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中部拓展(11.2k)(1/2)
万里河山枢纽连,光辉初映楚天边。
储能智造燃心志,产业升级济世篇。
星火点燃千域动,云图绘尽九州旋。
试看大地惊雷起,星联一脉贯天前。
-----------------
星联集团总部的会议室灯光明亮,桌上的投影仪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一张东大地图静静铺陈在屏幕上,中部区域被用红色标记圈了出来。
李凡站在主屏前,指尖轻点着地图,一脸笃定地看向围坐的高管们:“各位,这一次,我们要用技术把中部点亮。”
会议室里的气氛既紧张又兴奋。
李凡的开场白刚一落地,CFO杨庆华便推了推眼镜,皱眉说道:“江城、商都的机会我们都看到了。”
“可是,这两地毕竟不像沿海城市,资源和市场成熟度都有差距。万一资金砸下去,没砸出水花,反而溅了一身泥怎么办?”
“资金不是砸下去的,是流进市场的润滑剂。”李凡扬了扬眉毛,语气半开玩笑却又坚定。
“江城是光学领域的‘隐形冠军’,商都是全国物流的黄金节点,两地就像一盘散沙,但只要有人拢一拢,就能成一片滩涂宝地。现在,这个人只能是我们。”
话音未落,总经理曲云山沉稳发声:“李总说得没错,中部的潜力不容小觑。不过,我还是担心一点——技术好办,但地方上的沟通可能是个问题。”
“再加上这两个地方的产业基础差异大,咱们同时布局两个城市,风险会不会太大?”
李凡笑了笑,端起桌边的咖啡轻啜了一口,随即放下杯子。
用手指比划出一个圈:“曲总,这个问题很现实,但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价值所在。”
“江城,我们用新能源项目切入,打造从光伏到储能的全产业链;商都,我们拿智能制造开道,建立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两地不同,但星联的技术是共通的。这是挑战,也是机会。”
会议室里的电子钟滴答作响,杨庆华不死心地再次开口:“李总,咱们就算有再好的技术,还是得讲现实。”
“一个城市投入好些个亿,这个财务预算,我的算盘要敲碎了。”
“敲碎了可以换个新的,预算问题交给你,我相信你的能力。”李凡挑了挑眉,语气里透着调侃。
“况且,这不是单纯的投资,而是一次品牌战略。我们要的不仅仅是短期回报,而是星联在全国布局的桥头堡。”
杨庆华正欲再辩,江子胜开口了:“杨总,财务问题当然重要,但我看星联进军中部更像是‘高筑墙、广积粮’,对抗未来更大范围竞争的必经之路。”
“要么我们现在主动出击,要么以后等跨国公司来抢地盘,那就更难翻身了。”
杨庆华沉默片刻,推了推眼镜:“好,我明白了。这是长远战,财务上我来想办法,但前提是,政府支持、市场配合、项目落地都得有保障。”
李凡点点头,语气轻松:“这就是我要听的。预算有你把关,我很放心。”
李凡手中的激光笔,在屏幕上滑动,地图上的红点被连成两条弧线。
“大家看,这两条线分别代表两地的辐射范围。”
“江城能辐射到星城、豫章;商都则直接影响长安、神都。”
“我们的目标,是用示范效应带动周边经济,这不是一次孤立的布局,而是一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动。”
曲云山接话:“既然这样,技术团队这边,我会安排方东河专注新能源园区的落地方案。我会亲自带队和地方政府沟通,争取政策上的最大支持。”
“好,曲总辛苦了。”李凡说着,目光转向杨庆华。
“预算方面,你要提前做好分阶段的资金调度计划,同时,星联资本的团队也要跟进,确保项目融资渠道通畅。”
杨庆华点点头,嘴角勾起一丝苦笑:“又是算账,又是找钱,这活可够我忙一阵的。”
“没事,忙着赚钱的杨总最有魅力。”李凡打趣一句,随即又正色道。
“另外,江子胜,你负责合同和法律条款的把关。尤其是知识产权和收益分配部分,我们不能吃亏。”
江子胜严肃点头:“放心,我会把合同设计得滴水不漏。”
话到此处,李凡站直了身子,双手撑在桌面上,看向全场:“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就要开始行动了。”
乔鸣夏忽然抬手:“李总,我没问题,不过我得提醒您,最近几个项目下来,员工已经开始抱怨加班多了。”
李凡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乔总,你这是在开员工大会吗?放心,这次项目有预算,奖金不会少!我们星联,不光技术强,员工钱包也要鼓。”
众人被他的轻松语调逗笑,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缓和。
会议的尾声,李凡收起激光笔,总结道:“各位,这次中部布局,不光是一次业务扩张,更是一次信念测试。”
“我们的目标,是用技术改变区域经济的面貌,用行动证明星联的价值。我不要求每一步都完美,但要确保每一步都稳健。”
“江城和商都,是起点,更是跳板。”
曲云山率先站起身,举起手中的笔记本:“李总,你负责战略,我们负责执行,没问题!”
李凡微微一笑,手指轻敲桌面:“很好,那就这样定了。散会之后,各部门尽快行动,计划细化三天内提交。”
众人鱼贯而出,会议室里只剩下李凡。
他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轻轻吐了一口气,低声自语:“星联的未来,不止是科技,更是布局的格局。这一步,得走得漂亮。”
画面拉远,李凡的目光坚毅,屏幕上的地图熠熠生辉,仿佛一张未完成的蓝图,等待他用星联的力量绘制未来。
-----------------
江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黄鹤楼的琉璃瓦上,江水滔滔不绝。
星联集团的商务车,稳稳地驶进光谷的一处产业园,车窗外是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楼与涌动的人潮。
李凡下车后,深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
随即转头对同行的曲云山和方东河说道:“听说这里有‘东大光谷’的美誉,但愿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今天我们得挖掘点真金白银的资源回来。”
曲云山稳重地点点头:“李总,这里大学资源确实丰富,光电子行业也是全国数一数二。只是,这些资源如何用得其所,还得看我们星联的切入点了。”
【光谷的光学潜力】
团队的第一站,是拜访江城本地一家在光学传感领域颇有名气的企业。
这家公司在行业内虽然名声不显,却在细分领域掌握着核心技术。
在简朴的会议室里,李凡与对方的技术总监深入交谈。
对方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工程师,谈到行业瓶颈时不禁叹气:“我们的技术其实不输给国外,但产业链上下游不协调,研发出来的东西总是卖不出去。”
李凡听罢,微微一笑:“产业链的问题,我们星联可以帮忙解决。你们负责研发,我们负责整合市场资源,把产品推向全国,甚至全球。”
“试想一下,如果光学传感器技术,能够应用到新能源领域,比如光伏发电的高效追光系统,这是不是一种全新的市场方向?”
老工程师眼前一亮:“这个思路......确实有潜力!但这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
“技术我们不缺,资金我们也可以谈条件。”李凡语气自信而不失诚恳,“只要你们有意合作,剩下的交给我们星联。”
洽谈结束时,对方显得很激动,连连表示愿意深入探讨合作细节。
李凡离开时对曲云山低声说道:“技术有了,差的就是一个能把它变现的‘推手’。这个‘推手’,只能是我们。”
曲云山点头:“看来这次调研开了个好头。”
【江城大学的高校资源】
下午,李凡一行人来到江城大学,与几位光学研究领域的教授展开座谈。
教室里,阳光洒在教授们满是公式的白板上,科研气息扑面而来。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教授,提出了他的疑虑:“李总,我们这些研究大多偏基础性,很难短时间转化为应用。企业投入后,是否会对短期回报要求过高?”
李凡微微一笑,回答得风趣又不失严谨:“教授,您的研究是根,而星联是果树,只有根扎得深,果实才能甜。”
“短期回报固然重要,但我们更看重的是长远价值。换句话说,今天的投入是为了明天不被市场淘汰。”
教授们一听这话,纷纷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一位年轻的讲师忍不住问:“那星联希望我们做哪些方向的研究?”
李凡轻轻挥了挥手:“研究的方向由你们定,星联只负责提供支持,但我们希望能围绕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尤其是可以直接解决产业需求的技术。”
经过一下午的讨论,双方敲定了几个合作项目,并计划签订联合实验室协议。
李凡离开时望着珞珈山的剪影,若有所思地对方东河说:“高校资源是座矿,但要真正挖出宝,还需要很多耐心。”
【物流枢纽的巨大潜力】
江城之行初步成功,团队马不停蹄地赶往商都。
相比江城的学术氛围,商都的城市节奏更显紧张,火车站的鸣笛声与货运卡车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工业协奏曲”。
李凡一行首先前往商都高新区,这里集中了大批制造企业和物流公司。
在一间物流仓储公司的展示厅里,经理向李凡展示了他们的运作模式。
经理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我们商都的物流网络,可以说辐射整个中原地区,但也面临数字化程度低、效率不高的困境。”
李凡听着,时不时点点头,最后语气轻快地插了一句:“听上去,你们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巨人,身体庞大,但行动迟缓。”
经理一愣,面露尴尬,但很快反应过来。
苦笑着点头:“李总说得对,我们一直想转型,但缺乏技术支持和系统规划。”
“这恰好是我们的强项。”李凡挥手示意方东河。
“我们有一套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仓储和物流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另外,结合我们的AI技术,还可以优化调度方案,帮你们提升效率。”
经理露出欣喜的表情:“如果能实现这些,那将是一次彻底的升级!”
【商都的制造企业】
在物流领域洽谈顺利后,李凡带队走访了一家当地知名的家电制造企业。
这家企业的厂房庞大,但生产线显得有些陈旧。
厂长是一位精瘦的中年男人,他苦恼地说道:“我们的订单量确实不错,但成本压力太大,尤其是人力和设备的维护费用,几乎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李凡观察了一会儿后说道:“问题不在于你们没订单,而是生产效率太低。”
“如果把传统生产线升级为智能化系统,投入虽然高,但回报是可持续的。”
厂长摇了摇头:“智能化改造的成本太高,我们企业规模又有限,风险太大。”
李凡莞尔一笑:“厂长,不试试怎么知道?我们星联可以提供分阶段的改造方案,先用小试点验证效果。如果有效,再逐步推广到整个生产线。”
厂长犹豫了一会儿,最终点头:“那我们可以试一试,但条件是风险得控制在最低。”
李凡伸出手,与厂长握手:“星联从不让合作伙伴冒险,我们的技术,就是你们的保险。”
【布局中部的决心】
结束商都的调研后,李凡和团队回到酒店会议室,进行了一场总结会议。
李凡站在白板前,用笔圈出两个大字——“标杆”。
“江城,我们做新能源的标杆,用技术带动传统行业升级;商都,我们做智能制造的标杆,用数字化引领效率革命。”李凡语气坚定。
“我们不是来分蛋糕的,而是要做一个分蛋糕的模具。”
“中部的潜力太大了,未来全国经济布局里,这片区域一定会是重要的一环。”
方东河点头说道:“李总,这次调研让我感受到,中部的企业和市场确实有迫切的升级需求,只要我们技术过硬,机会就在眼前。”
曲云山补充道:“政府和企业对我们的态度都很积极,只要示范项目成功落地,中部的布局将会一马平川。”
“那就开始准备具体方案吧。”李凡环视众人,语气轻松却充满力量。
“这一次,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项目,而是一场划时代的产业升级实验。”
调研的总结让团队信心大增,星联在江城和商都的布局,也因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清晨的阳光,洒在江城东郊那片未开垦的土地上,映衬得远处的山峦如同一幅油画。
李凡站在一片泥泞的空地上,周围是脚踩安全靴的工程人员,和拿着测量仪器的技术员。
他把手中的安全帽往下一按,嘴角一扬:“各位,今天我们站在这片土地上,是来见证未来的。”
“五年后,这里将会是一片新能源的绿洲,星联的绿洲。”
新能源示范园区的核心项目之一,是利用星联集团最新发布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3.0。
这套系统,不仅能够高效分配园区内的能源资源,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能源需求的动态预测和调节。
在一处临时搭建的会议室内,方东河正在向市政府代表和园区合作企业,详细介绍这套技术。
他在PPT中展示了一段模拟视频:一个普通的工业园区,通过应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优调度。
晴天时多余的电力存储进电池组,阴雨天则精准调用储能设备供应生产线,能效提升了30%以上。
听到这里,一位中年企业主皱了皱眉:“方总,听起来是不错,但你们这技术的投入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我们这些传统企业,压根玩不起这么高端的系统啊。”
方东河还没开口,李凡就插话了:“这位老板,我得纠正您一点——不是玩不起,是没玩过。我们星联的系统,不是让您承担风险,而是帮您降低成本。”
“您看,传统工业用电中,至少有20%的浪费,是因为设备闲置和能源分配不均。用我们的系统,这些钱就直接省下来了。”
中年企业主还是有点犹豫:“可见效快吗?”
李凡笑了:“老板,投资永远不是快不快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
“您试想,三年后,您厂里的电费比现在少三成,生产效率却高了两成——这买卖划算不划算?”
企业主终于点了点头,笑道:“李总果然会算账,这事儿,我得试试。”
-----------------
离开江城后,李凡的团队紧接着奔赴商都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现场。
这片工厂区虽然还在规划中,但合作的几家本地企业,已经开始了试点改造。
李凡站在一条传统的生产流水线上,看着眼前老旧的设备摇了摇头:“这像是80年代的产物,咱们能不能把它改造成21世纪的模样?”
一旁的厂长苦笑道:“李总,老实讲,我们也想升级,但这种设备换一套至少几百万,普通企业根本扛不住。”
李凡走上前,轻轻拍了拍设备的外壳:“不需要换新,我们只需要给它一个‘大脑’。”
说罢,方东河展示了星联的智能制造模块系统。
这套系统通过植入工业物联网(IoT)传感器,将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上传至云端管理平台,再结合AI算法进行分析,不仅能优化生产流程,还能预测设备的故障概率。
“这就像给一辆老爷车装了自动驾驶系统,”李凡语气幽默,“它外壳旧,跑起来可一点都不含糊。”
厂长听得连连点头:“这倒是个办法。那这玩意儿怎么收费啊?”
“按照效果收费。”李凡回答得干脆,“我们提供全程技术支持,不满意可以随时终止合作。”
这话一出,厂长眉头舒展,立刻拍板:“行,那咱们就试试看!”
-----------------
商都的智能制造中心,不仅是生产技术的升级,更是一个完整的数字化供应链平台的试点。
李凡亲自坐镇,监督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调试过程。
在一个临时改造的控制中心内,几十台显示器,实时监控着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库,每一步数据都被清晰地记录并分析。
方东河正在调试系统时,发现一条原材料的供应链数据异常。
他快速用系统的诊断工具定位问题,并在短短几分钟内找到了供应延迟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