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兄弟阋墙(1/2)
檀道济即使刘骏在深宫之中多年,也从自家母亲口中了解过部分他的事迹。自元兴三年(404年)起,檀道济便随两个兄长投奔了爷爷刘裕,随刘裕讨桓玄入建康,出生入死,凭借战功一路坐到都督江州、荆州的江夏、豫州的西阳、新蔡、晋熙四郡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持节、常侍不变,增封千户。
之前元嘉八年北伐到彦之虽一路溃败,但檀道济在营救滑台时又立下新功,进位司空。
功高震主,封无可封,再加上檀道济军中威望无出其右,左右及心腹,都身经百战,几个儿子有才气,以及之前还参与了弑君之事。
刘骏穿越前还不知道有檀道济这个人,但读了多年史书的刘骏知道,檀道济的日子应该也就这一两年了。
原因很简单:老爹刘义隆听说又病了,病的还挺重,庶务基本都是四叔刘义康在打理。虽说老爹刘义隆一直病啊病啊就是不死,但皇帝身体不好常年卧病在床不能视事,外敌北魏又忙着收拾北燕起码三五年内不会大规模南侵,如此完美的空窗期,不乘机收拾掉檀道济这个敢参与杀皇帝的军头还等什么?等檀道济依样画葫芦造反吗?
事实也确实如刘骏所料,元嘉十三年新年,老爹刘义隆病的连一年最重要的正旦大朝会都参与不了,二月(阴历)初,建立南朝宋的功臣之一,常以管仲、诸葛亮自比的侍中刘湛向真正禀国政的四叔刘义康进言道:
“宫车一日晏驾,道济不复可制。”
正巧了这时候刘义隆病情有偏重的迹象,四叔刘义康便向老爹刘义隆提议先将檀道济给控制起来以备不测。刘义隆当时是点头同意的,檀道济便被请到建康宫城软禁。等到刘义隆身体似乎好了一点,准备将檀道济放回去的时候,皇帝的病又又又突然不好了,这下本来准备放檀道济回家的命令,被四叔刘义康矫诏又将檀道济给抓了起来。这下老刘家算是和檀道济彻底撕破脸了。
元嘉十三年三月,檀道济全族除了孙孺外尽数被杀,又杀了有再世关、张名声的檀道济心腹司空参军薛彤、高进之。
对于檀道济本人的死,刘骏并不可惜,檀道济这样的人物刘骏估计除了李世民那样的君主外估计也没几个君王敢留。爷爷刘裕虽说立国号是宋,可祖上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檀道济的心腹居然敢打出再世关张的旗号,那再世刘皇叔又该是谁?
刘骏可惜的是,檀道济这一死,大宋军队自刘裕北伐以来留存下来的那股士气也就泄了。就和后来的完颜宋杀了岳飞一样。岳飞一個人的生死是小,可岳飞一死,军队中又有几个人敢再为完颜宋真正卖命?
刘骏不知道老爹刘义隆有没有想过这个事。
而且还有一点,刘骏感觉自己的四叔刘义康在被老爹刘义隆当刀使。不为别的,侍中刘湛在四叔刘义康当彭城王时当过刘义康的长史,两人之间的私密对话居然能流传到当前地位并不算太高的路道庆耳朵里。这说明什么?
还有老爹刘义隆,一直一副病着要死要死的样子,杀檀道济的锅可不就被刘义康给背了吗?再加上刘义康是真矫诏了,这一波刘义康想洗白都洗不了。以及老爹刘义隆最后病危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
try{ggauto();} catch(ex){}
对于这些事情的刘骏有种很强烈的既视感,随后不久6岁的刘骏坐在路惠男怀里开始重读《史记》
“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西汉时,汉文帝登基后唯一在世的弟弟名为刘长。
刘长的三重身份,让汉文帝对他心情复杂:
其一,他是汉文帝登基之后,唯一在世的兄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