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裂土分茅(求追读)(2/2)

于是又让人准备器物,他要明天在此祭海。

来对曾承笑道:“书载:交州倍于天府,与益州相当。

如今看来不虚。”

从孟城到这估算都有500公里,已经超过京畿到巴方的距离了。

曾承拱手指示道:“殿下请看东面,那里还有一片地方,初步探查,已经超过500公里长了。”

“哦。”

皇子固听闻,惊讶的往东面望去,隐约看见一片大陆,向南延至视野的极限。

皇子固可惜的摇头道:“等这尹江人口滋生起来,都不知道要千百年,那地方是望尘莫及了。”

曾承又拱手请命道:“益州分天府,云黔。

交州若大,是否再细分,或者先命名尹江两岸?”

名字不能乱取。

比如“孟”字,上“子”下“皿”,像婴儿洗澡,为人生第一件事,所以有“开始”之义,又为兄弟姐妹最长者的意思。

用来给第一位皇子封王,再合适不过了。

皇子固转头问诸公子道:“取什么名好呢?孤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条羽想了一下,出声道:“骠字如何?”

有人点头,有人摇头。

“不可,以骠名此地,会让骠人记得,阻碍王化大业。”

条羽也点头认可,觉得自己少考虑了。

众人取“甸”,有王田,近郊之意。

“缅”,有遥远之意。

最后玉政道:“不若用‘堪离’如何?”

“‘堪’有忍受,可以之意。”

“‘离’有距离的意思。”

忍受距离。

皇子固笑着点头道:“孤看可以,大家都是远隔千里来到此地,不仅是诸位臣工,就连隶民都要忍受长远的距离。

让后世明白这其中艰辛。”

其他人也都点头。

但是曾承暗道:可是“离”也有分离之意,也可以解释为可以分离,怕是不祥之名,但是也能如他们一般解释,也就怪自己多想,就不再多言。

至于东面的土地,因为皇子固来南面称王,交州又在天府之南,众人拿出“服南”和“宗南”两个名字。皇子固难以选择,就抛玉佩,朝向东西就为服南,朝向南北就取宗南。

最后确定为服南。

一行人又往西行,再向北方,最远到达密丘。

一路命名合适建城的地方,并确立典籍记载的交州有神之山,有神之水。

折反回到孟城,苍侯等诸侯呕心沥血二十年,此时终于要结果的时候了。

皇子固命人选吉日,建祭坛,礼四方。

于华历2012年,恒帝37年12月12日,天使宣读圣旨后,登基为王,以孟城为王城,方50公里为王畿。

孟王有命爵大权,但是被剥夺了妘姓,而是以尹江之“尹”为姓,以“孟”为氏。

虽然妊朝已经降王为爵,但是华阳时代并没有再封王的举动。

而交州之大之远,以公不足以控制,于是恒帝与诸侯众臣反复思量,引经据典。

最后只能新设制度,重新设王来管理这片地方。

让孟王封公侯伯子男五爵,以后孟国之诸侯朝孟王,孟王一世朝天子一次。

又以卿,大夫,士三级贵族辅佐。

士之下是国人,国人之下是庶民,庶民之下是奴隶野人。

天子三公九卿,王两公六卿,公侯三卿,伯两卿,子男无卿。

天子三公视同王,九卿视同公,大夫视同侯,士视同伯。

王之卿视同侯,大夫视同伯,士视同子男。

先封云地人。

苍侯之孙,云耕封瑞侯,地瑞邑。

云公之子封密侯,地密丘。

保侯之子封莫侯,地莫邑。

另有一侯,三伯,七子男。

以上诸侯都已经建好城邑的。

再封玉,条两氏为公,曾承为曾伯,担任王畿大臣。

封苴公之子于钦江汇尹江之要地,为建侯。

封巴公之子于东部高原谷地,为皎侯。

另有七侯,四伯,十五子男。

以上诸侯则是空有封地和名号,还待天府移民南下。

然后是臣服的七个骠人部落。

已经建好城邑的诸侯,归国后依王制各封功臣。

瑞侯任东方牧为卿,封地在迪,赐百户华人,三百户骠人。

至于产宝石的抹谷则上交王室,产玉石的帕邑则分给了密侯。

其他产地皆平分天府,云地两系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