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大国材料》:构筑现代科技与工业发展的基石(2/2)

“到时候我们的生产成本,应该也不会比光威要高到哪里去吧?”

为了应对华夏碳纤维厂家的威胁,东丽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出改变的。

像是碳纤维产品,以前东丽是绝对不会考虑在华夏修建工厂的。

但是南山碳纤维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之后,这个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特别是南山碳纤维把东丽打的丢盔弃甲,丢掉了华夏大部分的市场和一部分的国际市场之后,东丽那边的转变就更快了。

在华夏修建工厂,把碳纤维的成本降低到跟华夏厂家相同的水平,这就是东丽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

不过近藤太郎却不是特别的看好这个结果。

“虽然我们已经在华夏实现了碳纤维的国产化,但是我们的设备是从国内运输过去的,而对方是南山设备生产的,这里面估计会有一个设备价值的差异。”

“除此之外,华夏的人工成本也是比我们要低一些的。”

“最终如果我们要保持比较高的利润率的话,售价还是会比对方要高。”

近藤太郎这么一说,佐贺奴立马就说道“中低端的碳纤维市场已经没有办法维持很高的利润率了。”

“只要不亏本,为了抢占市场,以前一些我们不接的订单,都是可以考虑接的。”

“与此同时,我们要跟东瀛企业和欧美企业好好的沟通,让它们在华夏的工厂尽可能的使用我们的碳纤维。”

“或者是一些海外公司交给华夏工厂代工生产的碳纤维产品,我们要想办法让对方指定使用我们的碳纤维原材料。”

“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我们的价格还要略高一点,只要高的不是很多,也是可以拓展一些市场的。”

不得不说,佐贺奴的这个想法还是很有道理,也有可行性的。

只要华夏还有东瀛等国家的企业需要使用碳纤维原材料,南山碳纤维和光威想要把东丽给完全干趴下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人家的产品的开发是在海外,东丽在开发阶段就跟人家已经确定好了材料的选择。

最终图纸给到华夏这边的时候,只能按图去生产,采购对应的原材料。

这种情况,在汽车行业就是非常常见的。

一些特殊钢,国内其实也是已经可以生产了。

但是往往还是需要从东瀛等地进口,原因就是对应的零件在图纸上就已经标注好了要使用哪个钢铁厂家的特殊钢牌号。

这个时候除非有非常大的收益,要不然人家推国产化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毕竟各种测试都已经完成了,现在要重新做一遍,最终的收益就很不明显了。

关键是各方人员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

“这个工作我们其实一直都有在做。”

“现在麻烦的就是光威那边在拓展碳纤维的产能的情况下,也在同时拓展碳纤维产品的生产能力。”

“我们的一些客户的市场也都是被光威给抢走了。”

“到时候就算是争取了更多的客户,但是最终的碳纤维销量却是有可能反而下降了。”

近藤太郎这么一说,佐贺奴也郁闷了。

华夏的企业太难对付了。

特别是那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华夏企业,很难搞。

以前东瀛企业随随便便就能在市场上过的很滋润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碳纤维行业如此,汽车行业如此,家电行业如此,甚至就连半导体行业也是如此。

东丽这些巨头,如今也是风光不再。

“那个光威背后也是有南山碳纤维的影子,也算是南山系的企业。”

“如今美利坚那边不允许任何企业跟南山碳纤维合作,我们有没有可能推动一下,让美利坚和东瀛这边都不允许任何企业跟光威合作?”

没有更好的办法,佐贺奴就想到了过去美利坚赫氏那边搞出来的一些动作。

不过,近藤太郎的回答还是让她有点失望。

“针对南山系的企业的打压,已经引起了华夏那边比较大的反弹。”

“像是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如今在华夏的销量基本上已经变零了。”

“甚至因为这个事情,美利坚那边的车企在联合起来打压丰田汽车和现代汽车等企业,为的就是弥补自己在华夏市场的损失。”

“最关键的是就算是这个政策落实下去了,最终人家也是有很多的办法去规避。”

“比如把碳纤维出口到安南等东南亚市场,倒一手之后卖给美利坚的客户,最终并没有起到打压的作用,反倒是让自己的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了。”

“类似的情况已经发生过了。”

近藤太郎作为销售部部长,消息来源还是很丰富的。

之前跟东瀛的一些其他企业交流的时候,他就听到过好几个故事。

比如南山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一些轴承,就通过出口到安南,然后再出口到美利坚等地的方式来继续销售。

再有就是一部分的设备,也是南山设备生产出来之后,出口到安南等地换标,之后再出口到美利坚。

这种事情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打击的力度也是会越来越弱。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们今后要怎么办?”

“难道就真的看到南山碳纤维和光威垄断碳纤维市场,一步一步的侵蚀我们的市场份额吗?”

佐贺奴很是不爽的盯着近藤太郎。

这种局面让人感到抓狂啊。

“社长,我觉得公司可能还是要想要办走高端的路线,尽可能的走差异化的技术方案,不要跟南山碳纤维和光威生产同类型的产品,要不然很难有好的结果。”

近藤太郎头一铁,直接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迟早都是要面对不利的局面,那不如早点想办法改变为妙。

要不然他这个销售部部长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

对此,佐贺奴也是只能接受。

……

“赵总,我听说你们跟空客的在津城的合资工厂已经确定要给a320生产机翼了。”

“这些机翼都是有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不过不管是从欧洲运输过来,还是从美利坚运输过来,最终碳纤维的采购成本肯定都是比我们南山碳纤维供应的要高很多。”

“你有没有想法让合资工厂使用南山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呢?”

这段时间,由于《大国材料》纪录片的播出,以及光威碳纤维的上市,碳纤维相关的话题热度算是又起来了。

当年华夏被国际碳纤维巨头欺负的故事,在互联网上也是传的比较多。

而南山碳纤维崛起的相关文章和故事,更是被传的到处都是。

毕竟这个过程有点像是爽文一样,让人看了很过瘾。

这种情况下,大家转发相关文章的热情都是很高涨的。

借着这个机会,曹阳自然也是准备给南山碳纤维拓展一下客户。

对于高端碳纤维材料来说,航空航天产业的使用量是最大的。

航天科技那边已经在大量的使用南山碳纤维的复合材料,中航这边同样如此。

但是中航跟波音和空客合资的两个工厂,却是一斤南山碳纤维的材料都没有使用。

要是这些公司都是空客或者波音的独资公司,曹阳肯定是试一试的心情都没有,直接熄了那种心思。

但是既然对方是跟中航合资的,为的也是想要拓展华夏市场。

那么这个事情就值得好好的搞一搞了。

哪怕是波音那边的合资工厂搞不定,空客这边的还是有希望的。

毕竟华夏跟欧洲那边的情况,跟美利坚还是有明显不一样的。

特别是2014年的时候,这种差异性更加的明显。

所以曹阳就直接给赵天灵打电话要订单了。

“曹总,确实是有这个事情,机翼这种零件,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相对简单,所以空客那边准备把所有交付给华夏市场以及一部分其他市场的订单的机翼放在津城的合资工厂生产。”

“不过涉及到材料的变更,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赵天灵对于南山系的企业跟波音和空客之间的恩怨情仇,也算是比较清楚的。

正因为如此,他知道这个事情估计没有那么容易搞成功。

哪怕是他知道南山碳纤维的材料性能更好,成本更低,最终也不一定会使用。

因为用不用南山碳纤维,根本就不是中航能够决定的。

当然了,他们虽然决定不了这个事情,但是可以站出来推动这个事情。

曹阳要的就是中航主动的站出来。

“空客如果不使用更好的碳纤维,那我们可就要在媒体上好好的宣传一下这方面的对比数据了。”

“它们不是一直都想要跟波音竞争吗?”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空客的飞机的碳纤维材料性能更好,最终的生产成本还更低,岂不是可以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软硬兼施。

这种事情求是求不来的。

要让对方感受到威胁,同时也能感受到好处。

让这个事情变为一件双赢的事情。

要不然铁定不会那么快就有结果。

“我跟合资工厂的人打一个招呼,让他们把这个提案摆到台面上好好地聊一聊。”

赵天灵顿了一下,觉得还是出把力推动一下,没必要得罪人。

毕竟这个事情对中航来说也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