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正义与善良真的存在吗?(三)(2/2)
try{ggauto();} catch(ex){}
苏夜寒逐渐感受到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般冷酷无情的真相,似乎整个世界就像一台毫无感情的巨大机器,以一种冷漠到极致的方式不停运转着。
在这冰冷的运转之中,他仿佛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随时可能被那无情的齿轮碾碎,又似那广袤沙漠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颗沙砾,根本引不起这世界丝毫的关注与怜惜。
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曾经在他心中如神祇般高大、光辉的圣人形象,此刻竟也轰然崩塌了。
在苏夜寒原本纯粹而美好的认知里,圣人那可是德高望重的楷模,是慈悲为怀的化身啊。
他们应该心怀天下苍生,用无尽的仁爱去庇佑每一个受苦受难的百姓,如同那温暖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世间的每一个角落,给予人们希望与力量。
可如今,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截然相反的景象。
在这里,那些所谓的圣人,竟然将百姓视作刍狗,就如同对待那最不值一提的草芥一般,冷漠无情地对普通人进行着剥削和压迫。
他们眼中看不到百姓的疾苦,心里装不下民众的悲喜,只是一味地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把普通百姓当成了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随意地驱使、践踏。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苏夜寒无法接受,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是否正确。
苏夜寒开始怀疑那些高高在上的圣人是否真的关心百姓的疾苦,还是只是将他们视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
真正的圣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
他们存在于这世间,难道不应该是为了守护正义、传递善良,引领众人走向美好的生活吗?
是如他曾经所想的那般神圣,还是说这一切都只是一场虚幻的假象呢?
这种认知上的剧烈转变,犹如一场可怕的风暴,彻底席卷了他的内心世界,让他对人性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与不信任。
曾经他眼中人性的美好、社会的有序,此刻都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阴霾所笼罩,再也找寻不到那令人心安的模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这片苦海中,这句话仿佛成了现实的最佳注解。
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就是那被天地视为草芥的万物之一,是如此的渺小而又无助。
在这茫茫的苦海里,只能像一片无根的浮萍,任由那命运的洪流肆意地摆布,根本无力反抗,也看不到一丝可以挣脱的曙光。
在识阴苦海中,苏夜寒仿佛置身于一个无边的迷宫之中,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方向。
在苏夜寒的眼中,世界已经不再是那个充满正义与道德秩序的理想国。
他的认知被一种深深的绝望所笼罩,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没有光明,没有希望。
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切,会不会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呢?
又或者,自己的存在是否也仅仅只是一个幻觉罢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意义。
修行,其意义究竟何在呢?
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这残酷无情的世界,而后无可避免地陷入那永无止境的痛苦深渊之中吗?
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真正的正义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