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贵客(2/2)
try{ggauto();} catch(ex){}
“多则七八里,少则四五里!”蔡瑁皱起了眉头:“怎么了,阿瞒你干嘛问这个?”
“你看看外头!”曹操侧过身子,让出车窗的位置,蔡瑁不解的向外间看去,顿时被外头道路上的人流给吓住了:“怎,怎么会这样?出什么事情了?”
“都是由南向北的!”曹操意味深长的看了蔡瑁一眼:“看来是南边不平靖呀!”
“南边出事?山越?民变?”
“照我看不是!”曹操摇了摇头:“若是我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武陵蛮又起事了!你记得吗?三年前,长沙、零陵蛮夷就起兵作乱,劫掠州郡,荆州当地郡守征伐不克,我们离开前,朝廷已经有传言要以太常冯绲为车骑将军,出兵征讨武陵蛮!”
“啊,我在雒阳呆了一年多,家中信笺也未曾提及,难道情况会恶劣到这种地步?”蔡瑁闻言失色道。
“你不知道吗?就在去年,武陵蛮酋帅领两万众东向,兵锋直抵夷道。夷道扼守长江要隘,楚蜀之分。若是武陵蛮攻下此地,向北渡江就是西陵,造船东下荆扬二州便尽为其祸,西上水陆并进则蜀中震动。你说朝廷能不惶急吗?”
“若是这样的话,可惜了!”蔡瑁听到这里,突然长叹了一声,。
“可惜什么?”
“若是咱俩年纪再大些,那岂不是就可以奉天子之命,征讨蛮夷?”蔡瑁笑道:“车骑将军咱俩恐怕当不了,当个什么护南蛮校尉还是可以的!”
听好友这般说,曹操没有说话,不过他闪亮的眼睛还是出卖了他此时内心的激动。两人虽然都只有十四五岁年纪,但古人本就早熟,十四五岁虽然还没有加冠,但像曹操、蔡瑁这种世家子弟,说不定和家里婢女生下的私生子都有好几个了。(按照史书记载曹操生于公元155年,现在应该是十二岁,不过为了小说情节需要,改大了两岁,为十四岁)
他们在雒阳结交权贵,求学于大儒,已经算是进入了当时东汉的高层政治圈子了,对当时世事见地和自己的志向绝非现代的同龄人可以比拟。
两人口中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一开始是当时人对武陵地区诸多少数民族的总称,后来这个称谓的范围扩展到分布在今天湖南沅江流域、澧水流域和洞庭湖西北部以及与湖南相邻的黔、鄂、桂部分地区所有少数民族。
这支少数民族势力从汉武帝时开始兴起,其后势力愈发壮大。到了东汉时期,由于租税徭役方面的矛盾,武陵蛮各部与东汉地方政府不断发生冲突,时叛时服,已经成为了东汉帝国在南方的最大威胁之一。
为了应对武陵蛮对荆南诸郡的压力,东汉政府在有段时间甚至不得不把荆州刺史的治所安置在汉寿(大概位于今天湖南常德,没错,关羽的汉寿亭侯封地就是在这里),就近组织对武陵蛮的镇压。
而曹操口中的三年前的那次武陵蛮起事,其军队甚至兵临夷道(今天湖北省宜都)城下,直接威胁到东汉在益州和荆州,乃至整个长江中游的统治,隐然间,已经是整个东汉仅次于羌乱的少数民族暴乱。
面对武陵蛮的咄咄进逼,仅凭荆州当地的军事力量已经无法将其镇压下去。所以东汉中央政府打算任命曾经先后在扬州、陇右、辽东击败当地反抗势力的名将冯绲为车骑将军(位阶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全权指挥对武陵蛮的军事行动,尽快了结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
突然,马车停住了,外间有人道:“小郎君,有人在路旁迎候!”
“距离县城这么远为何有人迎候?”
“来人自称是新野游徼蔡不疑!”
“哦,是我的那个远方族兄!”蔡瑁笑了起来:“阿瞒,你不是要在新野待几天吗?想必是家父在给他的信中提到了!”
“哦哦!”曹操眼睛一亮:“这里距离新野城还有很远吧?你那族兄出城这么远来迎你?”
“嘿嘿!”蔡瑁干笑了两声:“恐怕他是冲着你来的!我这族兄做梦都想举孝廉,家父估计在信中也有透露几分阿瞒你的身份,所以——”
“原来如此!”曹操笑了起来:“这样也好,倒也不用担心你族兄不出力了!我在新野还有件事情要办,须得一个得力人手!”
“若是如此便最好了,我这族兄名叫蔡不疑,虽然只是个游徼,但他家在新野却是颇有根底,办事起来肯定得力!”
蔡、曹二人说笑间下得车来,曹操眼睛顿时一亮,只见路旁站着两人,左边那个身高八尺有余,白面短须,面貌端正,头戴了一顶葛巾,腰间挂了一柄吴钩,如鹤立鸡群一般。曹操下意识的上前一步,伸手去握对方的手臂,口中笑道:“你便是阿瑁的族兄蔡不疑吧?在下久闻其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在下魏聪,蔡不疑是旁边这位!”魏聪小心的后退半步,避开眼前这个有些过分热情的小个子少年,从外表上看对方应该是一位富贵公子,但如果细看的话,他的服饰虽然都是上等货,但不知道为何,却总有种怪异的感觉,不像他身旁那位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世家子弟特有的那种礼仪风范。
“魏聪?”曹操上下打量了一下旁边的魏聪,又看了一眼蔡不疑,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不过他掩饰的很好,立刻又笑了起来,对蔡不疑长揖为礼:“原来如此,都是我莽撞了!”
“哪里!”蔡不疑哪里敢受眼前贵公子的大礼,赶忙让开半步,躬身还礼。站在一旁的蔡瑁也好奇的看了魏聪一眼,对蔡不疑笑道:“兄长,你这同伴倒是好生轩昂,不知是何方人氏?”
“在下乃是河北邺城人!”魏聪赶忙依照自己原先编造的来历说道:“前些日子途径此地山中迷路,蒙令兄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