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他在笑(1/2)

“什么东西?”

“华纳要破产了?”

六月七日,滚石的创始人段钟沂刚走进自家公司的大楼呢,早已守候在这儿的秘书便立刻汇报起了今日大事,如此消息让想要钻进电梯的他脚步一顿,扭过了头。

“是的老板。”

秘书没有犹豫,将手里的报纸送到了段钟沂的面前。

“今天早上,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这个消息。”

如此话语让段钟沂一把夺过了报纸。

钻进电梯的同时他也在快速的浏览着今日头条。

当他瞧见,华纳唱片的亏损始于1997后,他的面庞顿时就抖了抖。

因为他们滚石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亏损的。

在等他发现,报道里称,虽然华纳从98年就开始肃清整顿了,但到目前为止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玩的最多的甚至只是改名游戏,亏损金额更是从之前的三千万美金上升到了五千万,随时都有可能破产清算时,他的眉心顿时就紧蹙了起来。

至于缘由?

他总感觉这个消息有些不对劲。

而就在他思索判断,这个报道到底能信几分时,“叮——”的声音豁然出现。

望着敞开的大门,他果断踏出了电梯。

将报纸拍回秘书的手里,同时还吩咐道:“喊人!开会!”

商业里,因为竞争对手的改变而开会,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随着命令的下发,不出一刻钟,滚石的会议室便坐的满满当当。

而后……

“有谁知道今早的报道有几个意思?”

段钟沂环顾四周,举起了报纸,“华纳真的要破产了吗?”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家伙左顾右盼,最后,滚石的副总陈勇志‘站了出来’,道:“破产这个说法肯定是假的,毕竟华纳唱片是华纳音乐的一部分,而华纳音乐是华纳兄弟的全资子公司,华纳兄弟的母公司又是时代华纳。”

“作为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大中华区唱片业务的亏损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别说报道里的五千万美金了,就算是五个亿,华纳兄弟都亏得起。”

段钟沂微微点头,望向了他。

“你的意思是,破产的消息不可信,亏损的金额可能真?”

“是。”

陈勇志语气肯定,“亏损这事肯定是真的,作为同行,我们其实也能算出他们的账目,去年,除了郭富城、郑秀文、梁咏琪和古巨基外,他们根本就没有其他歌手发专,今年也是一样,不仅如此,这四个家伙的专辑卖的也一般。”

“虽然他们四个创造的营收可以支撑一家公司的正常运转,但那也只包括日常开销,除此之外的宣发网络呢?地推团队呢?各地的分公司呢?他们不吃饭了吗?”

“所以,如果媒体说他们的亏损数字非常的大,我觉得可以信,但亏到破产就纯属乱说了,除非华纳已经放弃华语市场了,但那是不可能的。”

这个分析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同。

也让段钟沂眉头皱的更紧了。

“如果今天的消息半真半假,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媒体同时报道呢?”

这声询问让滚石的会议室陷入了寂静。

而在此同时,福茂唱片的会议室里,创始人兼总经理张耕宇也在主持会议。

大家伙聊的甚至还是一个话题。

“假设啊,有没有一种可能,华纳内部又爆发战争了?”

“当然了,这个战争得打引号啊。”

福茂副总食指敲桌,道:“周建辉接管华纳后,似乎彻底抛弃了原来的飞碟班底,郭富城和郑秀文是因为合同的原因跳不了槽,但梁咏琪和古巨基其实都是他在科艺百代的人,除此之外,他还从滚石挖了包小柏,把百代那边认识的合作伙伴李偲菘和李伟菘拉过来了,然后现在,他好像还想从环球把陈泽杉在挖过去……”

“当一家公司的所有高层都和原来的公司没关系时,因为换血而失去工作的家伙肯定就会愤怒无比,所以,这回的料,是不是这些人曝的?”

这个分析让福茂的创始人张耕宇觉得靠谱。

但下一秒,他又奇怪,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这些人为什么要顶着风险干这事呢?

“这种行为除了能搞臭华纳外好像没有任何好处吧?”

张耕宇是个商人,所以他便从利益方面进行了思考。

而这个嘛……

“老板。”副总沉下声,道:“利益这个东西可以无限延伸。”

“它可以滋生友情,也可以培育仇恨。”

“就比如说,彭国华对华纳可是恨之入骨啊……”

当此名字出现后,张耕宇就是一怔。

过了好半晌,他这才挥了挥手,示意散会。

彭国华是华语乐坛知名的制作人,1982年和吴楚楚,陈大力一道儿,共同创建了飞碟唱片,巅峰时,那都能把滚石打的找不着北。

但自打华纳盯上飞碟后,彭国华的痛苦便降临了。

他之所以会接受华纳的投资,那其实是想借助华纳的渠道走出去。

流行乐坛里,第一支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就是他做的。

他是真有梦想的。

可问题是,华纳投资飞碟只是想走进来,他们想在华语唱片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

当双方谋求的利益完全不符时,争权就是必然的嘛。

然后,彭国华失败了。

1995年,彭国华将手里的飞碟股份全部清空,和自己的妻子张小燕一道儿,成立了丰华唱片,虽然当下的丰华唱片发展的很棒,他们培养出了张惠妹这个亚洲天后,但……

飞碟的往事让他心痛。

他曾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里表示,如果能回到过去,他肯定不会再引狼入室。

但可惜,他永远都无法回到过去。

既然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那人们就得向前看咯,而在展望未来的情况下,搞死华纳,逼迫华纳退出华语市场,那就是彭国华最大的梦想了。

而当华纳里的最后一批飞碟老人即将被周建辉清洗干净……

未来大家再也无法窥视曾经后……

‘这事是彭国华干的?’

‘他想在华纳完成清洗前最后一次恶心华纳?’

在这一刻,整个岛内唱片界达成了惊人的共识。

“不是!这事不是我干的啊!”

同一时间,丰华唱片里,彭国华一脸懵逼的举着电话。

当世人都觉得他在抹黑华纳后,身边的朋友来电询问也就很正常了。

可这事他真的不知道啊!

彭国华果断摇头,冲着电话那头的家伙道:“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瞧见消息的,而且,如果是我买的通稿,我肯定不会写飞碟遗产被迫出售啊!”

“飞碟没死!它只是暂时停牌了!”

“如果让我写标题,我会写的更露骨,什么‘强龙难压地头蛇,华纳唱片经营失败,欲退出华语市场’,什么‘华纳唱片彻底崩盘,国际资本难敌本土豪强’……”

“然后,我还会在报道里详细的列举出九五年以后华纳的战绩!写出飞碟辉煌的曾经!指责华纳毁了华语乐坛里一个充满历史的招牌!”

“……”义愤填膺的话语让电话那头的人很是诧异。

如果今天这事都不是丰华干的,那……

谁会这么牛哔啊?

想置华纳于死地?

是的。

当华纳崩溃论出现后,华纳的经营是肯定会遭受影响的。

往大了说,即便郑秀文和郭富城是因为合同的原因离不开华纳,可在听到五千万美金的巨额亏损后,他们是肯定会有逃离的想法的;

往小的说,就算华纳的一哥一姐真的跑不掉,当华纳的负面舆情不断发酵,亏损的数字不断扩大后,华纳想要在市场里继续挖人也就很困难了。

虽说跳槽是打工人最好的晋升方式,但没有哪个人会主动的往火坑里跳啊!

对吧?

而在各方眉心紧蹙的关注此事,想要看看陡然而来的风暴有着何种走向时。

六月七日中午。

华纳唱片召开了临时的新闻发布会。

周建辉参与并亲自主持了这场会议,会上,他以华纳总经理的名义发表了严正声明:

“华纳音乐目前运转良好,过去的两年里,我们正在积极的创造营收,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截至昨日,我们旗下的知名艺人郑秀文今年已经发行了两张专辑,总销量已经超过了……预计销量将破……并且,郑秀文今年仍有发专计划……知名艺人郭富城发行了一张专辑,预计销量将破……同时,郭富城今年还会在发两张专辑……”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华纳今年的市场占有率和往年相比有着较大的提升……”

“我们不知道今天清晨,市面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抹黑我们,攻击我们的报道,但,我们已经在积极的追溯信息的来源,我们一定会找到抹黑的源头……”

“届时,我们一定会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镜头中的周建辉面色铁青,咬牙切齿。

有一说一啊,当一家公司出现负面舆情后,根据情况直接回应的确是必要的手段。

但这并不是控制舆情的最好方式。

至于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呃……

说的简单一点啊,那就是让媒体别报了。

虽然堵嘴捂耳是掩耳盗铃,但三权合一懂大帝说过,不报等于没有。

所以,在发布声明的同时让各家撤稿,顺便在报道一下自己的严正声明。

那才是最好的降温方式。

而华纳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但可惜,或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缘故?

当各家同行注视着华纳,看着他们的公关部和媒体沟通,让其别再报道虚假消息,并刊登他们的声明文件时,六月七号的下午,华纳放出声明后的当天晚上,华视,新闻频道的晚间论坛节目主持人忽然和嘉宾讨论起了华纳唱片。

起初,无人在意。

因为宝岛的面积就这么大,但却有着好几家电视台。

try{ggauto();} catch(ex){}

当每个电视台都有二十四小时的轮播频道时,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都会掺和。

没办法,不抠细节那是真没新闻啊。

所以,在各家看来,当华视聊起华纳后,他们无非就是想和以往一样找内容,蹭热度。

但,随着访谈的深入,各家总经理都收到了下面人的电话。

“Boss,你快去看华视新闻台!”

“情况好像不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