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出使吴国,关城告急!(2/2)

诸葛尚与谯周等人一起离开议殿。

try{ggauto();} catch(ex){}

下台阶时,诸葛尚看见太尉姜维走到罗宪身边,耳提面命叮嘱着备战事项。

谯周也向诸葛尚走来,向诸葛尚推荐一人:“秘书郎郤正忠贞智慧,司高你此次出使,可以带上他。”

诸葛尚认同,他确实需要参谋。

不只参谋,甚至出使的卫队及随行人员都要精心挑选才行。出使盟国绝非简单的差事,使者代表国家的颜面,即便是盟国也会想尽办法折损你的颜面。

诸葛尚决定下朝后再去找一点能用的人。

和谯周又说了几句,迁镇白水的罗宪过来,谯周随即离开。

罗宪向诸葛尚拱手:“君侯。”

诸葛尚还礼,然后打量罗宪。

罗宪40岁出头,身材不算高大,粗眉长脸,面相硬朗。罗宪是荆州人,其父罗蒙因战乱入蜀,在蜀汉官至广汉太守。

罗宪是蜀汉末期为数不多能担大任的将领,和南中都督霍弋并称“东南双壁”。

顺带一提,罗宪起官是太子舍人,算是太子刘濬一系的官员。

众所周知,诸葛尚和燕王刘谌关系紧密。

罗宪对诸葛尚并没有表现得很恭敬,只是以同僚的姿态对待诸葛尚。

而且罗宪来见诸葛尚,目的也不是感谢举荐,而是提醒诸葛尚!

罗宪:“君侯将要出使吴国,吾有话与君侯讲。”

诸葛尚正色道:“请赐教。”

“君侯少有良才,吾不敢言赐教。”

“府君客气。”

罗宪随后提醒诸葛尚:“吴人好行卑鄙,然其主孙子烈(孙休)有明君之姿,继位以来除奸孙綝,推行教化,颁布良制,使吴国国力日增。君侯一定要注意!”

“得吴主信用者,濮阳兴、丁奉、张步三人也,君侯可以交好他们,必有助于使命。”

诸葛尚:“受教!”

罗宪:“还有一事君侯需要注意!”

“嗯?”

“去岁末吴国交趾叛乱,君侯若要请吴主出兵伐魏,恐怕会有阻力。”

诸葛尚点头,再次感谢罗宪。

当日,蜀汉派人先行向吴国递交国书。

五日后,诸葛尚迁任谒者仆射,率时节团三十人出使东吴!

……

与此同时,汉中方向。

阳平关头。

偏将军柳隐观望敌军阵势。

蜀汉阳平关的位置与张鲁时期不同。

当年曹操伐张鲁,张鲁的弟弟张卫在浕水西岸的山上防守,可以同时扼守浕水、汉水,从而阻挡陇西和蜀中两面的敌人。

刘备取汉中后,和诸葛亮商议将阳平关迁到浕水东岸。

新的阳平关失去扼守蜀中的职能,专注于防守北面祁山道的曹魏。

然而。

魏军统帅石鉴,却没有拘泥于从祁山道进兵强攻阳平关。

石鉴大军抵达阳平关后,参照昔日曹操与张卫在走马岭交战的经验,命武牙将军田顺督一千并州匈奴,翻越浕水西岸的走马岭,切断了连接汉中和蜀中的金牛道!

魏军做出要绕过汉中,直接进兵南下威胁关城(阳安关)的态势!

与此同时,石鉴的主力开始攻打阳平关。

柳隐无法抽身,只能派人过河走南岸小道警告关城守将。

然而因为都督汉中的刘谌以及董厥、阎宇等人没有预见到魏军会绕过阳平关,直接翻山南下。所以此时关城的守军只有百人!

魏军田顺所率匈奴兵凶猛,关城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