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孤灯寺(2/2)
只是,这些剑修,也相当冷僻孤傲,很难搭上话,所以,跟李自在保持联系,还是有些必要的……因此十年一次的孤灯寺之会,还是可以持续。
朱雀七宿小组其实早几年就已经打探清楚了,这孤灯寺,位于昱州东南沿海,是大晁王朝两座规模较小的海港城市之一。
两座城市互成掎角之势,海运贸易不是很发达,却是曾经大晁王朝建立初期的关键军事要塞,所以后来衰落了许多,也一直声名不减。
这两座城,合称为“北潮头,南浦云”,看名字就能猜出一些地理特性——潮头城风浪较大,洋流湍急,而浦云城多云多雾,湿润多雨。
孤灯寺的具体位置,是浦云城南郊,准确地说,是一处沿海山坳,曾经,这里的塔楼之上有灯火,指引往来船只,后来北潮头和南浦云都有衰败迹象,灯塔也渐渐废弃不用……
后来,一群佛家弟子在此处建起寺庙,面朝大海,青灯古佛,也传承了数百年……
说起来,东天元洲是道家正统大本营,虽然没有禁止民间凡人信仰,不过有道行的佛修也不会这么不开眼过来传道……所以,凡人百姓可以信,凡人也能修佛,但没有那么旺盛的香火,佛寺也并不像地球华夏古代那么强盛,更没有进入朝堂……
这一点,倒是引起了罗星的警觉——西游故事里,最大的主题是什么?
是取经!
取的什么经?
佛经!
本来地球华夏的正史记载之中,并没有猴啊猪啊什么的,只有玄奘法师一人,前往西方天竺国求取真经,或许,身边真的有个名叫“石磐陀”的向导兼仆人,或许没有,或许这人逃走了,或许病死在半途……
总之,最后玄奘法师一个人完成了取经壮举,将经书带回大唐,翻译成册……
当然,在民间传说和逐渐演变的神话传说里,有了孙悟空,有了猪八戒,石磐陀也换成了卷帘大将……
不管故事如何精彩绝伦,背后的主线都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佛学东传。
当然,华夏的佛家在玄奘取经之前就已经传入,玄奘大师是大大促进了佛学的流传。
而在这个修仙世界,取经故事大抵是存在的,不过,好像没有有这么大的影响,佛法终归是在表面上获得了民间信仰的香火,而东天元洲的主流正统,依然是道家传承!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西游,大概是发生了的,只不过,影响没有地球上那么大……
虚尘子到了浦云城南郊孤灯寺,和罗星还有众分身一起讨论这背后的蹊跷,也不紧不慢地等着。
当年李自在大概也是这个时候来了孤灯寺,不过没说具体日期,当然,对修仙者来说,等上几个月也不算什么……
结果,等了足足一个月。
在此期间,罗星本体和三十三分身对西游做了诸多分析和推测,最终也只是以猜测和假想为主,反正,到了仙界,这些问题基本都会有答案,也不着急。
而李自在来的时候,虚尘子已经将孤灯寺僧众的生活规律摸得一清二楚,连做功课念的经书都背了下来……
李自在一来,便也发现了没有完全收敛气息的虚尘子,上来打了招呼:“几年不见,道友修为又有长进。”
虚尘子也客气:“道友也是修为大涨,离着万剑境界不远矣。”
李自在倒是不客气:“都是那天涯海市换来的精纯玄铁有奇效,可惜,那位知弥道友暂时没有产出,想来,这等奇物炼制极为困难。”
聊起修行上的事,李自在是一点心眼都没有。
虚尘子道:“那精纯玄铁,贫道也有所耳闻,不过是寻常精铁经过淬炼剔除杂质,对炼制寻常法宝有所助益,但功效有限,却不知,对李道友有如此神效,不如,李道友与神鼎宗商议,将所有精纯玄铁吃下……毕竟神鼎宗以炼器见长,那精纯玄铁便是剔除所有杂质,本身也就是寻常之物,李道友不如找些对自己效果不大又罕见的炼器材料去交换。”
李自在一听,眼中精光一闪:“这倒也是个法子!是我疏忽了,下次与神鼎宗交易,再去与他协商!”
话题就这么轻松打开,随后,虚尘子才将话题转到了这十年之约。
原来,李自在来此地,却是为了祭奠一位故友——二百余年前,李自在只是一个江湖剑客,常年在大晁王朝一带活动,与这位故友乃是莫逆之交,这故友也多次救过李自在的命。
李自在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就将武技修炼到了极致,想罗星一般,突破武道桎梏,而且,被一名路过的剑修收为弟子。
李自在的天赋极为惊人,入门不到五年就完成了炼器、筑基对应的执剑和御剑境界,出山云游,却发现这位故友被一群剑客围殴。
李自在出手,轻松秒杀那一群剑客,却还是晚了一步,故友已经命在旦夕。
剑修专注于剑道,并不擅长救治,李自在只能眼睁睁看着故友死在自己眼前……
尔后,故友便葬在孤灯寺附近的墓地里。
从那以后,每隔十年,李自在都会来祭奠这位故友。
说起来,这位故友当时被围攻,和这孤灯寺也脱不开关系。
当时,故友接到了护送一个小和尚的镖,那些前来围攻的剑客,一半是跟故友结仇的镖师,一半,却是为了小和尚手中的“宝物”。
这小和尚的故事,类似于另一个版本的玄奘法师取经故事,不过是东游版本的——小和尚来自九州正西寂州,寂州和离州有少数佛门寺院有着来自西荒古原的传承,寂州南边甚至更多一点点,有些就是跟着西荒古原的商队传进来的……
那时候的孤灯寺传承,其实不那么“正宗”,毕竟都是些凡人弟子修佛,经书也都是代代传抄那种,后来,也不知是怎么传出去的消息,就有寂州一个大寺院的僧人听说了,准备亲自把经书传到东海岸百年的孤灯寺……
可惜僧人年事已高,便将这个宏愿“传承”给了自己的小徒弟,就是刚满十二岁的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