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招降南诏、拖垮吐蕃的西南战神韦皋(1)(1/2)

韦皋,长安人,生于天宝四载(745年),出自名门大户,但家境较为贫寒。他的入仕方式颇为奇特,肃宗驾崩后韦皋因声名好、学问高、年纪轻,被朝廷征辟为建陵挽郎。

“建陵”是肃宗的陵寝名称,而“挽郎”则指当时替皇帝牵引灵柩、高唱挽歌的少年郎。

大唐有制,“挽郎”身份相当于后备干部,在参与完殡葬活动后即可由吏部直接选任为正式官员。

韦皋顺利的从挽郎调整为华州参军,而后基本上一直在藩镇幕府工作任职。藩镇相当于个小朝廷,幕府是直接服务于节度使的机构,所作事务军政财刑无所不包。擅长学习总结的韦皋由此练出了一身文武艺,为他将来的挥斥方遒打下了良好基础。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太尉朱泚在乱兵拥护下悍然称帝,德宗逃奔奉天(今陕西乾县),整个天下乱作一团。

就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时任陇州留后(今陕西陇县)的韦皋在势单力弱的情况下,设计诛杀了投靠朱泚的叛将牛云光,毅然选择站队大唐。他的忠勇得到德宗的认可与褒奖,特地为他单组一军,成为奉义军节度使。

兴元元年(784年),时年三十岁的韦皋接替张延赏,出任西川节度使。

西川,可理解为现在的四川省中、西部地区,治所位成都,辖区与吐藩、南诏相邻,是大唐的西南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韦皋主政西川期间,吐蕃正处于巅峰发展期,不仅蚕食了河西、陇右全境,不断侵扰盐、夏二州(盐州即今陕西定边,夏州今陕西靖边),还以兵威慑服南诏,让处于大唐纵深的嶲州(今四川西昌)也沦为防御吐蕃进犯的前沿。

南诏原是大唐属国,天宝十一载(752年)在宰相杨国忠的错误政策下叛唐自立,更改国号为“大礼”。吐蕃趁虚而入,册封南诏王合罗凤为“赞普钟”——意为吐蕃国王的兄弟。恰好赶上安史之乱,大唐自顾不暇无力顾及,南诏遂全面倒向吐蕃,成为吐蕃在大唐西南方向进攻发起的桥头堡。

大历十四年(779年)十月,德宗刚刚继位不久,吐蕃、南诏联兵十万,兵分三路大举进犯西川,接连攻陷嶲州等多座沿边州县,后被大唐名将李晟击退。

就在这场边境作战中,南诏宿命般俘获了西泸县令郑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