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救命的信(1/2)

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先登营死伤过百,出发前,李绍恭曾说:此战重在焚烧敌军粮草,若有同袍受伤不能再战,可随时向敌人投降,他自有办法解救。

刘黑闼对负伤不能再战的兵卒道声保重,拍拍对方肩膀,扭头匍匐前进,头顶突然响起密集的箭矢之声,回头嘱咐几句。

负伤兵卒收到命令,眉宇一凝,不知将军何意,他们本就负伤在身,之所以隐忍不发,是怕暴露自身位置,引来敌军围歼。

此刻将军下令,犹疑须臾,不再忍耐,放声惨嚎起来,登时感觉身上的伤痛,似乎有所缓解,于是惨嚎声更大。

听到浓雾中的哀嚎,段达嘴角微翘,遂下令让更多的弓箭手张弓搭箭。

杨公卿负责清扫辎重营的敌军残余部队,当他率军来时,只见最后几名敌军冲入迷雾,稍微思忖,立即追了过去。

迷雾遮目,幻似鬼魅。

杨公卿不敢靠的太近,他自冀州投降而来,跟李绍恭屡战屡败,峡谷埋伏对方,反而差点被对方斩杀,每每想起,顿感遍体生寒。

今夜围剿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把对方逼到别人防区,就算谢天谢地。

突然,他瞳孔一缩,脖子下意识的缩了缩,一支箭矢擦着头皮飞过。

嗖嗖~

无数箭矢飞来,身旁登时响起几道闷哼。

敌人怎会知道自己方位,杨公卿满腹狐疑,心下不敢大意,下令弓箭手放箭,敌人偷袭,所携人马应该不多,浓雾遮目,穷追猛打不如远攻更为合适。

段达及杨公卿两人误以为对方是敌军,互射箭矢毫不退让,却不想正好给了刘黑闼撤退时机。

原地盘桓的先登营校尉,目送老大消失在迷雾深处,暗道一声保重,这才朝另一个方向突围,先前来时,他记得有个地方非常适合据守。

刘黑闼带领五百人绕开前方敌军,向东匍匐前行约一里,待平静无波后,转而起身猫腰,寻找地上那条红线,向南撤退。

噗噗~

刘黑闼登时顿住前进脚步,紧随其后的兵卒猝不及防,撞到他的后背,探头一看,神色不禁难看。

月光凄凄,迷雾重重。

正前方,一队数量不详的敌军阻挡去路,战旗猎猎,如同一道铜墙铁壁般,去路被挡的水泄不通。

扭头做手势下令,五百兵卒迅即分成两队,一队由他统领正面进攻,一队由一名校尉统领,绕道敌军侧翼偷袭。

两队迅速分开,刘黑闼直起腰杆,扭动脖颈活动胫骨,随之举起巨刀,大步流星靠了上去。

高骑战马的董浚手提长枪,目视前方,他与洛口瓦岗匪军,有不共戴天之仇。

他是越王心腹,此前镇守洛阳南大门汝州,统辖兵卒五万,本是一人之下,霁月清风,悠闲舒适。

李绍恭不讲武德,屡次偷袭,以至让他失了王心,被贬成为一势别将,此次东征,越王要他戴罪立功,将功赎罪。

想到这里,顿时郁结难抒。

洛口匪军若敢从他的辖区通过,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必将对方斩落马下,以报前仇。

浓厚的迷雾人影闪动,霎时出现一队人马,对方如同神兵天降,悄无声息,董浚不由微微一愣。

浑身带血,衣冠不整的敌将手持大刀,冲他直扑而来,董浚立即收拢心思,大喝一声提枪直刺:“将士们,随本将杀敌建功,莫要放跑一个匪军。”

铁枪巨刀碰撞,发出一道刺耳的金铁交鸣,刘黑闼不给对方反应时间,迅速劈出第二刀、第三刀...

大雪龙骑马上无双,先登营马下无敌,紧随其后的三百兵卒悍不畏死,每个人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冲过去,活下去,绝不能在阴沟里翻船,辱没先登营名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