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武功(2/2)
等到第二月,巴方的人开始汇聚在培江下游扎营,军力超过王帐。到中旬,凭着自己的优势,开始渡河进攻。
郎正在催促着军队在河岸列阵,元昌看得焦急,问道:“何不让弓箭手到前排射击。”
朗正完全傻了,怎么能在敌人渡河的时候射箭。
此时的战争惯例都是等双方列阵好了,再交战。
根本没到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时代。
元昌顿时明白这是在违背这个时代战争惯例,但是己方本就是劣势,如不打破常规,很难取胜。
眼见时间不等人,就要亲自下令,让弓箭手赶紧到前排,等敌军半渡而击。
却不想太宰带着群臣下跪,很严肃的对元昌道:“陛下,臣等知道陛下天资聪慧,但是半渡击敌,一旦传出去,实乃有损天威也。
臣以死谏之,望陛下收回成命!”
“臣以死谏之,望陛下收回成命!”
元昌看着他们异口同声的死谏,看来真的接受不了,罕见的恼怒道:“那就让你们指挥吧,朕不管了!”
说完就甩袖回到帐中。
但是等双方进攻的鼓声响起,元昌还是走出大帐。
郎正指挥两万人列成三个防御的圆阵,最外围是手持盾牌的石斧兵,但是王畿的石斧兵与寻常石斧兵不同的是,他们身上穿着有一定防御力的藤甲——这是元昌的杰作!
就这么个东西,大大增加了石斧兵的士气,毕竟平时就是务农的隶民。
第二排是甲士,他们拿着长戈攻击。园阵中各有几百弓箭手,在将领的指挥下,仰天射出一轮轮箭雨。
巴人气势汹汹的攻来,但是渡河浪费了他们的力气,打到下午,这园阵久攻不下,双方精疲力尽时。郎正让甲士开始反攻,最后巴人退去。
休息几日后就是连绵十几天的大雨。
巴人有一次趁着雨小,在雾蒙蒙中渡河进攻,又被击退。
众臣商议时,太宰估计道:“可能是南牧进展很顺利。”
南牧曾派人来要入大营,但是元昌让他们在巴方和王军主力战斗时,从南方进攻巴方后方。
现在应该奏效了。
元昌虽然不理解,但很庆幸,众臣不能接受具体战术上的改变,但是战略上的可以。
后来巴方攻势越发猛烈,但众臣越发镇定防御。
某日巴方军营开始撤退,众臣知道时机成熟了,命一立氏出城将其堵截在山谷,然后大军到达。
双方开始还能维持军阵交战,战了半响巴方军阵无法维持整齐,开始混乱,王师开始占据上风。
到晚上,巴方开始溃败东逃。
到第二天下午,又被王师追上,双方又是列阵大战一场,巴方再败。
两战王师俘虏两万,阵斩三千。
巴方主力逃到缙云山扎寨自守。
元昌通知南牧截住从东面来的巴方援军,开始进攻巴方。
在经历主力防御,友军攻击巴方空虚的后方,接着是巴方因后方混乱,军心动摇,寻求快速结束战斗,但是未能击败王师。
到现在攻守易势,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
王师的后勤也开始紧张。
郎正几次进攻不下,看不下去的元昌让他留出一条让巴方逃跑的口子。
郎正也没办法,只得照做,停止进攻。
果然三天后,巴方弃寨分七路逃亡。
众臣放下心来,以为已经打败巴方,应该招降退兵了。
但是元昌坚持要给予巴方重击。
命大军分三路追击人数最多的几支。
捉得几位首领,又命各地巴方氏族投降,只剩巴君孤守东巴城。
元昌大军就食于巴,围困东巴城。
最后和南牧的三千大军会合,用半月时间攻破东巴城。
接下来就是惩罚。
巴君被当众处决。
元昌让郎正掠巴方隶民工匠共万户,外畿诸氏掠得一万五千户。
其他参战外番氏族有样学样,也掠夺巴方万户。
巴方八万户被掠走一半,财货无数。
元昌留下三千兵力,让郎正镇守巴方,计划等十几年后,如有多的儿子,就分封至巴方,设巴牧,彻底同化这块地方。
携大胜之威,问责一立氏,废其东牧之位,分其隶民为三部,一立氏留一部。
为嘉奖南牧,分其一部。
南牧氏感激涕零,分给次子三千户,加上一立氏一部,元昌赐氏合川,命其世代辅佐巴牧。
华蓥氏再三求饶,还是被元昌去族灭氏。
元昌让人找回临巴氏遗留的子孙,赏赐一立氏另一部和华蓥氏的隶民,命其世代辅佐巴牧。
临巴氏复立,还比之前更加强大。
元昌让一万大军押着隶民先回,他带着三千军力,一路向西问责各氏族,使雷霆手段,杀违逆纲常五人,罚十三氏分民,天府中部丘陵氏族无不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