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硕鼠【4K】(2/2)

数日后,县寺内。

“七百六十八顷?估三百二十七石粮?”

看着眼前的数字,魏哲怒极反笑。

随即只见他面色陡然一沉,冷冷的盯着面前的县丞黄雄道:“黄君,这就是你给我的答复吗?”

见此情形,长相富态的黄雄顿时冷汗就下来了。

但魏哲再怎么催逼,他也没办法。

毕竟往年带方县的田赋多少,那都是县令与各家豪强商量出来的。

虽然带方豪强不多,大小也就四五家,基本上以田氏为首。

但就是这四五家豪强却足足掌握了带方县大半的资源与人口。

说好听一点是商量,可实际上就是求人。

尤其是经过带方县历任县令放纵之后,更是豪强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至于度量田亩,黄雄可没有那个胆子。

实际上他在收到各家回复之后连个屁都没放,便乖乖的回来禀报了。

眼下见魏哲杀气凛然的看着自己,这个脑满肠肥的胖子终于受不住了。

只见他满头大汗的长拜在地,叫苦道:“此实非我本意呀!”

“县君有所不知,吾名为县丞,实为傀儡。以往诸事皆由主簿田文决断。”

说着这胖子还哭了起来,明明已经年过四十了,竟然还一脸幽怨道:“县君若是不满,吾也只能一死以证清白!”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这胖子看了半天柱子也没什么动静。

毕竟他好不容易上下贿赂才买来一个县丞的位置,自然不想那么早死。

魏哲见状顿时嫌弃道:“一把年纪哭哭啼啼像个什么样子。”

说罢他便无奈的摆了摆手,“也罢,你且去吧,此事你不用管了。”

闻听此言,黄雄那臃肿的身躯顿时变得灵巧无比,匆匆一礼便立刻离开。

待黄雄的离开之后,却见戏志才从一旁的屏风后走了出来。

只见他眉头微皱的摇了摇头道:“明公此计虽好,但是火候却还差些!”

魏哲闻言则面露遗憾之色道:“我何尝又不明白,只是户赋、口赋、算赋今年都已经征过了,也能在田赋上着手了!”

说起来当下大汉朝的赋税种类还真不少。除了户赋、口赋、算赋、田赋之外,当下还有刍稾税,也就是根据土地面积每顷征收3石刍和2石稾用来替朝堂养马。

当然,一般征收的时候都是折算成钱帛。

也就是1石刍等于15钱,1石稾等于5钱,故每顷每年征收55钱。

除此之外,大汉朝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献给”皇帝六十三钱,以供宫廷费用,此为“献费”!

甚至还有车船税、六畜税等各种杂税。

所以小民黔首想要在大汉朝生活的好点,还真不是一般难。

然而戏志才闻言却哈哈一笑道:“明公莫不是忘记我等身处何地了?”

只见他指了指脚下,狡黠一笑道:“带方虽然苦寒,但亦有地利之处。”

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先是一愣,随即恍然道:“你是说山海池泽之税?”

戏志才闻言当即点了点头:“然也!”

需知在大汉朝这山林川泽可都是有主的,便是大海也是有主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便是这个意思。

所以什么盐税、铁税、渔租海税、渔采之税,自然就应运而生了。

总而言之,凡“山海之利,广泽之畜”等“天地之藏”,皆属天子。

念及此处,魏哲思量片刻发现这还真是个好由头。

毕竟本朝虽然设有盐官和铁官,并未废除盐、铁官营。

但是自从世祖光武皇帝去世之后,盐铁官营政策便废弛了。

故自章帝开始,就允许民间经营盐、铁,只不过要收税罢了。

开矿有矿税,煮盐有盐税,铸铁有铁税。

可以说大汉朝的豪强享受的待遇,简直是唐宋地主看了都流口水的地步。

于是魏哲和戏志才一番商议后,很快又一则消息便传出县寺。

……

“这厮莫不是想要买官?”

阳丘乡田氏坞内,田文沉吟许久方才发出如此惊呼。

其父田韶本来也想不通,但闻听此言却忍不住点了县头:“应是如此。”

毕竟若不是这个理由,实在没办法解释魏哲为何一上任就如此急功近利。

嫌田赋少你就过来求我呀?想要捞钱你也可以跪下当狗呀?何必在山海池泽之税上较真呢!

但理解归理解,田氏父子的脸色却丝毫没有好转。

只见田文一脸不甘的可惜道“我还以为这厮会不自量力的想要度田呢,没想到竟然还有点脑子。”

没错,县丞黄雄报上去的数字就是田文有意为之。

他知道魏哲肯定会对这个数字不满,便想将他的目光吸引在田亩之上。

一旦魏哲不知天高地厚的准备清查带方县豪强田亩,田文就有把握阴死他。

别的不说,在田文的算计中,民乱加上秽貊入寇就够魏哲死八次了。

更别说魏哲清查带方县豪强田亩传到乐浪郡各县后引起的反噬了。

但没想到魏哲竟然没有踩坑,而是选了另一个地方下手。

然而不等田文再说什么,田氏老家主田韶便果断道:“不能再让此人继续查下去了!”

田韶甚至宁愿魏哲清查田氏的田亩,也不愿意他查什么山海池泽之税。

毕竟隐匿田亩大不了多补点粮食,大不了就当今年遭了旱灾。

但田氏的盐田、铁矿可见不得光。

三韩人也好,秽貊人也罢,甚至高句丽人田氏也来者不拒。

只要他们出得起粮食、皮毛,田氏的盐铁才不管什么胡人汉人。

田文闻言当即咬牙道:“父亲放心,此事交给我了,定让这厮有来无回!”

-----------------

参考文献:

《居延汉简》

《汉书》《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