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刘宋军制(2/2)
try{ggauto();} catch(ex){}
而且自东晋始,由于长期篡乱相寻,南方士大夫衰微不振,崇尚老庄,喜欢清谈狂论,加上从西晋传下来的浮华毛病,又以门第为高尚,以士兵为贱役,当下军队的士兵多数是奴隶或者是罪犯出身,就连最普通的乡野农民都不屑于去当兵。当下刘宋的军人地位刘骏感觉比赵宋时的贼配军还要低贱,这也导致了兵源素质极为孱劣。
不过兵源这种事不是刘骏当前说得上话的,所以刘骏也只能强忍着心中不适将目光转移到当前刘宋的详细兵制上。
爷爷刘裕以英武之姿,在东晋朝廷夺权成功后,北伐西征,所向克捷,平益州,灭后秦,并南燕,疆域扩张,等到刘裕正式代晋称帝后,各地都督区划制度,大体上承袭了东晋的旧例,只有稍许的移动和增置而已,大概军区分化如下:
南徐州都督镇京口(镇江)、南兖州都督镇广陵(扬州)以巩固京城建康外围防线。
移徐州都督于彭城(徐州),作为抵抗魏国入侵,或者攻击魏国的前敌枢纽,确保淮南、淮北之地的安全。
增置青冀二州都督,镇东阳(淄博)或是历城(济南)归徐州都督节制,确保山东大河以南地区的安全。
增置梁秦二州都督,镇南郑(汉中)受雍州都督(镇襄阳)节制,作为梁秦雍益四地屏障,进而窥视雍凉。
青冀梁秦两地,一端远突出于东北,一端远突出于西北,前者与徐州唇齿相依,后者与襄阳、成都相奥援,镇守之地都是依山恃河,是当下刘宋的国防重镇,刘裕死前中间还有个洛阳能将两地连成一气,结果大伯刘义符上台不久丢了。这也是老爹刘义隆对元嘉八年北伐失败那么懊恼的原因所在。
刘裕代晋之后,鉴于东晋时期内轻外重的毛病,复置五校三将官,增殿中将军二十人,太子东宫也增加了屯骑、步兵、翊军三校尉,给中央朝廷增加军队编制,同时又限制了各地州郡兵不能超过两千人,算是强干弱枝削弱地方军力,又废除了三国以来的各将领私兵部曲制度,避免有人和自己一样篡了刘家皇位。
之后又由于刘裕时日不多了,所以为了后世子孙谋划,以荆州居长江上游,驻留的军队数量又超过朝廷中枢直属部队的原因,遗诏刘氏诸王依次镇守荆州。主要原因还是防着有人和自己一样,趁东晋经过桓玄叛乱后宗室残弱,被自己轻而易举的取得天下。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刘裕在称帝之后近乎杀绝了前朝司马氏皇族,临死时刘裕也怕后世子孙被人依样画葫芦给宰干净了。真到事有不济时,起码镇于外州的皇族北上胡魏仍不失安乐公之位。这也是刘裕不能说的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