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首块钢(1/2)

“星曜,按照你这套图纸的规划来看,目前的第一步还是需要完成一个大件。”

叶雨慧来到他身边,满怀惊喜地对正在进行引擎强度和主体结构对比测试的星曜说到,话里话外完全令他有一种出其不意之感。

一番神秘的嘀咕后,她将星曜带领到了一处相比那个主实验区域更宽阔的兵工基地,然而这里的中央区域却是一片空荡荡的。

星曜对此新鲜感爆棚,对于他来说虽然也参与了狮子驼峰基地的建设,可这个基地的规模之大是他都无法想象的,尤其是这些被山脉覆盖的地下堡垒以及大型兵工基地,为整座狮子驼峰都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而当进入这些区域时,他的感受和先前身处该基地司令部时又有了一种从火星基地回到SVS空中总部基地的感觉。

他环顾这周围,除了构成其内壁的结构性建筑外,只有中间一个看起来类似固定座的圆柱体,地面上还有围绕其中心展开的轨道,星曜有预感这里很可能是此次战略工程核心部件的总装地。

“看来你还真是这方面的天才,只需要看一眼便可知,正如你猜测的那样,根据你的设计图,向日葵太空基地的核心大圆环,那个能够容纳正负24台引擎阵列,起到连接周围架构的超级心环的,将会在这里诞生,感觉怎么样?”

“什么?”

“哦哦,你是说等这里完成之后,是吧!”

场地看起来空空如也却又时刻散发着力量和钢铁硬汉般的威武,可星曜一时半会似乎也没有反应过来,要说总装部,这里什么机械设备都还没有安置进来,工作又何去何从。

“实际上,就目前而言,只要将一整块纳米粒子钛钢从这里的顶部通过特制的引擎使之安装到中间这个大圆环中并与地面周围的轨道衔接完毕,那么我们现在所处位置的后方的巨型纳米粒子锻压机组就可以在编入指定程序之后,将图纸上的那个圆环按照尺寸完美地构筑出来。

“只不过,需要花点时间而已!”

“这样啊!”

星曜环顾周围,果然发现原来那些巨型机械都已经是整个建筑结构的一部分了,第一次来到这里,若不仔细观察,还真察觉不到。

在基地的一处大型厂区内,上千工人正在一座巨型炼钢炉周围进行操作,虽然这种金属本身很轻,可由于其直径需要达到800米,因此工序要比打造几十上百米规模的一体式模块难的多。

为了尽可能促使工程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进度有所提升,许嘉明,张龙臻和王建军三位基地首长身份的人分别加入到这一步运作中来,他们采用人海战术和科学的多团队管理,甚至开始亲临现场进行指挥。

在这里,新鲜出炉的粒子硅钢被压成无数张薄片,分别运送到冷却中心,待薄片冷却之后最终被运送的地点,就是位于那个直径800米的环形场地。

“目前几个兵工厂已经合力把硅钢的产量进行了提升,不过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单座工厂只可以打造直径最大480米的环形硅钢片,而设计的核心环的直径在800米!”

消息很快穿到了星曜这里,使之陷入沉思,好在有宇轩和叶雨慧在场。

“若是无法进行单片直径800米的片子,就采用多层叠片法,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眼下兵工厂车间规模问题,还能够使其在最后锻压时结构更为坚固。”

“没问题,看来雨慧果然是SVS和平联盟建筑构造工程领域的女中豪杰啊,哈哈!”

“彼此彼此!”

星曜来到了施工现场,随之决定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建造,等到最后的锻压那一步时,采用错层叠片法,因为目前要做的,最终还是演变为一个整体。

“不过幸好只是主结构,要是涉及到引擎等必须一体化的部件,这样的方法就不一定行得通了。

当然若是没有800米的部件加工坞和那些锻压机组,这一步同样不可行,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巨大的部件,也只是碰到工厂为了一些极端情况,提升冗余性才刚好有这样的厂坞,只不过你还真是有多大用多大啊。

要是你设计图上的数字再大哪怕只是一点点,怕是你要回去改数据了!若这是最后一步,怕是整个计划得泡汤!”

叶雨慧一本正经地对星曜这种一锤定音,不留空隙的做法调侃着,不过她还是希望星曜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说也要稍微留点余地。

“你说得对,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基地总希望它能够承载起更多的使命,尽可能大一点,毕竟在茫茫太空中,即使是4公里的向日葵基地,连一叶扁舟都算不上。”

大量的硅钢片被制造出来后,分批次被运往那个直径约千米的环形坞中,将其错层放置于每一个平面上进行堆叠,直到达到指定高度。

由于最终还要进行加工和锻压,因此当堆叠工程逐渐进入尾声时,工程师们看见当前的堆叠总高度已经高达55米,而最终成型之后的高度从设计图来看,为36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