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个案例(1/2)

“咚”的一声,南祝仁正趴在办公桌上入眠,一阵剧烈的震动却突然把他惊醒。

南祝仁一个激灵抬起头,就看到头发稀疏的咨询师秃顶杨正朝着自己抱歉地笑。

“不好意思啊小南,打扰你休息了。”秃顶杨歉意道,“不过已经快要到上班时间了,今天是你上班的头一天,还是早点做准备比较好。虽然小佳说能帮你忙,但同事跟你客气客气,咱们却不好当真那么麻烦人家不是?”

他带着得体的微笑,以及头顶倔强的毛,一边喝着小资阶级的咖啡一边悠闲地离开。

杨旭稻专业的表情管理让谁也挑不出他的毛病,诚恳的语气也足够抚慰人心。

但南祝仁却愣住了,因为刚刚秃顶杨那个“歉意”的微笑在他的脑海中停留住了。

像是一张照片一样牢牢地印在南祝仁的虹膜上,脑子里。

那个笑。

还有构建出这个笑容的被牵动的嘴唇眯起的眼角、收缩的脸颊、扩张的鼻翼。

都在同一时间化作信息涌进南祝仁的脑海,开始被他解析。

【这个秃顶杨在笑没错,但是这样的笑,太正常了……】

【表达歉意的笑容不该这么“正常”!】

【如果没看错,他的眼睛刚刚眯起来了——这说明他刚刚确实在‘打扰我’的举动中获得了愉悦。】

【那不是为了表达歉意而挤出来的社交性质微笑,而是真的感受到快乐而流露出来的“正常”的笑!】

【或者说他是用‘抱歉’的笑,来掩盖他发自内心的笑……】

【……不对!我为什么能观察得这么细?】

南祝仁猛然从分析的状态中拔了出来。

随后,一抹惊喜渐渐爬上他的脸庞。

倒不是说南祝仁是因为分析出秃顶杨的心怀不轨而惊,那种浅显的东西是人就能看得出来。

南祝仁在意的是自己刚刚所展现出来的能力。

“这是……【微表情分析·初级】的效果?”他难以置信。

……

微表情分析属于心理学中【行为学派】的一种技法,旨在通过观察他人转瞬即逝的微小表情判断人的心理。

这短短的一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一般人都会认为只要照本宣科地记住每个微表情代表的含义,然后再在实践中一一对号入座,就行了。

但事实不是这样的。

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微表情出现的时间往往只有零点几秒、甚至零点零几秒的时间,常人肉眼根本无法捕捉;

二、人脸不会像教科书一样,一次仅仅出现一种表情。同一时间、同一张脸上可能同时出现数十种微表情,信息干扰何其之多。

很多心理学专家在分析微表情的时候都要借助录像,一帧一帧地观察目标表情的变化,去被观察者当下的心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