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中医药调理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1/1)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病案]梁某,一名年仅3岁半的女童,于1975年10月8日初次就诊。关于她具体的发病时间和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病情呈现为渐进发展的过程,从走路跌跤到不能站立,再到上肢无法抬举,甚至无法坐立,整个过程大约经历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某医院进行的检查中,发现梁某神志清楚,但存在两侧软瘫现象,腱反射消失,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细胞数正常,但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医生诊断她患有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然而经过两周的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梁某的状况令人担忧,她无法站立,无法坐下,上肢也无法活动。此外,她的舌苔干净,脉搏微弱且有轻微的数脉现象。根据这些症状,医生判断梁某患上了痿症。

[治则]熄风舒络,强壮筋骨,佐活血之品。

[方药]天麻4.5克,钩藤6克,防风4.5克,秦艽6克,僵蚕6克,伸筋草9克,川牛膝9克,川续断6克,金银花藤9克,生侧柏叶9克,南红花3克,生地9克。服6剂,四肢已能活动,可以坐,但不能站立,上肢不能抬举,脉缓,舌质正常无垢苔。仍依上方加减,加用桃仁、全蝎、乌梢蛇,地龙等,共治疗五十五天,至同年12月2日患儿四肢活动良好,行动如常,达到临床治愈。

[评析]祖国医学在治疗痿症方面有“独取阳明”一说,这是一种强调运用中医原理和治疗方法来改善病患状况的观念。痿症,即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痿症的成因主要是机体气血不足,风邪乘虚而入,客于经络,阻塞气血畅达,导致肌肤不仁、筋骨失养、四肢痿废不用。在这个过程中,“气血虚”是本,“风邪入”是标。

痿症的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在急性期,中医主张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有邪先祛邪。在治疗过程中,以祛风为主,选用防风、秦艽等祛风药,天麻、钩藤、僵蚕、全蝎等熄风药,乌梢蛇、地龙等搜风药。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驱散风邪,恢复气血的正常流通。同时,还需加用桃仁、红花、侧柏叶等活血药物,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以促进气血的循环和滋养。

在慢性期,治疗重点应放在“气血虚”的调理上。可以通过补气养血、益肝肾、健脾胃、活血化瘀等方法,选用人参、黄芪、当归、白芍、枸杞、熟地黄、山药、陈皮、茯苓等药物,达到气血充盈、经络畅通的目的。

当气血充足、经络畅通,筋骨得到滋养,痿症的病状就会得到明显改善,甚至痊愈。祖国医学在治疗痿症方面的“独取阳明”理论,强调了治病要抓住根本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这种治疗理念不仅适用于痿症,在治疗其他疾病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运用中医学原理,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各种疾病问题,为人们的健康带来福祉。

此外,在痿症的预防和康复阶段,中医学还提倡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和锻炼身体,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复发。同时,患者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更快地康复。