,面对众多师生和媒体记者的提问。
秦词终于公开的谈论了一次自己的选择,
“考古专业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个冷门的选择,而是我梦想的归宿。”
“我相信,每一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在考古领域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为传承和发扬人类的历史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秦词的话语掷地有声,让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人开始重新审视她的选择,也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在专业选择中追求理想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
入学伊始,在各类实践活动中,秦词凭借着此前在市博物馆和考古现场积累的丰富经验,迅速崭露头角。
在文物修复实践课上,秦词手法娴熟精准,对文物的材质、年代以及修复技巧有着独特且深入的理解,那些古老的器物在她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在田野考古实习中,秦词更是表现得沉稳冷静、观察细致入微,能够从细微的土层变化和文物残片中敏锐地捕捉到关键的历史信息,提出的见解常常引得指导教授们频频点头称赞。
秦词:基操啦,当牛做马一个暑假,还能一点真本事都学不会??
很快,秦词出众的实践能力在校园里传开,不少教授都对这个初出茅庐却能力不凡的学生印象深刻。
也让很多带着质疑的同学,明白了,她真的不是为了作秀说那些话,人家确实是喜欢这个专业才来的。
每当有新的考古调研任务或是学术实践项目时,教授们的脑海中都会不约而同地浮现出秦词的身影,“秦词同学,这次我们去 山城某遗址考察,你有没有兴趣加入?”
“秦词,这边有个文物整理的任务,我觉得你很合适,要不要来试试?”
秦词当然是欣然接受了,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就这样,秦词在清北大学的学术之路上大步前行,在众多教授的引领下,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深入挖掘考古领域的奥秘,向着成为一名杰出考古学家的目标坚实迈进。
等许老师好不容易回到学校,就发现自家孩子,变成整个学院老师争抢的优秀学生了。
许念青:啊?
她怎么也没想到,这才离开学校一阵子,自己看重的学生居然已经成长得如此出色,还成了学院里老师们争抢的“香饽饽”了。
不过惊讶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满心的欣慰,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了自豪又喜悦的笑容。
教授们纷纷向秦词抛出橄榄枝,邀请秦词参与各自的研究项目和课程实践。
乐于接受挑战的秦词,欣然答应了几位老师的邀请。
她跟着研究古代陶瓷的李老师,深入学习陶瓷的烧制工艺、年代鉴别以及文化价值。
经常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仔细比对各种陶瓷样本,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特征,练就了一双精准识别陶瓷的“火眼金睛”。
同时,还跟着王教授的田野考古项目,秦词身体素质极好,这么多年不间断的锻炼不是白炼的,而且有了统子的帮助,观察力敏锐也是个不小的优势。
在艰苦的野外环境中,秦词每天穿梭于考古现场,协助挖掘和记录文物出土的位置与状态,常常累得满身尘土,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多次发现了重要的遗迹线索,让王教授对她刮目相看。
然后,还在赵教授的考古绘图课程中,秦词展现出了出色的空间想象力和绘画天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