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奇葩奏折(1/2)

永琰又开始批阅奏折,打开一封,正好是杭州织造的:“皇上,您近日龙体安康?”

永琰:“朕很好,下次不要问了,你做官这么些年了,朕爷爷那辈你就天天问,到朕这一辈你还问。”

下一封是闽浙总督:“皇上,台湾这边有一土产名叫芒果,您吃吗?”

永琰:“你一天问朕三遍,朕不吃!圣祖爷都不吃,你觉得朕会吃吗?”

永琰刚把奏折扔到一边,又想起来赶紧拿回来添了一句:“你等等,朕的额娘与兄弟姐妹没有尝过,送来一批尝尝,挑新鲜的。”

下一封是苏州制造的:“皇上,您好吗?”这封套里还有第二封奏折,上面写的是,那边有两个举人死了。

永琰:“你把给朕请安的折子和报丧的折子放一块,你是欠收是吗?朕记得你过两个月要进京来送布料,正好,顺便过来领罚,不多,就五板子。”

下一封是一个巡抚发来的:“皇上,万寿节时,臣想进京为皇上贺寿,不知可否?”(言外之意是,皇上,臣想拍拍您的龙屁。)

永琰勃然大怒:“你从年初就开始问,朕一开始不是回你不必上奏了吗?两个月了!你还问,你别过来了,朕看见你就生气,你是听不懂龙话还是看不懂龙字!”

悉数大清开国以来,皇帝批阅奏折回复最多的三个字就是“知道了”。到了永琰这一辈,由于他登基的时候,虽然已经十几岁,但内忧外患全都没有,兄弟和睦,额娘还给自己生了好几个人才。

再加上永琰是被皇上亲自册立太子,并顺利登基,自从他被册为太子后,那些夫子就很捧他,因此,让永琰多多少少,没有前几任皇帝的斯文。

官员如果在奏折中惹了永琰,永琰会直接在奏折开骂,史官在野史中记载最多的就是:“嘉庆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皇上因某某事龙颜大怒,张口骂对方全家。”

当然,也有一些言官试图劝永琰,能够有帝王威仪,永琰直接回他:“朕就是这样的秉性,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皇帝,你不服,就跪着。”

卫嬿婉对此,倒是挺满意的,因为自家儿子这样,有什么事不会在心里憋着,不会憋出毛病。

康熙爷批奏折时,还会在右上角回复完,知道了之后再画上一朵小花,因康熙爷登基的时候还小,小孩子调皮,这也是常有,长大之后就留了这么一个习惯。

雍正爷批阅奏折,虽然有耐心,但是不多,就像杭州织造天天给他发请安,折子有一天突然发了个正事,结果雍正爷没细看,就和往常回的一样,“朕很好”。

先帝爷批阅奏折,倒像是夫子给学生审阅文章,虽然写知道了,但都会写几个评价。

永琰批阅奏折,非常有耐心的全部看完,但他会将怒火,平均分给每一个发废话奏折的官员中,一有不顺心的就在奏折里骂对方全家。

极个别问烦的,永琰还会在此人进京述职的时候,让他顺便过来领板子。

这就导致永远处理政务时,旁边除了有研墨的宫人外,还有大理寺的人在,随时记录有哪些倒霉蛋,被永琰记下要打板子。

每次到进京述职这天,紫禁城就会有官员惨痛的嚎叫。

同样也是因为奏折的缘故,永琰就将进行述职的日子定在了五六月份,因为若是像刚开春那会儿过来的话,有些人没准穿的厚,而五六月份开始步入夏季,穿的都薄。有什么事当场就打了板子,越疼越长记性。

时间到了嘉庆五年五月,闽浙总督进京述职时,特地带了几大箱芒果。

正巧因为人数众多,永琰就在圆明园接见众人,永璘听说有官员进贡他没见过的水果,因此也跟着过来了。

闽浙总督打开其中一个箱子:“皇上,这都是台湾的土产,都是臣一个一个精挑细选的大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