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舌战魏使,东吴发兵!(4k字,求月评论!很关键!)(1/2)

孙休:“去请魏国使者来!”

吴人请魏人来舌战,诸葛尚心中当然很不满。但他提前做过最坏的打算,眼下的情况正好在诸葛尚的预料之内。

诸葛尚在内心道:本来不想泄露司马昭将要病逝的消息,现在看来还得当一回“带预言家”。

不过,诸葛尚肯定不会按照事实说司马昭要等到明年才逝世。

他决定撒谎!

反正司马昭将死只有季汉大臣知道,至于吴人是否相信,诸葛尚只能对谯周说声对不起。

谯司空,为了大汉,牺牲一下您的名声应该不介意吧?

不多时,魏国使者到来。

对方身穿代表土德的黄色袍服,与诸葛尚代表炎汉的赤服形成对比。

魏国使者的身份很特殊!

此人名叫孙彧,史载其为孙权支属,也就是孙权的堂兄弟或侄子。诸葛诞发动淮南第三叛时,孙彧参加寿春之战,因战败投降魏国。

总之,他本来就是吴国人。

孙彧进入神龙殿之前,已经知道吴主孙休召见他是为了让他和汉使辩论,胜者的国家,会得到吴国的帮助。

孙彧进殿后,当即开始鼓噪唇舌,对诸葛尚展开攻击!

孙彧本是吴国人,自觉这里是他的主场。

他昂首挺胸,侃侃而谈道:

“阁下来东吴,乃为请吴主发兵援蜀,苟存蜀国。”

“然尔之国,乃危亡之国!尔国地狭民贫,蜀主荒政,将军黩武,以至民不聊生,百姓面有菜色。如此之国,天自灭之!”

“故我大魏国去岁起大兵十五万伐蜀!”

“大军直取汉中,不废吹灰之力。偏师兵临成都,几乎覆亡尔国!”

“尔等侥幸逃过一劫,本应忏悔苟活,却撕毁和议,擅自兴兵,偷取汉中!”

“此寡廉鲜耻之举,唯有你们蜀人为之!”

“此不知礼仪之国,自有天兵讨伐之!”

“故我大魏今年又起兵十万讨伐,尔等本应束手就擒,却妄自徒劳挣扎,令人可笑!以我之见,即便吴主答应发兵,吴国的军队还没到,你们蜀国就已经被我魏国攻灭,阁下又何必徒劳呢?”

“哈哈哈哈哈————!”

孙彧说完,得意大笑。

他的话虽然嚣张,但说得很有道理,赢得了在场很多吴臣的认可。孙彧看了诸葛尚一眼,转身朝吴主一礼,表示自己说完了。

吴主孙休点头。

他问诸葛尚:“诸葛司高,魏使的话,你以为如何?”

诸葛尚呵呵一笑,说道:“呵呵!启禀吴主,魏使之言,于我看来,实狗屁不通也!”

语毕,诸葛尚环视殿内。

只见孙休、孙彧及在场无数吴国文武大臣都愣住了!

狗……狗屁不通?

这是正式场合能说出来的话吗?

坐在皇位的孙休没绷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噗!”

孙休笑问诸葛尚:“汉使,何故出此有辱斯文之言啊?”

诸葛尚却不以为意。

他抬手向上方的孙休一礼。

随后,诸葛尚挽起袖子,露出光洁的臂膀,面向孙彧,手指对方骂道:“孙彧,汝这贰臣贼子,安敢在此大放厥词!”

孙彧被骂得愣神。

诸葛尚舞起长袖,手指苍天,义正辞严地说:“汝姓孙,乃吴国宗室。寿春战败,汝不思报国,竟然降魏!我若是汝,即便跳入江中,也不会向敌国投降!”

孙彧被诸葛尚揭老底,顿时恼羞成怒。

孙彧:“你!”

诸葛尚唰地甩动袖子,打断他说:“住口!!”

“汝这贰贼,投降敌国也就罢了。竟然还敢为魏国到建业游说母国,劝自己曾经的君主抛弃他的盟友,世间岂有汝这样无君无父之人?”

“羔羊尚且知道跪乳,乌鱼都能知道反哺,但汝孙彧却连畜生和鱼都不如!”

“汝若还有半分廉耻,合当撞死在这大殿的石柱,否则将来下去面见尔家先祖,恐怕都会被孙氏英雄们耻笑!”

诸葛尚的话语如同风雷,激荡在吴国太初宫神龙殿之内。

即便是濮阳兴、张布这样的无能之人,都觉得诸葛尚辱骂孙彧的话实在解气!

诸葛尚说得对!

你孙彧本来就出身宗室,投降魏国也就算了,竟然还敢回来游说!

简直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

俗称——不要“碧连”!

孙彧被骂得哑口无言,连还嘴都没得还。

因为诸葛尚说的全是事实。

什么话最伤人?

真话最伤人!

真相是快刀,诸葛尚完全是在吴国君臣跟前,把孙彧“解剖”得干干净净。

孙彧气急之下,既羞愧,又愤怒地用拳头直捶胸口。

诸葛尚轻描淡写地向孙彧拱手,然后转身面向吴主孙休。

高下立判。

孙休明白这次辩论的胜负。他请魏国使者离开,留下诸葛尚继续谈话。但他还是没有立刻答应出兵攻魏,而是十分佩服地对诸葛尚说:“君虽未及弱冠,然辩才忠贞,冠于吴蜀,朕勉之!”

冠于吴蜀!

孙休对诸葛尚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随后,孙休将话题转回刚才的“五疾”,跳过发兵救援的事情,以此拖延诸葛尚,为自己寻求更多思考的时间。

孙休问诸葛尚:“君方才言‘五疾’,朕已知四疾,那这最后一疾又是什么?”

诸葛尚知道孙休在拖延。

他没有急着逼迫孙休发兵,那不是成熟的谈判技巧。

在吴国应该“救季汉”,还是“和曹魏”的问题,诸葛尚已经占据优势。

所以他顺着孙休的话继续交流,给足孙休空间。

诸葛尚:“最后一疾,乃肺腑之疾,但此疾涉及吴国国本,我乃外臣,不敢轻言。”

孙休疑惑。

国本?

莫非“此疾”涉及当年“二宫之变”?

孙休谨慎地看向自己的大臣们,但见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反应,孙休放下心,好奇地对诸葛尚说:“君试言之,朕赦你无罪!”

诸葛尚却笑着摇头说:“您虽赦我无罪,您的臣子们却必不愿让我这个外臣谈论此事,所以请恕我不能言。”

孙休也不强求。

诸葛尚说得对,国本之事,确实不应该拿出来让外国的使者讨论。不过孙休还是从诸葛尚这里知道了,他们吴国将来传位的事情存在隐患。

但孙休思来想去,也不能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孙休的太子今年十岁,尚且年幼,但孙休今年也不过才30岁,正值壮年。等他去世,太子早就长大成人,到时传位难道还会有问题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