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联盟共建(13k)(2/2)

“不过,联盟真能做到公平?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

与此同时,李凡站在会议室窗前,注视着远处辽北的风电机组。

他深知,这场谈判虽然暂时取得了成果,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联盟是第一步。”他喃喃道,“要让这些巨头信服,未来还有更多仗要打。”

try{ggauto();} catch(ex){}

风声呼啸,像是在为未来的争斗拉开序幕。

-----------------

辽北县冬日的清晨,寒风依旧凛冽,但星联能源会议中心内,却热闹非凡。

李凡召集的“新能源行业联盟成立大会”,吸引了国内主要新能源企业的掌舵者到场。

为了营造一个“温暖”的氛围,会议中心特意摆满了绿植和风力发电的小模型。

甚至在入口处,还有一面旋转的风车墙,暗示着风能和合作的象征。

然而,这场看似充满希望的会议,却在开场时上演了一场“小意外”。

“李总,今天的大会议程,是不是您一个人主导?”刚刚坐定的恒宇能源董事长赵明海直接发问,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微笑。

“赵董,这可是联盟大会,当然是大家一起商量。我最多算个主持。”李凡一边微笑一边伸手示意。

“咱们今天的重点,是如何让联盟真正落地,具体规则需要大家一起完善。”

这一句“大家商量”,显然让许多与会者的神色缓和了些。

毕竟,虽然联盟的概念已经被接受。

但各企业依然在暗自揣测,星联能源到底会在这个“行业联盟”中,拿走多大的份额。

-----------------

李凡首先向在场的企业代表,重申了联盟的初衷:“我们联盟不是为了减少竞争,而是为了让竞争更有秩序。”

“只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资源配置规则,我们才能一起争取更大的市场蛋糕。”

接着,他提出了联盟成立需要解决的三大关键议题:

【联盟组织架构】

成立联盟理事会,由核心企业派代表组成,负责制定规则与监督执行。

各企业保持独立运营,联盟仅负责协调技术标准、资源配置和政策对接。

【技术标准的统一】

由星联能源和其他技术领先企业,共同起草初步的技术标准草案,涵盖风电、太阳能、储能等关键领域。

技术标准需定期评估,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不断优化。

【市场初步划分方案】

根据各企业现有的市场份额和区域优势,划定基础市场,同时设立资源共享机制。

中小企业可通过联盟内部的资源池参与竞争,避免被边缘化。

-----------------

尽管李凡的提议逻辑清晰,但现场并非一片和谐。

“统一标准可以理解,但市场划分,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会受到限制?”华能集团的副总裁率先发难。

“如果资源被分割,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会不会被削弱?”

“市场划分是为了优化竞争,而不是减少竞争。”李凡不急不躁地回答。

“我们需要承认一个事实——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划分,最终受伤的不是某一家企业,而是整个行业。”

这时,一位中小型新能源企业的代表,忍不住开口:“李总,那些大企业拿了大块市场,我们这些小企业还能活吗?会不会变成被‘安排’的命运?”

“这点我很理解。”李凡点点头。

“所以,联盟内部会设立一个资源共享池。”

“比如,大型风电场建设项目,大企业负责前期开发,但部分容量,可以通过竞标方式向中小企业开放,共同运营。”

“换句话说,小企业不仅有机会参与,还能通过自己的灵活性,获取更多市场。”

这番话让不少中小企业代表眼前一亮。

他们开始意识到,联盟并非是为了压制,而是提供更多可能性。

-----------------

最具争议的环节,无疑是市场划分。

为了让讨论更加直观,李凡展示了一张东大新能源资源分布地图,并将各企业现有的市场区域一一标出。

“根据现有数据,”李凡指着地图说道。

“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风能资源集中,适合大规模风电场的建设。”

“而华南、西南地区,则更适合分布式太阳能项目。”

“我们初步建议,结合每家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区域优势,制定市场分布。”

这一提议,立即引发了不同意见。

“风电场是核心市场,不能只考虑技术。”恒宇能源的赵明海开口了。

“我们资金充足,资源丰富,完全可以在东北区域增加投资。为什么要限制我们的发展?”

“赵董,资金是重要因素,但技术和效率同样关键。”李凡微微一笑。

“如果您愿意在联盟内,共享部分风电场的容量,我们可以优先考虑,让恒宇在东北增加开发比例。”

“技术共享不是问题,但资源不能被随意分走。”赵明海明显还在坚持。

“资源共享是为了长期利益。”李凡语气坚定。

“试想,如果整个市场失衡,大家最后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联盟要做的,就是避免这种局面。”

最终,在多次激烈讨论后,各方达成了初步的市场划分框架:

东北地区:以风电场为主,由恒宇能源和星联能源联合开发。

西北地区:以风电场为主,由星联能源主导;同时星联能源需要加速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并共享给联盟,并在西北地区进行测试和推广应用。

华北地区:风电与太阳能并行,开放部分市场给中小企业。

华南与西南地区:分布式太阳能项目为主,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同时由华能集团主导部分大型项目。

-----------------

经过一整天的讨论和妥协,会议进入了最关键的签约环节。

一份厚厚的《新能源行业联盟协议书》被摆在桌上,文件明确规定了联盟的组织架构、技术标准制定机制,以及市场划分的初步框架。

李凡率先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随后是恒宇能源、华能集团等主要企业的高管。

小型企业的代表们也陆续签字。

尽管他们心中仍有些忐忑,但对未来的期待,让他们选择了相信。

“恭喜各位,我们共同开启了新能源行业的新篇章。”

李凡站起身,举起酒杯,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

“联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的竞争,将更加精彩。”

-----------------

联盟的成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李凡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当晚,他和方东河一起走出会议室,迎着寒风站在辽北的风电机组下。

“李总,联盟是成了,但您觉得,这些企业真能心甘情愿合作吗?”方东河问道。

“合作和竞争,本就是一对老冤家。”李凡低声笑道。

“我们能做的,是尽量让规则更加清晰,利益分配更加透明。”

“但最终,真正的竞争力,还是技术和效率。”

风车在寒风中缓缓转动,似乎在昭示着未来的动荡与可能性。

李凡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已然勾勒出下一步的蓝图:如何让联盟从一个松散的合作体,进化为真正能够掌控市场秩序的核心力量。

这一切,不过才刚刚开始。

-----------------

辽北县的“绿色能源村”项目,及新能源行业联盟成立的消息,不仅震动了国内,也迅速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几大新能源巨头,如埃尔科能源(欧洲的风电霸主)、环保动力集团(美国清洁能源先锋),和日益崛起的日本风神能源公司等。

都纷纷开始对东大新能源行业的新秩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一场无声的较量已经开始。

星联能源,作为联盟的牵头企业,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李总,我们刚收到消息,埃尔科能源的CEO给您发了一封邮件,邀请我们参加下个月在柏林举办的全球新能源论坛。”助理将邮件递给李凡,表情复杂。

“哦?”李凡笑了笑,“他们是想邀请我们喝茶,还是想看看我们,能不能吃下这顿饭?”

“估计是试探居多。”助理小心地回答,“他们最近和国内一些企业接触频繁,可能在计划削弱我们的联盟。”

“很好。”李凡淡淡一笑,“既然他们愿意开局,我们就陪他们下这盘棋。”

-----------------

李凡召集星联核心成员开会,讨论是否接受邀请,以及如何应对全球新能源市场的新局面。

“全球新能源市场,看似是一片蓝海,实际上是群狼环伺。”李凡在白板上画出了一张简易地图。

“欧洲的埃尔科能源,技术雄厚、市场稳定,是新能源领域的传统强者。”

“美国的环保动力,更擅长利用资本运作,快速占领新兴市场。”

“至于日本的风神能源,他们的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已经让我们在亚洲市场感到压力。”

“那我们呢?”周汉祥问道。

“我们有技术、有市场,但缺乏国际话语权。”李凡回答得直截了当。

“国内市场的联盟,虽然能稳住阵脚,但要在国际市场站住脚跟,必须要有规则主导权。”

“这次柏林论坛,就是一个切入点。”

-----------------

一个月后,李凡率领星联能源的团队抵达柏林。

与联盟内的其他代表,组成东大新能源代表团,正式参加全球新能源论坛。

论坛开始的第一天,埃尔科能源的CEO,在开幕致辞中轻描淡写地提到:“新能源的未来,需要全球合作,而不是区域内的小圈子。”

这句话一出口,立刻引发了场下的骚动。

不少人暗中将目光投向李凡,显然这句话是在暗指“东大新能源联盟”的成立。

李凡却不急着反击。

他微微一笑,静静听完,然后在下午的主题讨论环节中,以一场精彩绝伦的演讲回击了对方。

“新能源领域,确实需要全球合作。”李凡从容地说道。

“但合作的基础,是尊重区域市场的多样性和独立性。”

“东大的新能源市场,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财富,也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一环。”

他随后用翔实的数据,展示了东大在风电、太阳能和储能技术上的最新成果。

以及联盟成立后,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积极作用。

“我们不是要关起门来做新能源,而是希望通过更高效的市场结构,贡献更优质的技术解决方案。”李凡微微一笑。

“合作不等于吞并,竞争也不等于对抗。”

“真正的赢家,是懂得创造价值,并分享价值的企业。”

这番话赢得了会场的掌声,同时也让埃尔科能源的CEO脸色略显尴尬。

然而,李凡的精彩表现,并未让所有对手退却。

美国的环保动力,选择了更直接的方式。

他们在论坛结束后的媒体采访中,公开表示:“东大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崛起,固然值得尊重,但缺乏透明的合作规则,可能会阻碍全球化的步伐。”

这明显是在挑拨东大新能源联盟,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试图孤立星联能源。

李凡看着采访视频,笑了:“这就是典型的‘阳谋’。他们不怕我们做大,只怕我们做强。”

他迅速与联盟成员商讨对策,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

【技术合作提议】

星联能源,主动向欧洲和东亚的一些企业,提出技术合作提议,共同开发新能源技术。

并承诺将联盟的部分技术标准,向全球开放,以消除“封闭性”的质疑。

【媒体公关反击】

通过联系国际知名媒体,以及在星联集团自有的“星语”、“星视”、“星闻”、“星联科学”等平台上,发表文章阐明联盟的理念。

强调合作与共赢的精神,并邀请更多国际企业,参与联盟的技术论坛和资源共享项目。

-----------------

李凡的策略很快见效。

欧洲一些中型新能源企业,对星联能源表现出浓厚兴趣。

他们希望通过技术合作和市场分配,获取更多发展机会。

日本的风神能源,则对联盟的资源共享机制表示支持,愿意加入其中。

与此同时,星联能源在国内市场的稳定表现,也为联盟争取了更多国际声誉。

随着“绿色能源村”项目的经验在论坛上被展示,不少发展中国家主动与星联接洽,希望引入类似项目。

“这是一场持久战。”李凡在内部会议上总结道。

“国际市场的复杂性远超国内,但只要我们坚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放,就一定能找到属于我们的空间。”

柏林论坛结束后,李凡带着团队回到东大。

他站在辽北县的风电场前,看着远处旋转的风车,心中浮现出更大的蓝图。

“国内市场只是基础,国际市场才是未来的舞台。”他喃喃道。

“下一步,是让星联真正成为新能源行业的规则制定者。”

寒风呼啸,风车的转动,仿佛在诉说着未来的风云变幻。

一场更大的博弈,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

从柏林论坛归来,李凡带着一股“斗智斗勇”的疲惫感,站在辽北县的“绿色能源村”项目现场。

冬日的寒风,让空气显得更加清冽,远处的风车旋转着,仿佛在提醒他:国内的联盟刚刚稳定,国际市场的争夺,还需慢慢筹划。

“李总,这次柏林论坛的效果不错,国际合作的意向多了好几单。”方东河走过来,递给李凡一份数据报告。

李凡接过报告,翻了两页。

点头道:“国际化的路我们已经启程,但根基还是国内的联盟。”

“如果这个联盟,只是松散的拼盘,那我们迟早会被拖累。”

方东河一愣:“难道联盟还需要再优化?”

“不仅是优化,还要让规则更稳,让竞争更良性。”李凡眼中透出一抹坚毅。

“国内市场的蛋糕足够大,但谁能分到更多,得看本事,而不是靠资源浪费或者恶性内耗。”

-----------------

回到深市总部后,李凡召集联盟理事会,召开了年度例会。

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落实联盟的良性竞争机制。

确保联盟内的企业,能够在既合作又竞争的环境中稳步发展。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怎么抢市场。”李凡开场直击主题。

“而是如何让每家企业在市场中,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通过竞争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

【议题一:行业技术竞争标准】

星联能源提出一项建议,将联盟内部的技术竞争,纳入规范化管理。

所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可以通过联盟的共享平台展示。

由“技术委员会”评估其商业化潜力,分配市场奖励。

技术领先的企业,可以优先获得政策支持和市场扩展机会。

但必须向联盟共享部分非核心技术,避免技术垄断。

【议题二:市场动态调整机制】

针对初期市场划分,可能带来的僵化问题,李凡提出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企业的市场表现、技术贡献、社会影响力等指标重新评估市场份额。

确保优秀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而暂时落后的企业,也有动力提升自己。

【议题三:联盟内部监督机制】

为了避免“大企业吃小企业”的现象,李凡提议成立联盟监督委员会。

委员会由“中小企业的代表”和“第三方机构”组成,专门负责监督市场划分和技术共享的执行情况。

监督委员会,拥有独立的裁定权,确保联盟的规则公平透明。

会议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天,期间不乏激烈的争论。

一些大型企业,对技术共享和动态调整机制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削弱自己的竞争优势。

而中小企业,则普遍支持这一提案,希望通过更公平的规则,参与市场竞争。

最终,经过反复博弈,各方勉强达成了一致,联盟内部竞争规则正式确定。

-----------------

尽管规则已定,但执行的过程中,问题接踵而至。

恒宇能源在东北的风电项目规模较大,但技术指标却屡屡达不到联盟的标准。

为了不被市场划分机制削减份额,他们试图通过与地方政府直接合作,绕过联盟的技术评估体系。

李凡得知后,果断派出联盟技术委员会的人到项目现场核查,并在联盟内,通报了恒宇能源的违规行为。

“规则是用来约束大家的,但如果大家都不守规则,那还要联盟干什么?”李凡在内部会议上强硬表态。

“既然恒宇能源想挑战规则,那就别怪我们削减他们的市场份额。”

这次行动,迅速震慑了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企业,联盟的权威性进一步巩固。

而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更多话语权,开始以“联合体”的形式参与资源竞标。

这种合作方式,显然是对联盟规则的合理利用。

但也引发了部分大型企业的不满,认为中小企业联合后,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市场份额。

李凡对此表示支持:“这是规则允许的合作方式,只要不触碰底线,联盟欢迎任何形式的创新竞争。”

-----------------

随着规则的逐步落实,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开始发生明显变化:

【技术驱动的竞争】

由于技术创新,成为了市场扩展的核心指标,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星联能源的储能技术,通过联盟平台推广,成为行业新标准,带动了国内储能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资源分配更加高效】

通过动态调整机制,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大幅减少。

一些原本濒临倒闭的中小企业,通过资源共享机制,重新找到了市场机会,行业的整体活力显著增强。

【合作与竞争并存】

大型企业在稳定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开始与中小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技术和市场。

中小企业则通过联合体形式参与竞争,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竞争生态。

-----------------

一年后,联盟召开了首次年度总结大会,各企业代表齐聚深市总部,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

“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很多挑战,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李凡在开场致辞中说道。

“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秩序初步建立,联盟的规则体系,也得到了验证。”

“但未来的路,还很长。”

随后,李凡提出了联盟的未来计划:

第一,推动区域间的协同合作。

联盟将设立区域协调中心,加强不同地区企业间的合作,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第二,建立全球化战略布局。

借助联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动更多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第三,深化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联盟将设立专项技术基金,资助具有潜力的创新项目,确保联盟在行业内,始终保持技术领先。

-----------------

会议结束后,李凡站在会议室的窗边,望着窗外灯火辉煌的深市夜景,感慨万千。

“李总,现在国内的局面,算是稳住了,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更专注国际市场?”

星联能源CEO刘龙飞走过来,语气中带着期待。

“国内的秩序,只是基础,国际市场才是未来的主战场。”李凡点头,目光中透着坚定。

“但无论走多远,我们的根基,不能忘。”

“我们要让全世界知道,东大新能源,不只是行业的一个参与者,更可以是规则的制定者。”

“甚至我们现在,也正在朝着这个目标持续努力和迈进。”

窗外的霓虹灯,与远处的星光,交相辉映。

这一切,仿佛在预示着星联能源和东大新能源行业,更加光明的未来。

一场新的征程,已经在等待着李凡和他的团队。

而无论是李凡自己,还是星联能源,亦或者星联集团其他所有人,对此也都是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