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川省地震(11.4k)(2/2)

一旁的志愿者笑着回道:“放心吧,大爷!鸡棚我们也安排好了,有人看着,您就安心走。”

某个交通受阻的山区,星联团队甚至派出了无人机,用它们将急需的药品送达村民手中。

夜晚,指挥中心的灯光依旧亮着。

李凡站在巨大的实时监控屏幕前,双手插在口袋里,静静地思考。

“李总,需要休息一下吗?”冯宏毅端着一杯咖啡走过来问道。

“不用了。”李凡摇了摇头,语气平淡却充满坚韧。

“我们离结果只差一步了。无论是虚惊一场还是预警成功,我们都要在这里守到最后。”

窗外的夜空宁静如水,但谁也无法预测,是否会有一场地动山摇即将到来。

而李凡和他的团队,已经准备好迎接任何结果——因为他们知道,科学与责任从来都不允许退缩。

第十四天的夜晚,指挥中心灯火通明。

屏幕上的地震活动监测数据,依然没有太大波动,但每个人的神经都像紧绷的弦。

凌晨两点,所有人都在努力保持专注,却也难掩疲惫。

就在众人准备先放松一下的时候,问题突然就出现了......但因为大家都有准备,所以也只是有惊无险。

事后众人对此也再次进行了反思复盘。

特别是林薇薇的报告,详细记录了预警模型,在整个预测周期中的表现,包括哪些参数影响了精准度,哪些数据验证过程耗时过长。

“在这次行动中,我们最大的挑战,是数据处理的实时性。”林薇薇指出。

“比如震中区域的地下水流参数,尽管我们考虑到了,但仍然影响了一些模型结果。如果能实时采集更全面的数据,预测结果可能会更快、更准。”

李凡点了点头,若有所思:“数据是关键,但背后更重要的,是技术能否快速适配现实需求。”

“接下来,我们要启动一个新的技术开发计划——提升预警模型的动态响应能力,让它可以在复杂条件下,依然给出及时而可靠的结果。”

震后的舆论风暴,让星联再一次站在了公众视野的中心。

社交媒体上,关于这次预警的讨论热度持续高涨,网友的评论从质疑到支持,再到狂欢式的庆祝。

面对感激,李凡却表现得格外低调。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不是星联一个团队的功劳,而是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科技是工具,只有当它和人性化的关怀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这番话迅速登上了新闻头条。

之后,星联内部也组建了一个新的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公共灾害技术部”中的人员为主,联合其他相关团队,专注于多种自然灾害的预测、模拟和应对方案开发,目标是将星联的灾害预警技术,提升到国际领军水平。

“这不仅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全球。”李凡在内部会议上说道。

“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减少灾害的伤害,保护更多的生命。”

在这一计划的推动下,星联将招募更多的相关顶尖人才,并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打造一个集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于一体的平台。

夜晚,李凡坐在办公室,望着窗外的城市灯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翻开笔记本,写下了一段文字:

“科技不是万能的,但它是人类抵御自然的最好武器。”

“每一次成功的灾害预警,都是无数人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