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建康府江阁攒机缘 尊侯院驸马醉失态(1/2)

却说萧辰一路闷着头,走出了南苑。

建康县府衙,是在大司马门西南,广阳门东北的一处四进院儿。

萧辰望了望门头,停下了脚。

都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儿,江阁做了新府令,可这门头还和去年的一样。

萧辰不由得想起去年,险些把小命丢在里面的情形。

两个衙役见萧辰来到大门前,便挺身向前。

“何人造访,还请报上名来!”

萧辰见状低头拱手。

“在下萧辰,特来拜见江府令。”

“哦?是萧常侍啊!”

二人下了台阶,深深施礼。

“二位不必客气。”

衙役咧嘴一笑,甚是亲和。

“常侍还请偏堂吃茶,小人这就去请府令来。”

“劳烦你了。”

于是萧辰由另一个衙役领着,来到了偏堂端坐等候。

不一会儿,只听得门外脚步声急促,没等人进门,声音便传了过来。

“第下驾临县府,江阁未能远迎,还望恕罪!”

这称呼倒是亲切。

只见江阁于门槛处跪地叩首。

“萧辰不请自来,多有打扰,还望府令见谅才是。”

萧辰说着,便将他扶了起来。

“近日郊外生出贼寇,又有豫州流民填塞御道。”

“诸事缠身,故而未能到别院参拜。”

“江阁失礼,还望第下恕罪。”

“呵呵呵,府令这是哪里的话。”

“如今别院已经修葺完毕,这都多亏了府令你啊!”

“对了,修房子的木料和工钱,我回头让辛寿送过来。”

“第下多虑了。”

“别院修葺用度,乃是度支王尚书奉尚书省之令亲自安排。”

“下官无非是出力跑腿罢了。”

“哦?你说的是度支尚书王迁?”

“正是。”

“额......难道第下不知此事?”

萧辰愣了愣,还真没人跟他说过,跟这位王迁并无交情,怎么王迁如此勤快,做了好事还不留名了。

“适才下官正与王尚书奏报账册,故而耽搁了。”

“既如此,何不请王尚书一起过来聊聊呢!”

“第下此话当真?”

江阁眨眨眼看了看萧辰。

“呵呵呵,府令多虑了,王尚书为了别院事务如此操劳,我本应该当面感谢才是。”

“如此,下官就放心了。”

这是什么话,萧辰听得朦朦胧胧。

“不知府令此话何意啊?”

“额......下官一时昏滞,让第下见笑,见笑了。”

不用江阁多说,萧辰也猜出了几分。

王迁是王柬的哥哥,又和袁昂是亲家。

而自己和王柬、袁昂他们向来不对付。

江阁是怕贸然引荐,免不了让萧辰尴尬,而王迁虽然地位够高,就是迟迟没有受到朝廷重用,他倒是想和萧辰拉拉关系,伺机寻求更多机会罢了。

如此,萧辰微微一笑。

“王尚书现在何处?就劳烦府令带我去见见,以表我心中谢意。”

“王尚书就在正堂,第下请随我来。”

江阁扬手示意。

于是二人来到了正堂,只见王迁跪坐在凭几上,若有所思。

“下官拜见尊侯。”

“第下知道尊侯在此处,特地让下官引荐。”

江阁上前低身拱手。

王迁见了萧辰,急忙起身深深失礼。

“老臣参见萧常侍。”

“尚书真是折煞我了。”

萧辰上前拱手示意。

“适才听江府令说尚书也在府衙内,故而我过来拜会,未能提前通报,还尚书恕罪。”

“哎!哪里哪里。”

“老朽常于朝堂之上,得见萧常侍屡出奇计良谋,心中早已十分敬仰。”

“只是没有机缘躬身拜会,今日得见常侍,乃了却了老朽一番心愿啊!”

“呵呵呵,承蒙尚书抬爱,萧辰实在是不敢当。”

江阁在一旁陪笑着,而后给二人各自续了一杯茶。

“尚书请!”

“常侍请!”

于是二人相对而坐,吃起茶来。

“对了,适才府令说别院修葺所花费的银钱木料,都是度支署部安排的,之前我还不知道此事,今日来此,乃是向尚书表示感谢。”

“呵呵呵,常侍客气了。”

“我部乃受陛下旨意,执行袁公手令罢了。老朽得知别院失火,内心深感不安,又怕常侍多心,故而没能当面说明,还望常侍见谅啊。”

“话虽如此,不过别院修葺,王尚书-和江府令少不了劳心费神,萧辰又怎能不挂记在心呢。”

“今日来的匆忙,回头我让人将修葺花费折算成银钱,送到尚书府上。”

“萧辰无甚功劳,断不能浪费宫里的银钱啊。”

江阁见状上前微笑道:“常侍贤能忠义,朝中无人不知,别院修葺乃是圣意,尊侯日夜操劳,前后奔走,亦是公事所需。”

“常侍若是如此,今日我江阁便是罪人了。”

萧辰一愣神儿,看来江阁这人很通透啊!

王迁微微笑着,接过话茬:“呵呵呵,府令所言甚是。”

“常侍好意,老朽心领了。我身为度支尚书,所行皆陛下谕旨。如若私自接受银钱,岂不是坏了规矩。”

“到时候落个中饱私囊之罪,我可担当不起啊,呵呵呵。”

这话说的没错,于情于理萧辰都没必要自己花钱了。

于是他跟着陪笑,也不再多说。

“公是公,私是私。”

“尚书秉公为政,思考周密,乃人臣榜样。与您相比,我确实欠考虑了。”

“既如此,我自罚一杯。”

说着,萧辰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王迁和江阁二人见此,不由得抿嘴儿一笑。

“早问常侍乃性情中人,今日得见,果然非同凡响。”

“老朽斗胆,请常侍到府中一叙。”

“不知常侍意下如何啊?”

嚯!

王迁这是要干啥?

之前在朝中王迁都是站在临川王那一边,对新政,对救灾都有异议,对萧辰更是有意见。

每有参奏萧辰之表,他一定在名单里。

难道说他要缓和关系吗?

“额......”

“尚书好意,萧辰心领了。”

“只不过我并非懂礼之人,到了贵府,恐怕生出笑话来啊。”

王迁听后不由得大笑起来。

“呵呵呵......”

“常侍快人快语,乃是真性情。”

“老朽向来鲜与人结交,只因心中敬仰乃是常侍这般直爽痛快之人。”

“走,我们这就出发。”

王迁说着,起身便拉起了萧辰的手腕。

萧辰不再推脱,跟着走了出去。

都说王迁府里包罗万象,到那瞧瞧看看,混一顿酒也是好的。

建康府衙后门,有一驾四乘牛车。

车长两丈,宽一丈余。

上有黑色锦缎华盖,四角处各自嵌着一颗铜制鹿首。

两侧有甲士十数人,各个穿戴着泛着红光的盔甲,头戴盔胄,又有铜制面罩遮着脸面。

“来人,将名单上这几位上宾,请到府里。”

“是!”

甲士接过王迁手中糙纸,骑马奔去不说。

“常侍请!”

王迁扬手示意。

“奥,尚书先请。”

王迁听后点头示意。

两个仆人小跑过来,跪地当上马凳。

王迁揽着宽袖长袍蹬了上去。

还别说,萧辰还真没见到过这种上马蹬。

之前陛下上牛车也不过是一张桦木质地的凳子,七殿下用的是车上自带的折叠梯,就连那临川王,上马也不过是踩着石墩儿罢了。

于是萧辰抬高了右腿,径直踏在了车身的后沿儿,也跟着上了车。

车驾内桌案、锦垫、茶釜、点心、笔墨书册等一应俱全。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况且这辆车可不是平常的小车。

萧辰先是缓了一下,又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到建康县府是做啥的?是问那个赌坊店家的案情进展的。

可是自己什么都没来得及问不说,还跟着王迁走了,这叫啥事儿!

“常侍可是有什么心思了?”

王迁给萧辰续了一杯茶问道。

“实不相瞒,我还有事问江府令。”

“不过一时情急,把事情给忘了。”

“若老朽没猜错,是那北市赌坊一案?”

“对,就是此事。”

“据廷尉刘嗣芳说,此案已交给了县府审理,我今日来府衙,就是想问一问进展的。”

“呵呵呵,难道常侍还不知道吗?”

“鹿鸣堂崔雷投毒害主一案,乃是陛下钦定。”

“嗯,陛下钦定,我当然知道。”

“既如此,常侍又为何还要深究呢?”

萧辰听后侧身朝着珠帘外望了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