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刘禅:外孙,张家女子不错(1/2)

《上皇帝六条书》:

“孙臣今陈六条之因,盖臣祖武侯出师表所言也,故不赘述。”

“六条者,一曰治心。”

“治心者,身正而心治,君自修而百僚顺从。故为人君者,必仁义俭廉。行此四字,则心如清水,形如白玉,方可以训其民。是以其人畏而爱之,则而象之,不待家教日见而自兴行矣!”

“二曰科举。”

“科举者,制科而举才,选贤之善法,胜察举百倍。文以五经制科,武以勇略试举,取才不拘于高门,用武必拔于行伍,则良宰盈于殿堂,猛将充于行营,圣人垂拱而天下治,玉石不剖而美肉自曝。率此以求,则庶无愆悔矣。”

“三曰均田……”

“四曰教化……”

“五曰扶农……”

“六曰减刑……”

“此六条者,治国之根本王道也。惟愿陛下能效秦孝、齐桓,施此六条,强汉富国,中兴社稷!”

(PS:自己写的,脑细胞榨干了。)

刘禅看完,轻轻放下。

他继位四十年,对治理国家,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清楚过!

刘禅对诸葛尚的《上皇帝六条书》爱不释手,又从头看了一遍,大呼小叫道:“哎呀,外孙,你这六条书,写得好,写得好呀!”

跟前,诸葛尚松了口气。

刘禅虽然贪玩、能力平庸,但至少是个正常人,能够看懂诸葛尚这篇文章,并意识到其含金量。

刘禅反复看了三遍,方才放下手中的《上皇帝六条书》。

他评价道:

“此篇文采比不上《出师表》,但写得清楚。让朕对治理国家的要领,如同隔着清水观看鲤鱼般清晰。”

“好,非常好!”

刘禅赞不绝口,然后问谯周看过没有。

如果没有看过,真的可以好好看看!

谯周说没有,并请求刘禅将诸葛尚的陈书交给自己看。

刘禅让黄皓把书递过去。

黄皓接过这篇帛书,心底气得牙痒痒。他知道今日过后,陛下肯定会对诸葛尚青睐有加,以后再想像之前那样轻易把诸葛尚挡在宫门外,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这也是所有宦官会面临的困境。

说到底,他们只是皇帝豢养的狗。

皇帝需要用他们搞平衡,或者攻击哪个大臣时,他们当然可以耀武扬威。但如果皇帝不需要,他们想要翻起风浪也没那么容易。

当然前提条件是——皇帝得是个正常人,不是什么拟人玩意儿。

谯周接过《上皇帝六条书》。

刚开始读,他就被诸葛尚的文章深深吸引!

作为蜀中大儒,谯周非常清楚,诸葛尚列举的每一条,都是针对眼前蜀汉国内最严重的弊病!甚至,以谯周这么多年的阅历来看,诸葛尚的《上皇帝六条书》在治国方面,还要胜过武侯的《出师表》!

尤其是六条里的第二条“科举”。

对出身蜀地的谯周来说,简直有着无上的吸引力!

要知道,蜀汉末期为什么投降派那么多,主要还是因为蜀汉承袭自刘焉、刘璋父子的国策——重用外来者,压制益州本地人!

这条国策在蜀汉建国初期其实没什么问题。

荆州派、东州派的人才在那时还很多,而且先帝刘备也不是完全不用益州本地人,只是用得少。但任何政策都有时效性,从夷陵战败到诸葛亮逝世,荆州、东州二派人士日渐凋零,蜀汉就不应该再墨守成规。

当然蜀汉这样做也有原因。

try{ggauto();} catch(ex){}

主要还是“信任”二字!

刘禅作为外来者刘备的后裔,无法信任益州本地士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