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猎或被猎(1/2)

崔洪丹稍作犹豫,立即让排头兵点燃火折,探头查看沟渠之下的景致。

晦暗不明的火折子如风中之烛,忽明忽暗,看清沟渠下的景物,兵卒登时全身发寒,瞳孔缩成一团。

沟渠下,削尖的木头埋在土里,另一头高高竖起,坠坑的隋军兵卒吊在上面,死状凄惨无比。

木头贯穿身躯,肠穿肚烂,五脏六腑挂在尖刺之上,内脏还在鲜活跳动;

有人趴着落地,尖刺从后脑勺穿出,咕咚咕咚溢出白色乳液,冒着热气;

有人被洞穿双腿,露出一截断骨,嘴里冒血,痛苦挣扎想要寻找支点;

有人被洞穿躯体,自下而上贯穿全身,尖刺自肩膀穿透,神经尚未死透,双手在身前抓挠,似想抓住救命稻草。

沉闷的惨嚎相互交织,回荡盘旋,场景惨不忍睹,让人不寒而栗。

突然,空中再次响起一阵熟悉的声响,众人吓得亡魂皆冒,目瞪口呆茫然失措,闭眼迎接命运的宣判。

箭矢落入人群,惨嚎之声再次传来,对面的瓦岗军几乎不用瞄准,隋军全都拥挤在沟渠之后,箭矢落下必能收割一名敌人。

两轮箭雨之后,忽明忽暗的火折熄灭,崔洪丹反应过来下令还击,瓦岗军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崔洪丹恍然大悟,今夜的偷袭计划,匪军恐怕早已有所防备,渡河之前,王世充也预料到敌军可能会识破他的计谋,故而制定了两套方案。

偷袭失去先机,崔洪丹彻底没了顾忌,下令兵卒点燃火把,大军不敢迟滞进攻,目标直逼洛口城下。

洛河上游,一处河道较窄的位置,段达、杨公卿、薛德音率领两万部队,作为第二路军从此地渡河。

两人目标并不一致,薛德音渡河后率一万人马向东而去,段达、杨公卿渡河后一路向北,直扑洛口。

王世充算无遗策,知道李绍恭诡诈,为了防止白天前去支援荧阳的军队去而复返,故而命令薛德音渡河后,立即守住荧阳方向,防止敌军里外夹击。

杨公卿率领三千人作为先锋开道,走在队伍前沿,段达率七千后军紧随其后。

大军加速奔跑,远处传来数道布谷鸟叫声,杨公卿微微一愣,心下疑惑,冬天怎会有布谷鸟的叫声?

不等细想,空中随之传来一阵声响,不由心头一紧,赶紧传令防御,话音刚落,箭矢已落入人群。

中箭兵卒发出撕心裂肺的嘶喊,半空再次响起密集的破空之声,更多的箭矢落在发声位置。

惨叫声陡然停止,行军的步伐瞬间停滞,所有人躲在盾下,不敢声张。

敌人不知藏身何处,匪军阻击数量不详,杨公卿急不可耐,心急如焚,举目皆是无尽黑夜。

负伤兵卒紧咬牙根,身上中箭,刺痛砭骨,全身都在微微颤抖,稍作犹豫,最终下定决心,示意身旁伙伴帮忙拔掉身上的箭矢。

两人一起从军,彼此间早已默契,在他身上摸索,找到对方中箭位置。

伙伴手指做了个噤声动作,中箭兵卒点头表示明白,张嘴咬住衣襟,示意伙伴可以开始。

同伴陡然用力,箭矢被生生拔了出来,箭矢倒刺带出血肉,伤口鲜血如注。

腿部传来钻心的疼,士兵全身痉挛,再也无法自持,衣襟撕碎还不痛快,不受控制的张嘴嘶喊。

同伴似乎早有预料,对方张嘴之际,死死将其捂住,手指瞬息被对方咬住,心底不禁恼火,抡起石头当头砸了下去...

时间过的很快,却也很慢。

十数息后,杨公卿从盾牌下探出头,下令士兵举盾继续挺进。

话音刚落,箭雨落下...

消息很快便传回后军,段达立即安排弓箭手驰援,隋军箭矢倾泻到瓦岗军阵地。

杨公卿派遣一旅兵卒潜伏探查,片刻后,远处传来消息:“匪军已经撤了。”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