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朱棣成庶人,朱标又登基了(1/2)
“你也知道是你的失职?”
“北平,乃是什么地方?”
“北平乃是边塞,是你的王城。”
“边塞都能够让刺客进入其中,对两位皇孙进行两次刺杀。”
“你这个燕王,是怎么当的?”
朱元璋看向面前的朱棣,语气十分的平淡,但是,却十分的冰冷。
“这,这,我,儿,孩儿,儿臣,儿臣有罪。”
“请,请父皇责罚。”
“是,是儿臣管教不严,驭下无方,请,请父王责罚。”
朱棣全身都在冒冷汗,额头上更是豆大的汗水,直接将头磕在地上,请罪。
“你大哥兵重,朝内朝外哗然。”
“外面还有北元部落虎视眈眈,现在,你连你的北平都看不好了?”
“还是说,这一切,都是你安排的?”
“你想要让你两个亲侄子,都死在你的面前,然后,你可以安稳的当上这个太子之位?”
“是也不是?”
朱元璋走上前去,蹲在了朱棣的面前,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
“没,没有,父,父皇明察,父,父皇明察。”
“儿,儿怎么可能会,会残害自己的亲,亲侄儿?”
“允,允炆他们,是,是儿,儿看着长大的,怎,怎么可能会杀他们。”
“大,大哥现,现在无事,一,一定会洪福齐天。”
“而,而且,儿,儿只是四子,前,前面还,还有二哥和三哥,儿,儿怎么可能会做这样的事?”
“不,不可能的,父,父皇明察。”
朱棣内心充满了恐惧之色,根本就不敢抬头,全身上下早就已经被汗水浸湿,全身都在微微颤抖。
他没想到,朱元璋,猜的八九不离十,但是,自己绝对不能够承认。
要是自己承认了,那么,自己就真的完了。
“是吗?”
“这么久,你应该也得到消息了。”
“不是你做的?”
“那么,是谁做的?那一些贼人是什么身份?什么时候进入的北平?”
“你说,他们到底是谁安排的杀手,最后,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段时间,你该不会,什么也没查到吧?”
朱元璋眼神之中寒光一闪,看向跪在地上的朱棣,冷声道。
“启禀父皇,这,这个,这,哪个,儿,儿......!”
一时之间,朱棣有些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难道说,这一切都是晋王安排的?
说自己二哥三哥也不行,说自己也不行,那么,怎么回答呢?
“什么这个哪个,这个哪个的?”
“难道,你到现在,都没有派人去调查过?”
“身为北平之主,北平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一点也没有去调查过?”
“还是说,这件事情,就是你安排的?”
朱元璋看向面前的朱棣,怒斥道。
“哐......!”
哐的一声响起,朱棣直接瘫坐在地,面色煞白。
“父,父皇,不,不是的。”
“儿,儿派人调查过了,然,然,毫无头绪。”
“儿,儿有罪。”
朱棣连忙爬起来,跪在朱元璋的面前,磕头赔罪,内心充满了慌乱之色。
“是啊,你是有罪。”
“弑母杀兄,杀亲侄子。”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哪一件,不是你做的?”
“咱的好儿子,真是好儿子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拍了拍朱棣的肩膀,站起身来,转过身去,长叹了一口气。
“什么?”
“弑母杀兄?”
“父皇这是什么意思?本王什么时候杀母后和大哥了?”
“给本王一百个胆子,本王也不敢做啊?”
朱棣全身一震,看着朱元璋,有些诧异,不知为何,面前的朱元璋,居然会说,自己杀了马秀英和朱雄英,还有朱标。
这什么情况?他根本就不清楚,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父皇,儿臣,儿臣冤枉啊!”
“父皇,儿臣冤枉,儿,儿臣怎么可能会杀母后,怎么可能会杀大哥啊?”
“大哥从小将儿抚养长大,儿感激他,敬重他,怎么可能会杀大哥?”
“父皇,这定是宵小之徒的肆意妄言,不可信啊父皇。”
朱棣在朱元璋面前,疯狂磕头,大声喊道。
要是这样的罪名坐实了,自己可是死无葬身之地,根本就不可能活下去。
他也不知道,朱元璋是听谁说的,自己杀了马秀英和朱雄英,甚至还要杀朱标。
“是吗?”
“老四啊,咱从未想过,从你的口中,能够听见如此多的谎言。”
“你也还记得,你是你大哥亲手带大的?”
“你也还记得,你大哥对你的好?”
“这些年,如若不是你大哥,嫣有你现在的地位?”
“可你做了什么?”
“你派人截杀自己的亲侄子,还敢狡辩?”
“你看看,这是什么?”
“派人暗中收买太原人,假传晋王口谕,派人暗杀你的亲侄子。”
“暗杀不成,你又设计下药,迷倒了所有亲军都护府的护卫,故意放贼人进入驿站,杀你亲侄子。”
“最后都失败了,还放火烧毁驿站,要置你亲侄子于死地。”
“回来德州的路上,还派张武截杀。”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哪一件不是你做的?”
“暗中收服同知张震,北镇抚司李泉,千户两人,百户三十人,手底下锦衣卫无数。”
“你好,好的很啊?”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你做的?”
朱元璋直接大怒,将书案上的罪证全部都丢到了朱棣的面前,怒斥道。
“这?这怎么可能?”
朱棣全身一震,跪着捡起地上的证据,一张一张看了起来,面色煞白,大惊失色。
“现在,你还不认罪吗?”
“你还要骗咱,到什么时候?”
“咱一直觉得,你能够帮助你大哥,镇守边塞。”
“你大哥也觉得,你能够做到。”
“可是你呢?你就是这么报答咱和你大哥的?”
“逆子,逆子啊!”
“咱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逆子?”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朱棣,眼眸之中充满了滔天杀意,背后仿佛出现了一条双眼血红的黑龙散发出无尽的戾气,狂暴无比。
“父,父皇,假,假的,这一切,都是假的。”
“父皇,您,您要相信儿臣,儿臣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父皇......!”
朱棣看向面前的朱元璋,爬上前去,跪地叩拜,眼眸之中充满了不可置信和绝望之色,不停的磕头。
“陛下。”
“平大人求见。”
正在此时,王德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宣。”
朱元璋有些无力的回到了龙椅上,没有在管朱棣,躺在龙椅上,闭上了双眼。
“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安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跪地叩拜道。
“起来吧!”
“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朱元璋没有睁开眼,冷声道。
“启禀陛下,道衍和尚已经招供,这一切,都是他指示得到。”
“道衍和尚说了, 这件事情,燕王殿下毫不知情,这都是他假借燕王殿下之名,做下的罪孽。”
汤軏弓着身子,双手呈递一封奏折,王德立刻上前,将其呈递给了朱元璋。
“知道了,都下去吧!”
朱元璋看也没看这奏折,摆了摆手。
“喏。”
王德和汤軏躬身一拜,离开了乾清宫。
“自己看看吧!”
朱元璋看向面前跪着瑟瑟发抖的朱棣,将手中的奏折丢了过去。
“喏。”
朱棣全身一震,捡起地上的奏折,翻开一眼,面色更白,全身剧烈的颤抖。
他没想到,道衍和尚居然做了这么多自己不为人知的事情,这一些事情,他全部都不知道。
可道衍和尚,却安排的妥妥当当,能够瞒过自己。
就仿佛,连自己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他没有想到,这个和尚居然拥有这般逆天的智力。
如若不是因为被朱元璋发现了,恐怕他一辈子都不知道。
“现在明白了吧?”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朱棣,冷声道。
“砰......!”
朱棣直接瘫坐在地,双眼无神,他知道,这一次,他和皇位,再也没有缘分了。
“父皇饶命,儿臣有罪。”
朱棣回过神来,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不断的磕头,额头上都是鲜血。
“原本,咱是要杀了你的,还要连同你整个燕王府。”
“但是,你大哥向咱求饶,让咱饶恕你。”
“到最后,都是你大哥,在帮你,你明白吗?”
“你这么做,对得起你大哥吗?”
“你摸摸你自己的良心,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朱棣,大声怒斥道,随后直接将一道圣旨,丢在了他的面前。
此时的朱元璋,再也压制不住内心的怒火,看着面前的朱棣,恨铁不成钢。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大明王朝一通四海,天下响动,震慑古今,燕王朱棣,同室操戈,谋害子侄,罪不容赦,今贬为庶民,永世囚禁,无朕之特许,任何人不得释放,不得探视,违令者,皆斩。
今国出狂贼,朕之过也,现今天下安定,四海升平,朕年过花甲,处理政务,渐力不从心,今退位以让贤能。
太子标,在位二十四载,于国于民,劳苦功高,治国贤能,德晓于民,四海赞颂,威压天下,乃治世之明君也,朕传为以太子标,继任大统。
钦哉!
朱棣看着面前的圣旨,全身一震,没想到,朱元璋居然废了自己,把自己贬为庶人,不仅如此,还借此机会认错,退位朱标。
现在朱棣感觉到,自己脑袋就像是炸裂一般,整个人都愣在原地,不知道,接下来要该如何是好。
“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正在此时,王德朝着朱元璋拱手一拜道。
“宣。”
朱元璋冷声道,摆了摆手。
“大哥?”
朱棣全身一震,没想到,居然,自己大哥还活着?
自己大哥没事,那么,这一切?全部都是一场骗局?
这是一场洗牌,自己就在南京,妻儿老小也在南京,朱元璋这一次,就是冲着自己来的。
自己在这里,只能够是板上鱼肉,根本就翻腾不起来。
这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是早就策划好的吗?
“爹。”
朱标从殿外走了进来,龙行虎步,朝着朱元璋拱手道。
“老大来了?”
“看看你的好弟弟吧!”
“咱乏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站起身来,看了朱棣一眼,摇了摇头,转身离去,在王德的搀扶下离开。
“恭送爹。”
朱标朝着朱元璋拱手一拜道。
“恭送父皇。”
朱棣也朝着朱元璋,躬身一拜,看着自己大哥,连忙瞥过脸去,不知道是无颜面见朱标,还是为何,不敢直视自己大哥的眼睛。
“老四啊!”
“你太让大哥失望了。”
朱标看着面前的朱棣,摇了摇头,眼眸之中闪过失望之色,走上前去,将其扶起。
“大哥......!”
朱棣看着朱标,直接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
此时的朱棣,额头上已经满是鲜血。
“来人,传御医。”
朱标看着朱棣,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转身喊道。
“喏。”
王轩躬身一拜,转身离去。
“虽然你被贬为庶民,囚禁在皇城之内,但是,燕王的位子,大哥给高炽保留了。”
“只要你老老实实的,你这一脉,无碍。”
朱标看着朱棣,看了看就,最终吐出这么两句话。
“谢,大哥。”
朱棣朝着朱标,重重的叩拜。
......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大明王朝一通四海,天下响动,震慑古今,燕王朱棣,同室操戈,谋害子侄,罪不容赦,今贬为庶民,永世囚禁,......朕传为以太子标,继任大统。
钦哉!”
第二日早朝,朱元璋让王德宣旨,退位让贤,并且,将燕王朱棣贬为庶民,永世囚禁皇城之内。
而朱标和朱元璋三请三辞,最终朱标接纳。
......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月二十五日。
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正式退位,晋太上皇。
大明王朝太子朱标,继位登基,正式登基称帝,是为明太宗皇帝。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朱标是一代仁君,仪表堂堂,必定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让他们延续现在的好日子,不需要受战乱之苦,内心自然是喜出望外。
朱标登基称帝这一天,天下百姓无不欢颜,载歌载舞,许许多多的百姓,不约而同的朝着应天府的方向朝拜。
而朱标,在万民朝拜之中,在应天府登基称帝。
在登基大典之时,朱标穿着衮服,戴着十二旒冕,彻底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太宗皇帝。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咨尔常氏,乃开平王之女,德配朕身,心思维艰,早以蕴藉,乃朕之幸也。
然英年早逝,朕之祸也,追谥孝康,是为孝康皇后。
长子雄英,追谥懿文,是为懿文太子。
钦哉!”
王轩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追尊常少娥为孝康皇后,彰显其位。
并且,还封自己儿子朱雄英为懿文太子,原本这个位子,是给他的,现在,给了他长子朱雄英。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咨尔常氏,乃太常寺卿之女,毓秀钟灵,德仪备至,行高邦媛......!兹特封尔为皇后,掌握内廷,打理后宫,勤谨持重。
钦哉!”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咨尔徐氏,乃中山王之女,尔性资敏慧,训彰礼则,幽闲表质,今已册宝,立尔为皇贵妃,与皇后共同掌握内廷,打理后宫,勤谨持重。
钦哉!”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封先皇后嫡子朱允熥,兹特封尔为皇太子。
钦哉!”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拜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臣等拜见皇贵妃娘娘,皇贵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臣等拜见皇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满朝文武立刻跪地叩拜,大声喊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
“朕之二子朱允炆,兹特封尔为吴王。”
“四子朱允熞,兹特封尔为衡王。”
“五子朱允熙,兹特封尔为徐王。”
“长女朱江丽,封江都公主。”
“二女朱紫萱,封昌平公主。”
“三女朱环莹,封南平公主。”
“四女朱云晗,封福云公主。”
“钦哉!”
......
王轩继续念道,一道道圣旨,直接下达,还好也就只有两个妃子,倒也封的很快。
不仅如此,朱棣被贬为庶民之后,朱高炽被封为燕王,继承燕王爵位,而徐妙云为燕太妃。
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过,大多数都是朱标的班底,全部都是朱标亲自选拔上来的人才。
朝堂之上,可以说,全部都是朱标的人,这一点,朱元璋也没有多管。
所有的朝中事务,老早就已经交给了朱标,所以朱标登基称帝之后,全国同庆,都是欣然接受。
“朕初登大宝,早前患病,得天之助,朕感恩天地,当回馈天地。”
“天地护佑者,民也。”
“民以食为天,苏州、松江赋税高绝,传朕旨意。”
“江南降税七成,免苏州、松江、湖州、嘉兴税收三年,于民养息。”
朱标坐在龙椅之上,看向面前文武百官,面带微笑道。
他原本就执政多年,自然非常清楚,江南赋税到底有多重,而苏州、湖州、嘉兴、松江四地更甚。
这也是因为,江南当年惹怒了朱元璋,导致朱元璋暗恨江南,所以才会对这四处地方加以重税。
这一点,朱标一直知道,但是,朱元璋就是不听劝,一说还跟你急。
最终,朱标也没有办法,现在刚刚登基称帝,朱标就直接下令,免除江南七成赋税,并且还要让苏州、松江、湖州、嘉兴四处,免税收三年。
这也是为了让缓解苏州、松江、湖州、嘉兴等地对大明王朝的愤怒,也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之所以朱元璋会恨死江南,就是因为张士诚。
为何这么说呢,难道就因为张士诚手底下的兵被朱元璋围困一年,才攻下,看见他们负隅顽抗吗?
那么,为何面对陈友谅江西和武昌等地的军民,就没有这般重的赋税呢?
他们也负隅顽抗,为何朱元璋不愤怒呢?
因为朱元璋,从来没有看得起张士诚过,从来都觉得,他是一个跳梁小丑,翻手可灭。
而陈友谅,才是朱元璋真正的劲敌,甚至兵马强盛,比自己还要厉害。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是以弱胜强,这心理是不一样的。
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内心是十分高兴,自己能够以弱胜强,战胜了朱元璋,非常高兴,所以,对于那一些军民来说,也更加的宽仁。
但是张士诚不同,张士诚,朱元璋从未看得起他,原本还以为,自己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会主动投降。
可没想到,打张士诚的时候,足足打了一年的时间。
原本朱元璋觉得,打张士诚,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他自己就会投降,可张士诚却一次又一次拒绝投降,带着手底下的人负隅顽抗,足足打了一年的时间。
也让朱元璋愤怒了一年的时间,这样的愤怒,自然也得有地方发泄。
而苏州、松江、湖州、嘉兴四处,就成为了朱元璋发泄的地方。
你打败一个高手,你心情是愉悦的,但是你打一个垃圾的时候,发现打一年才灭了他,你内心,只有愤怒,而没有愉悦。
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二十几年过去了,也是时候该停止了,朱标也直接下令,免除江南七成赋税。
“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
正在此时,户部尚书走了出来,跪倒在地,大声喊道。
“为何?”
朱标眉头紧锁,自己刚刚登基第一道旨意,居然有人质疑?这让他内心多少有些不悦。
“启禀陛下。”
“容臣慢慢到来。”
“去岁,我大明王朝税收总计两千九百万石。”
“光光苏州,就收取了两百七十八万石。”
“如若免除了苏州、松江、湖州、嘉兴,我大明王朝税收,将会是何种惨况?”
“这一些年,太上皇陛下南征北讨,国库空虚,如若现在在免税降税,那么,官员的俸禄、皇宫的用度、军队的俸银,该怎么办?”
“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陛下......!”
户部尚书看向面前的朱标,大声哀嚎,直接就将这数字爆了出来。
没想到,苏州、松江、湖州、嘉兴四处地方的税收,几乎已经占据了整个大明王朝,一半的税收。
要是直接给他们免税三年,那么,大明王朝该有多穷啊?
“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啊!”
“......!”
一时之间,户部还有其他的官员,纷纷跪地叩拜,朝着朱标拱手道。
“你们以为,本宫执政二十多年,能够不知道?”
“正是因为苏州、松江、湖州、嘉兴等地赋税过重,最终导致苏州、松江、湖州、嘉兴四处叛乱民心不附。”
“无数百姓纳不起税,逃离苏州、松江、湖州、嘉兴等地,成为流民。”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价格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每当你们一个个在家在羊吃肉的时候,你们可有想过,天下的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然王朝兴,百姓苦,王朝亡,百姓苦。”
“这是为何?”
“因为你们从未设身处地的想过,那一些百姓的苦楚。”
“你们只认为,他们就该苦,他们就该累。”
“我大明王朝,乃是建立在废墟之上的王朝,朕要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善待百姓,国家安康,四夷臣服,万国来朝。”
“百姓,乃立国之根本也。”
“百姓都活不下去了,焉有你们这等官员,在此吃香喝辣?”
“来人,全部拿下,革职查办。”
“封,夏原吉,为户部尚书。”
“封齐泰为兵部部左侍郎。”
“封铁铉为兵部尚书。”
“封黄子澄为太常少卿,兼翰林学士,参议国政。”
“封于文明为工部尚书。”
“封方孝孺......!”
朱标看向面前众人,面色冰冷,眼眸之中充满了无尽的杀意。
“吼......!”
骤然间,一条九爪神龙冲天而起,龙躯覆盖了整个宫殿,看着面前文武百官,发出一声龙吟声,不怒自威。
之所以朱标要封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其一是因为他们真的有学问,只要稍加引导改善,就能够成为大明王朝股肱之臣。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忠诚,他们宁死不屈,这一份忠诚,也是朱标现在最需要的。
当然,朱标不是朱允炆,朱允炆是因为不懂政治,没有人教导他治国。
至于兵事,黄子澄、齐泰等人空有学识,但是却并未上过战场打仗,由他们来指挥,谋划没有问题,但是,却不能够完全听从他们的安排。
也正因为他们对徐允恭的忌惮,最终导致大明惨败。
当然,也有朱允炆下旨,不伤害朱棣,最终才有的惨败,否则,朱棣在大战之中,就不是数次遇险,而是被生擒了。
在朱棣南下的时候,有很多机会输,可最终都是因为朱允炆不允许别人伤害朱棣导致的惨败。
最终还是朱允炆决策出现了问题,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原本就是忠心为国之人,能力还是有的。
而且,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方孝孺乃是明朝学子的楷模,乃是儒家学子的榜样。
所以,方孝孺在大明王朝读书人的眼中,还是很有威望的。
有了方孝孺,对大明王朝来说,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只不过,决策方面,朱标自己会自行决断,他们只需要给出意见即可,至于采不采纳,这就是朱标的事情了。
现在朱标一上来就直接将刚才几个人革职查办,就是因为,他们结党营私,自成一派。
已经威胁到了朱标的统治,朱标不希望文官掌控太大的权力,和朱元璋一样,都喜欢将所有的权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治国之道,朱标自己能够胜任,而方孝孺,此人虽然谋略不足,却能够帮助朱标治国。
他拥有许多文学巨作,可是一个文学家、大思想家,这样的人,利用起来,对于大明王朝来说,可是一个宝贝。
这样的大思想家,能够指导自己的思想,将自己的思想传递下去。
而朱标要的,就是要让方孝孺,传递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个大文豪,这样的人物留在身边,还是有很大用处的。
朱标也有信心,改造他们三人,他可不是朱允炆,整个大明王朝,在他的手中,何人敢反?
“这?这是?当时的那一条龙?”
“咕噜......!”
“陛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是神迹吗?陛下真的去了仙界,而且,回来了。”
蓝玉可是见过这一条九爪神龙的,看见之后,也是目瞪口呆。
当时他只是见过两面,可现在朱标全部气势散发了出来,那其实,简直太恐怖了,哪怕是他这个战场之上的绝世猛将,都感觉到恐惧。
“这?”
“皇伯父的威势,太恐怖了,难怪,父亲看见皇伯父的时候,都是胆战心惊。”
“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皇伯父发出如此强大的气势。”
“就算当时见到皇爷爷,都没有见到过如此恐怖的气势。”
朱高炽咽了咽口水,额头之上冷汗直冒,内心忍不住想道。
他现在是燕王,今日受封,所以也来上朝,看见面前的九爪神龙,瞳孔外扩,眼眸之中满是震惊和恐惧之色。
这样的威压,比他爹身上的威压,不知道强大了多少万倍,看见之后,双腿都在颤抖。
而且,此时朱高炽看向周围,发现所有的官员,哪怕在场身经百战的武将,双腿都开始发颤,额头上冒着冷汗,那种恐惧感,实在是太直观了。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看见自己大伯,他内心除了恐惧,别无其他。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陛下.......!”
原先的户部尚书等人大声呼喊道,内心充满了恐惧之色。
这一批人全部都是一伙的,直接就被朱标一网打尽。
朱标内心很清楚,朝堂之上,哪一些是自己的人,哪一些,是结党营私之人。
之前没有处理他们,是因为他们是朱元璋亲封的,现在自己上位了,可不会对他们客气。
一群人还妄图依靠江南等地直接吃一辈子,这样只会让江南百姓对大明王朝恨之入骨。
况且,他现在根本就不需要担心粮草问题,他已经从后世带回来了番薯、土豆、玉米。
当然这一些,都是暂时缓解百姓的粮食问题,并不是说,一辈子都要吃土豆、番薯和玉米。
玉米产量高,能够磨成粉,变成玉米粉,玉米馒头,也能够成为主食。
但是,最主要的,朱标还是要研发杂交水稻,虽然不知道会不会成功,但是,不断研发,不断改进,总能够在明朝,解决这个问题。
土豆、番薯和玉米,可以种植在一些荒山之上,无法种植水稻的地方,都可以存活。
这样不仅仅不会因为粮食减产,还能够多开荒一些荒地,种植玉米和番薯等粮食。
这一些东西,能够改善大明王朝百姓的食物多样性,在一些饥荒年代,能够吃番薯、玉米等,也能够活下去,不至于无粮可用。
百姓要的很简单,吃饱喝足,但是,一直到后世,杂交水稻出现,才真正的让人能吃饱。
各个王朝,真正能够让所有人吃饱的,还是很少的。
现在朱标就要改变这一点,光靠土豆、番薯和玉米,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他还带回来了授时通考这一本书,这一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农业的百科全书,后世的许多经验,都在其中。
有用的可以借鉴,加以改进,这对于大明王朝发展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
“臣等,谢陛下荣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方孝孺等人立刻朝着朱标跪地叩拜道。
“五谷者,万民之命也,国之重宝。”
“这一点,朕心中自然清楚。”
“而这一次,为何要免税,降税,就是因为,百姓疾苦。”
“王朝霍乱之根源,便是饥饿和野心。”
“饥饿导致了民心不附,饥饿导致了百姓对朝廷的怨恨。”
“一旦被有心人利用,那么,整个大明王朝,就会陷入战火之中。”
“每开战一次,镇压一次,需要多少粮草?”
“尔等可有算过?”
“每一年,光光镇压叛逆,都需要三百万石的粮草。”
“这一些粮草,为何不用来回馈给百姓?”
“百姓能够有一口吃的,谁会给你暴动,谁会来造反?”
“我大明王朝,为何建立?便是因为,北元活活饿死了多少百姓?”
“如若不反抗,我们就得死。”
“那么,暴乱必定四起,严重者,亡国灭种。”
“这一本授时通考,夏原吉,你拿回去,仔细研读,然后给出一个改革方案。”
“这是朕偶然得到的一本书,上面记载着,许多农业知识,也许,能够提高我大明王朝粮食产量。”
朱标看向面前文武百官,沉声道,随后取出了授时通考,递了出去,王轩立刻拿着授时通考,呈递给了夏原吉。
“微臣遵旨。”
夏原吉微微一愣,拿到了授时通考,稍微翻看了一下,全身一震。
“陛下,这授时通考,上面记录着的一部分,对于我大明王朝改善粮食产量,实现粮食增产,确实有效。”
“没想到,陛下居然能够得到如此神书,此乃我大明王朝之幸也。”
“就光光这一条复种,就能够增加年产百分之三十以上。”
“还能够在种植粮草之时,穿插一些豆类或苜蓿等饲料作物,都能够有很大的帮助。”
“微臣一定带回去,好好研究。”
夏原吉看了看手中的授时通考,发现里面很多东西,思想都比现在超前许多。
这里面的很多信息,都非常有用,对于他研究农业来说,会有更好的发展。
到时候实现粮食增产,还是有希望的,虽然不是成倍增长,但是,百分之三十,也已经不少了。
“嗯。”
“你觉得有用就行,回去好好研究,先选择一处试行,不过,一旦找到好的办法,全国开始试行。”
“只要你认为是对的,朕会全力配合你,让全国,进行粮食增产。”
朱标点了点头,夏原吉能力非凡,从小聪慧过人,有他在,大明王朝的粮草,应该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这也是一个能人,自己有他在,至少也能够轻松不少。
“微臣遵旨。”
夏原吉干劲十足,立刻拱手道。
这可是造福万民的好事,一旦自己做的好,可是会名留青史的,读书人,不就是为了为民请命,造福一方,为了青史留名吗?
“另外,这三件,乃是这一次,朕在昏迷当中,天上的仙人指导朕,让朕得到的三件宝贝。”
“这乃是玉米,这是番薯,这叫土豆。”
“这三件宝贝的量产,非常之高。”
“这个番薯,产量,亩产最少十五石以上,甚至达到三十石。”
“这个土豆,亩产也不少,具体点,朕就不多说了。”
“还有这玉米,亩产也不会比这土豆低。”
“不过,户部还是得不断研究怎么才能够让这三种食物,产量提高。”
“还有,水稻也得进行实验,要尽快提升所有农作物的产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