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左右逢源子昭得意 孤木难支淑媛悲愤(2/2)

“是!”

小寺人一挥手,几个侍卫便跟了出去。

“茶来喽!”

老头端着一盘茶杯,忽见院子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不由得腿上灌了铅坠儿,愣在了门口。

“还不快上茶!”

一侍卫喝到!

“哦哦,这就来,这就来。”

侍卫先行尝了一杯,而后向吴淑媛点头示意。

于是吴淑媛绷着脸,露出一副吃苦受穷的样子,捏着鼻子抿了一口。

只觉得杯中凉茶甚为爽口,其中还泛着一丝甘甜。

在这荒郊野外,能喝到如此甘甜之水,亦可稍稍安抚了下内心的焦躁了。

正要续茶时,忽听得茅屋里传来一阵琴声。

那声音悠扬曼妙,又带着些许失意和悲凉。

要说吴淑媛乃是出身望族,琴棋书画自不在话下,而其中最最中意的便是抚琴,待字闺中时便学了音律, 是个理论派。无奈没有高人点拨,加之心性焦躁,终究是技艺不精了。

而在她独守后宫之时便以瑶琴为伴,慰藉那阵阵寂寞和酸楚,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听着琴声,吴淑媛心中愈发觉得舒畅,以至于听出了自己的半生悲凉。

直到身旁婢女递过来锦帕,吴淑媛这才缓过神来,轻轻的拭了拭眼角。

“凄美悲凉......”

“你又是受了什么苦呢?”

吴淑媛低声问道。

与其说是发问,不如说是在与琴声交谈。

吴淑媛放下手中锦帕,起身向前张望着。

“琴声如此悠扬,不知贵人可否现身相见?”

那琴声戛然而止。

只见一高大的男子扶着一素袍女子,缓步走了出来。

二人跪地行礼。

“小女与夫君徒行至此,一时间心中烦闷,便弹了一曲。”

“不成想惊了尊驾,还请恕罪。”

吴淑媛向前走了几步,身旁的侍卫也跟着围了过来。

吴淑媛稍稍挥手,他们才站回原位不说。

“你所奏之曲,可是古时那首《阳春白雪》?”

女子缓缓点了点头。

吴淑媛甚为惊叹,不由得欠身靠近,将那女子搀了起来。

待那女子挺身伫立,吴淑媛再次被震惊到了。

只见那女子眉毛如墨池一般浓稠,下面藏着一双鲜亮纯净的大眼睛;鼻子棱角分明,鼻尖如同璞玉般光滑细嫩;一张桃红小口微微抖动着,似笑非笑,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和之感。

再细细的看去,她那身段宛若仙子,颈肩细挑,手臂笔直,分明是个舞姬坯子。

不过她穿着朴素,几个手指皆有破损,却像是做苦活儿的奴婢。

而他身旁那位汉子,面色凝重,眼神犀利,绝不像是普通百姓;再看他那挺拔的胸襟,坚实的腰身,这要是让长公主见了,定不会轻易放过他。

“此曲失传已久,不知尊驾是如何知道曲名呢?”

听了女子发问,吴淑媛这才收回了手,微微笑了笑。

“不瞒你说,我自幼师从甪里先生后嗣,于旧朝时幸得此曲谱。”

“只是曲谱残破,唯有小段音律容我抚奏。”

“可即便是那一小段,亦让我如痴如醉了。”

“今日能听到姑娘整章弹奏,乃是圆了我心中所愿!”

说着,吴淑媛便扶着那女子坐到了自己的锦垫上。

“此地闷热不堪,妹妹快快吃一碗凉茶,消消暑气。”

“多谢尊驾了。”

女子稍稍欠身失礼。

吴淑媛又朝对面的汉子看了过去。

“我观此郎身姿不凡,不知郎君,可是行伍中人?”

那汉子朝女子望了过去,好像是在寻求应允。

待那女子微微点头,汉子便低身拱手。

“实不相瞒,在下名唤易琼,乃随郡前军校尉,徒居扫虏将军。”

吴淑媛听后稍稍愣了下,既然是前线的将军为何会流落至此呢?难不成是做了逃兵流寇?

于是她生起了些许防备之心。

“若我没记错,扫虏将军位至九班,虽为低阶,但不至于四处流落。”

“说吧,你可是叛国之徒!”

一旁的将士听到这话,立即奔将过来,拔出佩刀对着那汉子。

可那汉子面不改色,腰身挺的更加笔直了。

“我此生与索虏势不两立。”

“若不是那刺史萧综逼迫,我与漱儿何至于此!”

“看来我们所求非人,漱儿,我们走。”

汉子说着,便要上前接玉漱。

“大胆!给我拿下!”

一侍卫厉声喝道!

于是众侍卫便要举刀而上。

吴淑媛见状挺身吼了一声:“都退下!”

众人面面相觑,拿着刀剑楞在一旁不说。

吴淑媛缓了缓神儿,下意识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来。

再次确认后便重新露出了笑脸。

“你可是萧辰义兄易琼?”

易琼皱眉愣了愣,此时玉漱起身来到了易琼身旁。

见二人愣在原地,吴淑媛便低声笑了笑。

“本宫乃你军主帅生母。”

“适才你说所求非人,难道你们早就知道我要来江夏郡吗?”

玉漱听后急忙驱身跪地。

“请娘娘恕罪,小女亦是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

“只因萧刺史肆意妄为,要挟我到郡府侍奉,小女得知娘娘欲来江夏,故而在此等候。”

“什么?你说综儿胁迫你?”

“回娘娘,此事千真万确。”

“萧刺史不仅对我如此,江夏郡几个大族女子,皆已被他玷污。”

易琼搀着玉漱,再也忍不住心中怒火了。

“那萧综不仅抢掠民女,还在江夏郡四处征敛财宝,惹得天怒人怨。”

“我知道惊驾是死罪。”

“不过若是此事传到宫中,那萧综必会受到严惩!”

“若娘娘能体恤民意,以生母之德感化于他,亦是......救人救己了!”

玉漱拉着易琼的衣襟试图阻拦,可易琼嘴上如同山崩一般,一股脑的喷了出去。

一时间小院里鸦雀无声。

只见吴淑媛眉头紧锁,仿佛就没在乎易琼的鲁莽。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要说在前几年,这些事根本算不上什么。

什么叫玷污?那只是皇子宠幸妾嫔罢了!

什么叫征敛?无非是给地方大户机会,与皇族搭上关系罢了。

可那是以前,现在哪里敢这样胡作非为呢!

真是没想到啊,自己是卑躬屈膝的到处求人问计,好一番谄媚逢迎才得了亲至郢州的法子,这还没到目的地,就听到了这样的事。

如此儿子,吴淑媛是又恨又怨。

恨的是他不思悔改,重操旧业,将自己的大好前程无情折断。

怨的是自己无人依靠,寸步难行,而后宫诸娘娘多有倚仗,特别是袁淑仪,更是自己和儿子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势不如人,本该自强自立,可儿子萧综却再行暴虐,简直是自断后路!

刚戴上的官帽,才取得的信任,恐怕就要被他自己给葬送了。

午后的野外,蒸汽腾腾。

侍卫们嘴唇爆皮,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传令起驾!”

吴淑媛低声唤道。

于是众人又一阵忙活,将中午搬下来的器具用品码放在车上。

吴淑媛转身上了前面的车驾。

只留易琼和玉漱二人在原地。

茅屋里的老头窝着身子立在门口,望着院内的杂乱不堪,摇了摇头。

“诶!这一整月,又是白忙活了!”

说话间,只见一小寺人抹着额头上的汗水跑了过来。

“拿去吧!”

一个银锭随声抛了过来,老头双手接着银锭,露出了那口豁牙来。

“多谢军爷,多谢啊!”

“二位,娘娘有请!”

小寺人扬手示意。

于是易琼和玉漱快步上前,和吴淑媛同车而行不说。

正是:

郊外枯琴意迷离,卑身流落无处栖。

锦宫幽寒归何处,盼儿千里两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