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布局(2/2)

头人觉着米糕与部落无关,无论如何都不肯教授唐语,这让想吃的娃娃们一脸失落。

直到一个孩子无意中在山脚碰上两个钓鱼的唐人,这一切才赢来了转机。

钓鱼的是通译和兰松,小兰在姚州这种重实干的地方发挥不出半点作用,公文有长史,民生有老爷子,军事有苏定方。他一个只会读书写字的书生转眼成为废物,连侯家的响马账房都不如,人家早成军营里的记账先生,连军功都有了。

听说侯大宝准备教蛮人说唐话,小兰便自告奋勇的报名了。学生只有一个,还是找甲虫才摸到这地方的。

“马!”小兰拿着块木板展示给那个孩子看。

“马!”一个字对孩子来说很简单。

兰松换块木板,指着念:“蛇!”

“馓壑隆!”孩子应该见过这玩意,冒出一句蛮语。

小兰摇摇头,接着念:“蛇!”孩子这次明白了,跟着一起念。

临别时一共教会五个字,通译拿出一小块米糕做为奖励,送给孩子,叮嘱他到部落里再吃,不然会被山里的猴子抢走。

孩子听话的走了,兰松苦笑着收起木板,准备回城休息,今日的战果不太理想。

米糕对孩子们的震撼是头人没想到的,没见过的孩子们纷纷围拢抢夺,被头人喝止,正想抢走扔掉却被孩子的母亲夺回。

“那是唐人的东西!”头人解释。

“是我娃的!”母亲发飙回应。

孩子吃下那块雪白的米糕时,整个部落的娃娃都羡慕地看着。

“山下的比这还大,要是会写,能吃到很多!”一个娃娃嫉妒的喊道,头人一脸无奈地走开......

盘年五部一共多少人,杨长史的户籍册上登记得清清楚楚,侯大宝认为最迟十天,兰松的学生就会突破二百人。

姚城军民在辛苦大半个月后,总算忙完了冬麦的播种工作,侯老爷子监督赶制的新犁受到一致好评。姚城现在不缺粮食,可倔强的庄户非要看到土地种上庄稼才放心。

苏定方面色平静的参与庆祝,侯大宝知道那是因为姚州已经两个月没接到过蜀中传来的公文,侯老爷子赴任是姚州最后一次接到大唐公文。眼下的情况只能说明一点,爨氏封锁了北进蜀中的道路,姚州与大唐的联系彻底中断。

“侯校尉,把你做的沙盘端过来。”苏定方按军中职务下令,侯大宝行礼接令。

老苏看着姚城四周的地形有些发愁,北面山上是盘年五部,东面是田地密林,南面是通往濮子部和昆州的山间小道,西面是盘年五部的田地。

“姚城太小,留军三百足矣,敬君弘带马队屯驻城南山口,某带左右护军一千人屯驻城东密林,东宫卫固守营地,防盘年五部叛乱。城中留守并诸位同僚请加固城墙,昼夜巡视,爨氏若至必是死战。”老苏拿出都督的气势下令,众人领命开始忙碌,只有校尉站在原地发呆。

爨氏出兵没人意外,姚州如同大唐扎到滇地的一根刺。原本爨氏族人做都督到没什么,可上一任爨族都督莫名其妙消失后,大唐不但未给爨氏交代,反而重新任命一个外人统领都督府。这在爨氏看来是大唐准备进兵滇地的信号,如果不进行反击,爨氏几百年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